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影《交换人生》不仅凭借着“奇幻+喜剧”的叙事模式,为观众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而且展现了在当今消费社会语境下人性的异化,即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冷漠。在实现异化人性的救赎层面,导演将满足简朴的生活与温暖亲情唤醒良知作为其主要救赎路径。相比电影《万里归途》的宏大归家叙事,影片采用了个体回归温暖小家庭的叙事模式,这与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观众产生了深切的情感共鸣,因此这部影片在春节档影片中得以脱颖而出,为我国的“归家”电影叙事模式提供了新的表达范式。  相似文献   

2.
《艰难时世》是19世纪英国生态文学的代表作品。狄更斯在其中有意识地将异质空间书写作为生态表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虚构生态恶托邦"焦煤镇"对工业文明和功利主义进行富有预见性的批判,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与焦煤镇恶托邦并置抗衡的异质空间"史里锐马戏团"探索精神救赎的可能。解读作品的异质空间叙事手法,不仅有利于深化对作品社会批判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作品作为生态文学文本的核心价值,从而在生态文学发展进程的层面上为理解狄更斯这名伟大作家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亚特兰蒂斯》中的弗雷德里克与《蛙》中的姑姑因为各自的人生错位而经历了心灵崩溃与救赎。弗雷德里克的心灵崩溃源于宗教信仰、人生信念、职业道德与父亲、妻子、岳母、同行的期待的超我及与英吉格移情的挫败的双重压抑,而姑姑的崩溃源于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超我的鞭挞。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制性、权威性使得姑姑所经受的崩溃程度更深。在救赎过程中,弗雷德里克的信仰由审判的角色转变为支持、鼓励的角色,而姑姑的救赎中对于轮回观念的信仰赋予她自我治愈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逐渐向更高的层次上迈进,人们的精神生活游离于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中,青少年的心理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基于这样的忧思,对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这一关键群体心理危机的救赎路径,以期促使其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迷失与救赎——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在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正遭遇着文化迷失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于对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缺失。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需要以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基点,在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下寻求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动力,以实现对于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救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浒传》中李逵杀人情节和《红楼梦》中赵姨娘之死的分析,可以发现古代小说家身上存在着明显的人性视野缺失和社会偏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许地山先生的<春桃>这部小说,意在解读先生在文本里面所给我们讲述的苦难的解救方式.先生在肯定了人生中必有苦难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在苦难中生的可贵.而人何以能在苦难中继续的生存,为自己的生存找理由就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人通过了以下分析的各种解救方式,得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总是将其笔下的人物放置在忧郁、孤独的生存境地,对她们的生存孤独和情感孤独进行书写,但充满人文关怀的她又竭力寻求多种方法使他们脱离孤独之海。  相似文献   

10.
《绿化树》中的章永璘是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在苦难的环境中,在马缨花的帮助下走完救赎之路,虽然身陷囹圄,精神却获得解放。对他思想历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今天的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运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也障蔽了人的自由发展,有消极意义。审美活动是回应现代化运动负面影响的力量。本文从人生的诗意化有助于走出“单面人”的模式,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冲破“工具理性”的樊篱,追求诗意的生存方式;摆脱“生命的机械化”倾向,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等三方面,阐释了审美活动对现代人救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影《阿凡达》讲述了潘多拉星球上的居民奋起反抗人类的侵略,完成其生存环境及权利的救赎.而《独立日》讲述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成功抵制了外星人的毁灭性入侵.对两部影片的历史背景的故事进行对比,进而比较了两部影片在救赎意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自由与禁锢,希望与恐惧,人性与专制,体制化与反叛这几个方面探讨《肖申克的救赎》的哥特式冲突。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对“人与自然契合”的湘西世界的自然美、风物美和人性美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他在作品中构筑的那个“湘西世界”,触及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的原型,满足了时代补偿性调节的需要,因此震撼了人们的灵魂,使其作品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城乡冲突主题书写所流露出的那份对乡村对农民的真诚感情,一种接近于宗教般的、让人们在面对苦难和寒冷时不至于被冻死的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乡冲突主题书写作品已不再是简单的乡思乡愁意义上的作品了,而表现的是一种"大地道德""大地关怀",是在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甚至后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思,写的虽是农业文明,但并非仅仅眷恋农业文明,而是反思城市文明对人类灵魂的污染,考察人性闪亮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大浴女》体现了作者铁凝更为自觉和成熟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大浴女》的女性主题、女主人公与周围人际关系的对比联系和女性最终如何成为自由而完善的人等方面,论述女性心灵的自我救赎之路,由此探索女性叙事作为一种整体写作,如何使隐藏于主流叙事之下的女性自我探索渐渐明晰,在话语层面上颠覆了菲勒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歧异与救赎:中国足球文化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球市场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足球领域,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足球产业链.同时,监管的缺失和追逐商业利润的高能激励.导致了中国足球行业秩序的混乱和恶质文化的潜滋暗长,导致了中国足球功利主义的泛滥和失范行为的丛生、利益圈层的固守和利益主体的博弈、文化能量的耗散和竞技能力的式微.中国足球希望通过文化救赎来实现中国足球文化的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8.
历史题材的电影,观赏价值多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这部电影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的展现了中国1942年国难当头,各个阶层角色的生命面貌、立场和态度,多线索的叙事,使我们对于这段一直以来无法正视的历史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电影的核心价值在于,这段历史让我们去思考民族性,思考我们精神世界中所缺乏的要素。通过对中华民族一次苦难的温习,拯救后人对那些死难同胞本该予以的纪念和救赎。  相似文献   

19.
1929年到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南京政府领导广大民众在极端艰难的困境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南京政府科学合理地利用了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取得了一定的对外贸易成绩,彰显了中国对外贸易在艰难中缓慢前进。  相似文献   

20.
公平竞争是日常生活和竞技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是评价体育竞赛道德和行为表现的核心内容。文章从伦理困境的视角,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道德规范和操守进行深入阐释,以求达到日趋凋敝的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理念实现精神世界的救赎。研究结论:一个竞技参与者应仔细了解成文规则,社会思潮只能透过活动实践及内化才能理解;遵守形式规则及实际活动间的冲突并不总是单靠维持规则就可解决,公平竞争法则可以成为自由及公平参与者与体育实践中理性的存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