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农民运动的广泛兴起,有着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六年,军阀赵恒惕统治湖南时期农业经济状况的剖析,揭露赵恒惕军阀统治的反动本质;揭示湖南农民运动广泛兴起的经济根源。一一九二○至一九二六年,湖南农业经济状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农业生产水平低。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指示器。湖南虽是全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农具十分简陋、拙劣。据一九二六年《湘省农业概况》和一些县志的记载,当时我省主要农具都是手工工具。这些农具多系竹木构件,少数虽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农民运动的广泛兴起,有着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六年,军阀赵恒惕统治湖南时期农业经济状况的剖析,揭露赵恒惕军阀统治的反动本质;揭示湖南农民运动广泛兴起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湖南逐渐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有其历史必然性。湖南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反封建基础和革命斗争传统,上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湖南早期农民运动为后来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湖南各级党组织和毛泽东的正确指导,是湖南农民运动得以迅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和推动,是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的重要客观原因。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篇从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活动和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的学说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对农民运动的伟大贡献。关于实践活动,文章作了分期论述,第一阶段为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第二阶段为主办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阶段为领导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关于理论学说,强调了同盟军的观点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经典文献地位,得出了它是马列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民运动的分期高涨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考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确定它可分为四个阶段,并着重分析了它高涨的原因和特点,从而试图找出湖南农民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考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历史发展,确定它可分为四个阶段,并首重分析了它高涨的原因和特点,从而试图找出湖南农民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杨少曼 《文教资料》2010,(24):118-119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农民运动和农民革命斗争问题,在革命时期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试析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论及湖南农民运动时,一直存在偏颇倾向,即只肯定和强调其历史作用而回避其历史局限性,未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其历史发展全貌,事实上,在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运动中,存在不少“左”的偏差或错误。我们对待湖南农民运动不能因肯定其历史功绩而忽视乃至抹煞其历史过失。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是普及教育的主要对象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大问题。农村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农村教育问题。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提出人民大众的教育,要为广大工农民众服务,要使工农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农民是文化教育运动的主要对象。1927年,为了动员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亲自深入湖南农村实地考察农民运动和农民教育情况,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区地方志史研究中,地区党校教师杨宗焕同志有关大革命时期确山县农民运动的考察(见本刊1989年第2期的《确山农民暴动及其意义》),受到史学界专家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丁守和在给杨宗焕的通信中说:过去讲农民运动及农民暴动夺取政权,主要是讲广东、湖南。当然那里农民运动是早,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夺取政权,并占领县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在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湖北党组织当时在董必武、陈潭秋同志的领导下,在开展了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进行了农民的组织工作。党首先组织在武汉念书的进步学生回乡开展平民教育,举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中心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认为传统的那种“湖南中心论”的笼统说法是不够确切和全面的、上确的说法是:以北伐战争为界,在大革命的前期,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广东;在大革命的中后期,湖南才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指导下,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在全国许多地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特别是湖南、湖北两省的农民运动更是以迅猛异常之势,荡涤着旧世界的污泥浊水,震撼着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的阶级基础。但就在农民运动迅速高涨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左”倾过火的举动,致使土豪劣绅等不良分子乘机破坏,煽风点火,制造事端,影响了农民运动的健康发展。此种情况在湖南农民运动中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4.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在大革命时期,党内围绕着农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本文论述了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在农民运动问题上的见解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与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点。本文试就此略加探索,就教于专家及同行们。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特别是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尤为重要。我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认识,是通过实践而不断加深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领导农民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时,在不同的阶段中,革命内容及其斗争方式也各有别,具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工农业余教育,是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多快好省地培养各类人才、普及科学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以极大的热情赞扬了农民运动兴起后,农民自己创办的夜学——农民学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7.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观.分析农民参与政治革命的要素,对如何搞好新时期农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仍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迅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是近代湖南民主革命精神的传承,是共产国际的指示,湖南国共两党的合力以及北伐时期湖南军民的互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湖南农运高潮期间出现的某些幼稚和过分的举动,其主观原因是湖南农运的发展远远超过共产党在农村的发展,是党处在幼年时代,农民党员更显得幼稚,共产国际的误导也给湖南后期农运带来了混乱,北伐期间湖南农运本质上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三年的岳北农工会,是湖南农民运动之先声,也是党指派工人党员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斗争,实行工农“握手革命”的伟大开端,在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建树了很大的历史功勋。长期以来,对岳北农工会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史实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现择其要者略述如下: 一、关于岳北农民运动发动原因的问题对岳北农民运动发动的原因,过去也有人作过一些分析,指出了赵恒惕对岳北农民深重的压迫和岳北农民与外地工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点主要原因,但并未作深入的研究。一九八四年,有研究者发表专文,对其原因从四个方面作了探讨。第一,深重的阶级压迫,是岳北农民反抗斗争最基本的原因。岳北的白果,是当时湖南大军阀赵  相似文献   

20.
1925年至1927年上半年,是湖南工农运动逐渐兴起到轰轰烈烈大发展的时期。在这短短的两年多里,湖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湖南的工人和农民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之中,给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湖南的工农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革命形势高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时期拥有相当实力的唐生智对湖南工农运动的发展造成了许多有利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湖南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