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局限性与优越性。在后天环境影响因素中,以教育对其影响最大。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反映出了当前独生子女教育的短板。基于"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关于二孩生育想法的调查,总结其中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为当下独生子女教育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受教育群体大多为独生子女这一现实国情,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体育精神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切入点:首先,切实做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其次,现代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再次,现代学校体育应以培养体育精神为出发点;从而,现代学校体育达到培养体育精神与弘扬健康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校园霸凌作为当代中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缩影,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霸凌现象发生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极易受暴力影视作品、父母语言行为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恃强凌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是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要原因。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中小学以学校体育为抓手,通过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健全人格道德等方式有效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独生子女教育上存在的五方面障碍,即环境障碍、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智育障碍、能力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是多方面而且有连带关系的,预防、疏导独生子女的教育的障碍是一项复杂的家庭工程、学校工程和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向574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的态度。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健康标准》政策内容比较认同,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政策认同均低于非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对政策实施的认同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过程管理、教学配合、重视程度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3)独生子女对政策效果的认同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负面体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低于非独生子女;(4)独生子女在政策满意度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非独生子女;(5)独生子女在政策行为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逃避和失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低于非独生子女;(6)通过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过程管理等途径来改变学生对《健康标准》政策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和福建地区的698名中学生为例,对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处于中上水平;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总分以及内部各维度在性别、学校、城乡来源、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19~22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了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体质中存在的差异,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和今后的体质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可比性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大力提倡赏识教育,"惩罚"一词离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青少年学生的独生子女化越来越普遍,面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自我为中心、无责任心、容不得批评等,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运用惩罚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人格健全。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但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的体育参与更加趋向于娱乐性强、趣味性高的体育项目且锻炼时间短、频度小,体育人口偏低,体育消费不高。  相似文献   

10.
论妨碍城市独生子女从事竞技体育的特定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独生子女生活的特定环境为视角,通过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社区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现阶段的环境状况对独生子女从事竞技体育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与性格倾向的关系,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第一套性向测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性格倾向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中学生的应对倾向是积极的;总体上,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民族和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家庭所在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民族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中学生的性格倾向在民族上差异显著,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甘肃省2 153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男女中学生之间、城乡中学生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年龄递增呈下降趋势。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建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男女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给予同等的重视:不能因升学压力的加重而放松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弘扬优良的育人传统;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中学生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利用心理弹性量表,对某高职学院的在校二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弹性的生源地、性别和独生子女等三个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坚韧和心理乐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生源地的问题上,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心理乐观维度存在差异。结论:性别、城乡和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下个世纪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普遍的家庭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伴随“独生子女新生代”的出现,关于独生子女“现象”及其教育的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家长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就独生子女教育的困惑及对策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提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同样要受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独生”,因此,在他们的身…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中学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如下表现:孤僻、不愿与人他交往;任性,想怎样就怎样;自私,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帮助;奢侈浪费,花钱无度;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弱;劳动观念不强,不会劳动.学校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智力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运动员在训练目的、需求、影响训练积极性的因素、对运动负荷的看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异同,有必要对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独生子女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社会群体,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教育界来说也是长久以来研究的对象。本文将从当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开始,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由此形成的独生子女的一些心理特点,然后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鉴于当下独生子女的社会行为与传统道德观念形成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质疑.本文总结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的人际沟通能力问卷,探讨了中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人际沟通能力包括对外的感知与回应、对内的反省与自制两个纬度;中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对外的感知与回应水平高于对内的反省与自制倾向;(2)在对外的感知与回应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学生;(3)在对内的反省与自制水平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独生子女已大量存在,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来都寄托在了他们的身上,子女教育也就成为了家庭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学校教育相比较,具有启蒙性、终身性、个别性的特点,从孩子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开始,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