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信的别称     
我国最早的书信通称为“书”。先秦时代,纸还没有发明,书信一般写在竹木片和丝帛上。细分开来,写在竹片上的称为“简”,写在木片上的称“牍”,写在薄小木片上的称“札”,写在丝帛  相似文献   

2.
书信的别称     
一、函(hán),原指信封。如吴质《答东阿王书》:“发函伸纸。”(打开信封,拿出信纸。)《三国志·魏书·刘晔传》注引《傅子》,有“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每次碰上疑难的事情,总是通过信件来请教刘晔)句。这里的“函”则是指信件。现在,我们把函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常被广泛使用。便信可称“便函”,密信则称“密函”,公文就是“公函”,等等。  相似文献   

3.
书信的别称     
1.简:古代书信曾写在一尺一寸长的竹片上,后引申为书信。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简来,受赐无量。" 2.牍:古代书写用的长而厚的木片,有的长约一尺,因而亦称尺牍,引申为书信。古诗文中常见的有尺牍、华牍。 3.札:原指古代写字用的薄薄的小木  相似文献   

4.
书信的别称     
在汉语里,书信有多种别称:函:书信的代名词,便信称之为“便函”。札:原指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书信,如大札、便札、惠札等。简:原指写字用的竹片,引申为书信,如书简、小简等。笺:供题诗、  相似文献   

5.
林清峰 《学语文》2003,(3):45-45,44
我国古代诗文中,书信有诸多别称,若不明其意,读古典诗文,会引起困惑。书:在古代,书指信函,信指送信使者。《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书”即是信。杜甫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们给书信起了很多有趣的名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4,(13)
解 老师 : 您 好 ! 在 古 文 阅 读 中 经 常 会 碰 到“ 书 信 ”一 词 的 不 同 表 述 ,如“ 函 ”、“ 书 ”、“ 札 ”等 ,请 问 它 们 到 底有 没有 区 别呢 ? 您 的忠 实读 者 阿 朵 阿 朵同 学: 你 好!来 信收 到。能 为同 学们 排 难 解 惑 是 我 最 大 的 快 乐 。 古 文 中“ 书 信 ”不 同 的 表 述 如“ 函 ”、“ 书 ”、“ 札 ”等 虽 然 都 有“ 书 信 ”的 意 思,但在 意义 上 还是 有一 些 差 6. 尺 牍 :牍 ,古 代 书 写 用 的 木异 的 ,现 将其 区别 例 举如 下:片。 …  相似文献   

8.
媒人别称     
媒妁:一说,春秋战国时期,从事说媒的男子称媒,从事说媒的女子称妁,后人即以“媒妁”泛指媒人。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相似文献   

9.
年龄的别称     
中国人谈年龄并非处处直讲“青春几何”,往往利用不同阶段人体形象的特征或著名的典故来为年龄起一些雅致的别称。谈话、写诗作文时使用这些别称,会使你的谈吐、诗文显得更加文雅,显示出较深的文化修养。不满周岁,称襁褓;二至三岁,称孩提;儿童叫“髫童”或“毁齿”;十岁以下,称黄口;十岁称“幼学”之年;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十三至十五岁,又称舞勺之年。男子十五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女子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称“及笄”;女子十六岁,称碧玉之年,或“破瓜”。男子二十岁左右,称“弱…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别称     
太白相传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长庚星(即金星,也称太白),所以给他取名为“白”,宇“太白”。如欧阳修《太白戏圣俞》:“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相似文献   

11.
TOMATO的别称     
tomato(西红柿)源于南美洲。起初人们不清楚它是什么植物,也不知道它的果实可食用,只把它与观赏植物一起种植,然后插人花瓶供人欣赏。后来,人们才把它当作水果和蔬菜食用。有趣的是,不同地域的人赋予它的名称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妻子的别称     
众所周知,所谓"妻子",是指男人的配偶,但知道"妻子"的别称有多少的人也许并不多。皇后——古代皇帝的妻子被称为"皇后"。夫人——古代的诸侯,明清时的一、二品官的妻子,以及现近代人用来尊称别人的妻子,都称为"夫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别称     
1. Japan(日本):the country of cherry blossom樱花之国2.Canada(加拿大):the country of mapleleaves枫叶之国3.Philippines(菲律宾):the country of coco-nuts椰子之国4.Cuba(古巴):the country of sugarcane甘蔗之国  相似文献   

14.
序的别称     
《阅读与鉴赏》2002,(4):15-15
“序”是用于一部作品之首,它还有许多别称: ①“前序”:说明书籍速或出版旨意、作情况的多称“前序”。也称“开篇的话”、“写在前面”、“出版说明”等。②“引”:在叙事抒情学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在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对人物的历史,所处的时代背景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先作的交代或提示的字一般叫“引”,也称“引子”或“楔子”。③“入话”:在古代话本里把“引子”称为“入话”。④“序曲”与“序幕”:歌剧、清唱剧等开场音乐称“序曲”;多幕剧的第一幕前用以介绍剧中人物的历史、剧情发生的原因。预示全剧主题的字称“序幕”。⑤“垫话”:曲艺节目中,相声演员演正式段子之前的开场白叫“垫活”。⑥“开词”:评话演员说正书前先诵的一段词称“开词”。⑦“开篇”:浙江一带的评弹,在演出前附加的唱段称“开篇”。⑧“书帽”:快书、大鼓在正式节目前加演的小段叫“书帽”。  相似文献   

15.
年龄的别称     
中国人谈年龄并非处处直讲“青春几何”,往往利用不同阶段人体形象的特征或著名的典故来为年龄起一些雅致的别称。谈话、写诗作文时使用这些别称,会使你的谈吐、诗文显得更加文雅,显示出较深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6.
信的别称     
在古代汉语里,信有很多别称:鸿雁:旧说鸿雁可以传书,《汉书·苏武传》中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 武等在某泽中”。此后,便常以“鸿雁”来代指书信。尺素:素,白绢,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写字,后来就将尺素引申为书信,如:“驿寄 梅花,鱼传尺素”(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鱼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曾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此后来称书信 为“鱼书”,亦以鱼代指信使。如:“渐行渐远渐无穷,水洞鱼沉何处问”(欧阳修《木兰 花》)。锦书:书信的美称,如:“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  相似文献   

17.
首都的别称     
“首都”是个现代汉语词汇,它指国家最高政权机关的所在地。在古代称之为“京师”、“帝乡”等,其别称有数十种之多。京:杜甫《新安吏》:“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诗·大雅·文王》:“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相似文献   

18.
月亮的别称     
1.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2.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3.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4.顾搜———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5.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7.冰轮———陆游《月下作》:“玉钓定谁挂,冰轮了无辙。”8.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9.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  相似文献   

19.
宿舍别称     
《考试》2008,(9):28-28
小雷带着一个来找他的高中同学参观大学宿舍,他指着路左边的宿舍楼群说:"这是女生宿舍区,叫织女星系。"指着路右边的宿舍楼群说:"那是男生宿舍区,叫  相似文献   

20.
夏的别称     
梁元帝《纂要》:“夏曰朱明、朱夏、炎夏、三夏、九夏。”现将见于古诗文的别称例述如下。朱明——夏季。《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朱明》:“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晋郭璞《夏诗》:“羲和骋丹衢,朱明赫其猛。”朱夏——夏季。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晋江《立秋诗》:“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杜甫《营屋》:“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