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年代是沈从文的重要创作期。这一阶段,他由对外部世界的描述转向对社会人生的内心独照,并形成了自己在人生与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观点。主要以“生命”为切入点,来谈谈沈从文40年代在人生探索与艺术创作两方面是怎样对“生命”这一命题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2.
粉碎“四人帮”后,小说创作出现了反思文学,本文概括了从政治反思到自我反思的深刻变化的特点和状况。文章不仅作全面的叙述,还重点地介绍了王蒙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赵克明 《初中生》2014,(Z2):18-21
正生活中总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事物,一想起它们就会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场景、人物和事件,再一纵向比较就会有新的发现,生发出许多感慨。散文的写作过程往往就是这样。请看下面一组文字。【读美文】荸荠方心田老婆从菜市场买了一斤荸荠,洗净,用果盘盛了,放在茶几上。老婆是乡下出身,凡乡下产的小吃食,如花生甘蔗红薯白藕,她都喜欢。我其实也一样,但外表往往会像城里人,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事物,一想起它就会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场景、人物和事件,再一纵向比较就会有新的发现,生发出许多感慨。散文的写作过程往往就是这样。请看下面一组文字。  相似文献   

5.
回归是陶诗创作的重要主题.向本真、淳朴、自然的人性回归,是陶诗回归主题的本质内涵.陶诗从多方面表现了对人性回归问题的思考,其中渗透了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理想的探讨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安斯康姆的《意向》一书翻开了行动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知识论研究的新篇章。它从语言分析的视角刻画“意向”概念,指出“意向的”标记的是一种事件的摹写形式,可以称之为意向行动摹写形式,而不是对某些事件之特定的特征或属性的指称,也不是对伴随或开启行动的内在状态或特殊内在事件的描述。该形式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隐藏于多种多样的表层语法之下,借助特定的“为什么”问题和对行动中的临场非证成之知识或信念的引入,这一形式得以彰显。意向行动的基本摹写形式分为整合式与分列式两类,还有五种基本的瑕疵摹写形式,而意向表达只是从属于意向行动摹写形式中的某种特定的摹状取值状况。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深深影响着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同时当代的新写实主义学思潮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天地。张艺谋用自己的理解赋予了原某些独特的创造,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化品位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和赵冈在创作论上的论争具有典型性质,它代表了一种顽固的红学研究惯性:将文本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以现实的角度来理解文本,力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无论在旧红学(索隐),还是在新红学(考证)中都有体现。它的焦点集中在对作家创作论和文本世界的理解上。它暴露出文学本身的弱点,有必要揭露清理它,重新厘清创作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80后”新生作家群作为特定的概念评论界已达成共识,观察“80后”文学,它们无不选择了以校园、青春以及爱情作为叙述的主题,整体上呈现出“焦虑”的特征,作者的内心独白中透出强烈的诉说愿望和苦闷压抑下的激情释放。在“焦虑”的同时,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的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恰恰释放了青年们自由的狂欢。  相似文献   

10.
“千字文”是中国诗文行文篇约而意深远的优良传统的代表 ,它要求文词精练 ,以少胜多 ,内蕴丰盈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寻找救世药方,得到答案是“爱”。“爱”在不同时期作品中表现不同。童年的“爱”是纯洁、朦胧的;青年的“爱”明确指向下层人民,带有施舍意味;到创作中期,“爱”进一步深化,肯定人民,赞扬人民;到晚年世界观转变后,“爱”的思想成熟,爱一切人。这种“爱”实质上是原始基督教中的博爱。他的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实中行不通,同时也具有进步性,它深化了托尔斯泰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注重以深入的自我体验来回应时代与生活,反思“知青运动”及“知青”价值.在反思“知青运动”时,张承志对于“红卫兵”有着自觉的身份认同,以经验性的审美表达来肯定“知青运动”,注重“民粹主义”实践的价值生成.在反思“知青”价值时,张承志既能直面知青的苦难遭遇,又能侧重于揭示知青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贾平凹创作心理的发展,着重分析了他在商州系列前时期为追寻自己的创作个性所经历的艰苦的心路历程。80年前的《山地笔记》虽清新流丽,但重复别人已表现过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夏家老太》等80、81年的小说显示出贾平凹从理想境界落脚到灰色的现实人间。而散文集《月迹》等则使他的超越欲望找到了突破口,实现了个性自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对传统的继承的统一,为商州系列作品的创作做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猫论”被一些人奉为座右铭已有时日,一些文人学者对“猫论”的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有些人甚至把“猫论”抬到吓人的高度。有人说,“自古以来”,“没有一种简单明了,实惠管用的,为中国人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五千年后,中国人终于有了‘猫论’,真不容易啊!”“五千年,一句话。”有人说,“‘猫论’是邓小平同志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维的一个范例。”由于种种原因,如果人们不去认真思  相似文献   

15.
陆晓民 《早期教育》2005,(10):17-18
田野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现场中,在真实教学情境中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的反思及探究是至关紧要的.以田野主题活动为例,无论是在主题实施前、进行中,还是接近尾声,教师都应及时作出反思及评价.  相似文献   

16.
文革过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成因和教训作了深刻反思。他们认为文革成因在于党内民主集中制逐渐被破坏、一九五七年后的党内“左”倾错误、我国封建主义思想及国际共运传统的消极影响:汲取文革教训就是要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改善并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等对于文革成因和教训的这一反思,对于如今坚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株州二中尹建庭老师在入学教育课上说:“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个漂亮老婆,生一个聪明儿子。所以,我  相似文献   

18.
崔晓艳 《山东教育》2020,(12):28-29
"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对话中学习。"智田首席专家宁征园长提出:"开放教育中的深度学习,要重视学习的自由、强调人性化的教育以及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因此,我园从自然中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中预设学习情境,在对话中推进深度学习,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红色之旅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走进幼儿园周边的风景名胜"毛公山",从"毛公山上好风光""毛爷爷的故事""勇敢的小红军""中国是我们的家"入手,开展了"毛公山"园本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最后一环,清人对“复”的问题的认识,体现出非常强烈的注重回归儒家诗学之正统轨迹的倾向。清人肯定了“复”的价值,但对其弊端亦有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审美”与“意识形态”两者既可兼容也可排斥,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相融合,使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与文艺的特性相融而在文艺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落脚点;把对文艺的理解从认识论推进到文艺价值论维度,从普遍性层面推进到特殊性层面为止,还不足以构成对文艺性质的完善的认识,必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向“文艺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研究推进。把对文艺形式和技巧方面研究的成果,整合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中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