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监事会是公司常设的监督机构,执行监督职能。但是从我国现行立法和实务来看,对监事会的组成和职权规定得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监督制衡机制形同虚设现象十分普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制衡机制,首先需要从监事会的组成、人数、人员构成方面来完善监事会的组织;其次要充实监事会的职权,使其责权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公司作为一个拟制的、独立的私法主体,需要按照作为私法秩序基本理念的私法自治原则的要求,和自然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而要实现公司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就必须在公司内部进行权力分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分配给董事会行使,那么,必须将公司的监督权力分配给另一独立机关——监事会行使,以形成对董事会经营权力的制约。而在公司的实际运行中,起到监督与制约作用的监事会在主体构成与任职资格上仍然暴露诸多不足与缺陷,文章将从监事会主体构成与监事任职资格方面入手全面构建监事会人员组成体系,为监事会发挥实际功效、履行监督职能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3.
监事会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目前应当完善而不是取消监事会.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普遍行同虚设的具体原因是由于现行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的专业性普遍不足,监事会没有监督的动力,其监督权力无法落实等,而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监事会功能定位不准.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我国公司监事会的功能应该定位于代表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经理层实施监督.我国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下的公司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权出现重叠主要表现在财务监督权权力分配不明;对董事、经理的违法行为的监督权力分配不明和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条件和权力分配不明。由于我国独立董事的引进主要是制衡控股大股东,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财务监督的主要职责主张由监事会执行,为避免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权力重合,在对董事、经理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时,要对两者的权力进行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5.
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对监事会制度作出了重要规定,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从规范监事的任职资格、确保公司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公司监事会的职权、明确监事的责任和义务、厘清与独立董事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司监事会监督权的合理安排及有效行使,是防止董事独断专行、保护股东投资权益和公司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国目前公司监事会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完善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元制”欧美国家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安排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在于弥补监事会功能缺陷,但在实行“二元制”治理模式的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可能产生职权冲突,必须采取措施协调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的功能与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共同维护公司的合法经营,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达到各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上市公司管理层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的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并试图从监事会人员的构成、任免,强化独立监事制度;监事的业务执行监督权、财务检查权;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来完善监事会制度,以使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立法经历了一个从股东本位主义到利益共同体主义的发展过程。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这一转变之中。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国有股比例高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国有股权代表不确定导致国有股权难以得到很好维护,对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力;董事会性质不明、董事和经理职权不清,董事资格规定不明,经理职权膨胀;监事会的职权软弱不全,难以有效行使等缺陷。这些缺陷应在坚持效率优先、利益兼顾,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的原则下,得到有效的克服,从而使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监事会人员组成、知识结构、监督形式、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取消监事会的理由,并且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优势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取消监事会,建立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为特征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将公司按成长性不同分为两组,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得出结论.两职合一、独董比例与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持股比例与公司成长性均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会议次数分别与公司成长性表现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针对实证结果和我国国情,提出政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董事会治理结构,促进公司成长尽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股份公司中,监事会制度非常重要。监事会能否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是否独立。监事任免机制在维持其独立性方面至关重要。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省法律都详细规定了监事之提名、选举、任期与连任和解任。通过与这些国家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监事任免制度非常粗糙。因此,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对中国监事任免机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比较及其价值取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现象比较了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的公司内控机制 ,发现这些国家由于法律文化、历史传统不同 ,其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尽管形态各异 ,但这些不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是同质的 ,都是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接着文章对独立董事制度和我国的监事会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的监事会控制在立法上存在的明显缺陷是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同时对董事制度进行了法律移植方面的法理分析 ,认为我国在公司法未修改前不存在独立董事制度生成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解释的条件。文章最后对我国的监事会和相关有监督功能的制度提出了若干优化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独特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决定了其独特的监督机制。而其监督机制中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当属监事会制度。新《公司法》颁布后,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新规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运用法理学、法哲学、法经济学、比较法学等知识,系统研究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制度,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监事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的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要使其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互融合 ,还存在众多的障碍。本文从独立董事的基本功能出发 ,分析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 ,并进而提出了架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监督弱化的情况 ,分析了影响公司监督机制运行的主要因素 ,认为剩余控制权的行使影响着监督机关组成结构的选择 ,只有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的监督才是有激励的。监督权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监督 ,监督的重点是对经营者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法律应当合理地配置监督者并给予监督者更多的关怀 ,以降低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进程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近五年来的境况分析,简要谈谈对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监督体系构建的思考,并针对监事会与独立董事这两种制度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并轨过渡、取向独董"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华伟  陈岑 《平原大学学报》2002,19(1):37-38,89
现代公司中,董事会职能不断分化,经营意思决定,具体业务执行及监督三种职能相对独立;与此相应,外部董事,职工董事被不断引进,董事会的构成得以革新。我办公司立法,应顺应历史潮流,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三元结构” 董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