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眼睛、耳朵和鼻子,世世代代就居住在人类的脸上。开始,眼睛、耳朵和鼻子都能和睦相处。最近,因为眼睛疲劳过度,有一次上街的时候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就配上了眼镜。开始鼻子还忍着,几天过后鼻子终于忍不住了,就愤愤不平地对眼睛大声地喊道“:你这个讨厌鬼,整天让我背一副眼镜,害得我动也动不了。”耳朵听见了也很生气地嘟囔道“:你自己的眼镜你自己不背,还让我们给你背,把我的背都压驼了。”于是鼻子和耳朵就商量对付眼睛的方法。机会终于来了,耳朵和鼻子等主人走到河中心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动手把眼镜摔到河里去了,鼻子和耳朵心想这下可把你…  相似文献   

2.
明明的眼睛很漂亮,可不久前他由于不注意保护眼睛,得了近视眼,戴上了眼镜。鼻子、耳朵可不高兴了。鼻子先向眼睛提出“抗议”:“你真讨厌!自己得了病,还要让我来给你背眼镜,我又不是你的仆人,要背自己背去!”耳朵听了,也来劲了,说:“就是!我们又不是你的仆人,你把眼镜挂在我身上,累得我气都喘不匀。你倒好,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不起,对不起!”眼睛连连向鼻子、耳朵道歉,“我以后帮你们多做点事就是了!”“哼!你说得倒好,那你反悔了怎么办?”鼻子嚷道。“反悔,我们就不再理睬你!”耳朵在一旁帮腔。“不会的…  相似文献   

3.
眼睛、鼻子和耳朵是好朋友,可由于他们的主人不爱护眼睛,使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东西,所以,主人只好配一副眼镜架在鼻子和耳朵上。这下,眼睛倒是看清东西了,可鼻子和耳朵却遭了殃——天天吃力地抬着眼镜。  相似文献   

4.
这下放心了     
编辑张婴音森林里有头胖大猪,他的眼睛、耳朵、鼻子都会走路。每天晚上,胖大猪吃完饭,往床上一躺,就“呼噜噜,呼噜噜”地睡着了,可他的眼睛、耳朵、鼻子没有马上睡,他们有许多事要做。第一个去做事的是眼睛。他走到客厅、厨房、卫生间,看一看那里的电灯关了没有。客厅、厨房、卫生间里黑黑的,一点亮光也没有。眼睛放心了。第二个去做事的是耳朵。他走到厨房间,听听水龙头关紧了没有。厨房间的水龙头都关紧了,耳朵放心了。他又来到卫生间,听了听水龙头,啊,不好!卫生间的水龙头没有关紧,“滴滴答答”地在漏水。耳朵急忙叫来了手,把漏水的龙头…  相似文献   

5.
“听”这个字是由耳朵、眼睛、心与脑组成。 “我们天生以为自己有耳朵会听,但用心听、用脑子听,和只用耳朵听,差别很大。”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这么诠释。  相似文献   

6.
仲子 《家长》2004,(Z2)
孩子虽小,但他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孩子的眼睛和思维往往与成人迥异,他们有自己生活的世界。我的孩子高随两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帮”爸爸一起修东西,爸爸问他:“你知道屁股是干什么用的吗?”“屁股是拉大便用的。”“腿呢?”“腿是走路的。”“手呢?”“手是拿钉子用的。”其时,他的手里正握着一枚钉子。“嘴是干什么用的?”“嘴是吃东西用的。”“眼睛呢?”“眼睛是闭上用的。”说着,就闭了一下眼睛。“耳朵呢?”“耳朵是能摸的。”用手做摸耳状。“鼻子呢?”用手做摸耳状。“鼻子呢?”“鼻子——也是能摸的。”“那么头发呢?”孩子略一沉…  相似文献   

7.
橘子树下的大黄狗,被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吵醒了。仔细一听,原来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这四个兄弟在“评功会”上争功劳呢!首先,“眼睛”一眨一眨地发言说:“你们平时读书、看报、观察事物都是由我来负责。如果没有我,你们什么知识都学不到,更不用谈长大以后能做出什么贡献。论功劳,我应该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沉默是金     
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一位古罗马哲人从中揣摩出了造物主的意图,让我们多听少说。不仅如此,人还有两只眼睛。然而,这些“两只”都坚定不移地履行着它们“看”与“听”的责任,唯独这一张嘴,偏偏就,又难道就要担负起饮食和说话的双重责任吗?  相似文献   

9.
“豆豆”     
“豆豆”是只小狗。身上的毛是土黄色的,非常短。两只耳朵搭拉下来,上面带点黑色。它有一对又黑又亮的小圆眼睛,夜里看起来亮晶晶的。它的鼻子非常小,而且总是湿漉漉的。在姐姐家,我头一次见到了这样可爱的狗,怪不得姐姐说“豆豆”是她的“干弟弟”。“豆豆”是只小馋狗。只要你嘴里嚼东西它就找你。它那憨态可掬的馋样儿总是让人不忍心拒绝它。“豆豆”非常胆小,连下楼梯都不敢。听姐姐说,下楼梯“豆豆”不是不会,是不敢。以前“,豆豆”从楼梯上摔下来过一次,所以不敢再下了,而上楼“豆豆”才是真正的不会。于是,我们就决定帮助“豆豆”学…  相似文献   

10.
赞赏会     
有一天,嘴巴提议:“我们来开一个赞赏会,自己夸自己,增强自信心。”“自己夸自己?怪不好意思。不如互相夸一夸,还能增进友谊与情感。”眼睛提出异议。耳朵、鼻子都表示赞同。耳朵抢先发言:“我来夸眼睛,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就都生活在黑暗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龙点睛’这些都可以证明眼睛最重要。”眼睛不好意思地说:“过奖,过奖。”  相似文献   

11.
“谁在那里吵啊?”我被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吵醒了,仔细一听,原来是“眼睛”、“嘴巴”、“鼻子”、“耳朵”这四个兄弟在争功劳呢。首先,眼睛一眨一眨地发言:“主人平时看书看报看电视什么的,不都是因为有我吗?如果没有我,主人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在我们兄弟中我应该排第一,做老大。”鼻子听了,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别吹牛,要没有我鼻子呼吸新鲜空气,别说看书看报看电视,连命都没了,因此,还是我的功劳最大,我才是真正的老大。”嘴巴哈哈大笑,说:“咳,你们都不要嘴硬,没有你鼻子,我照样可以呼吸,要说作用最大的还是我!每天主人读书、…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不知什么原因,小主人西西的五官吵了一整夜的架。它们为什么要争吵呢?我还是从头说起吧。本来,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还有大脑都要休息了,但不知是西西的哪个部位小声嘀咕了一句:“那些五官有什么本领,它们会像我一样灵活地活动吗?没用的东西!”这句话可激怒了五官们,但它们却没有查找是谁说的话,而是比起了谁的本事最大。眼睛向四周环视了一下,瞪大眼珠说了第一句:“我认为我是最厉害的。因为大千世界,花花绿绿,都是通过我才看到的。”“你的意思是,除了你有功劳,别人就没功劳吗?”耳朵听了眼睛的话十分生气,“我告…  相似文献   

13.
非常6+1     
星期一下午,卓昕和邹婕雅开玩笑,卓听说邹婕雅鼻子有点像刀郎的鼻子,扁扁的。邹婕雅回击说卓昕的眼睛像杨贵妃的眼睛。卓昕一听马上就生气了:“哼!以为我们乡下女孩不知道杨贵妃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吗?”  相似文献   

14.
换鼻子     
一天,小狗哈哈在路上见到了小象刚刚。哈哈对刚刚说:“谁的鼻子也没咱俩的鼻子用处多。”是吗?”刚刚问。“当然!这样吧,让我们换换鼻子,你就知道了。”哈哈说。刚刚一听,心想,换鼻子多有趣呀!就答应了。第二天,小狗哈哈起床时,觉得身子很重,好像什么东西压在头上,仔细一想,哦!原来是昨天跟小象刚刚换了鼻子,这会儿还不习惯呢。他走到骨头堆旁,用长鼻子把骨头卷起来吃了个精光。小象刚刚呢,自从安上了哈哈的鼻子后,什么味儿都闻得一清二楚,他高兴极了。后来牛警官知道了,来找他帮忙破案,一下抓住了好些罪犯,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5,(11)
昆虫没有因为自己的个头比较小,就甘当生活中的弱者。他们有很多的发明,从而使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尤其是它们的感觉器官,在我们人类的眼睛里,好像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然而实际上昆虫的感觉比我们更灵敏。它们不是用两只眼腈看东西,而是用几十,甚至几百个小透镜看东西;它们的嗅觉也并非一个鼻子,而是几千个接收器;它们不是用味蕾享受美味的食物,而是通过腿上的“小舌头”;它们不是用耳朵听声音,而是借助振动鼓膜的小花招。这还不算,它们还是出色的工程师和建筑师,可以建造出带空调的房子;它们是巧夺天工的工匠,能织出华丽的锦缎;…  相似文献   

16.
哈哈时分     
《中文自修》2014,(32):43
小亮被妈妈带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了让小亮不那么紧张,就指着他的耳朵逗他说:“小朋友,这是你的鼻子吗?”小亮看了看医生,转过头很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需要换一个医生了。他连鼻子和耳朵都搞不清!”  相似文献   

17.
学会观察     
什么是观察呢?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也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比如,我们观察一池鲜花,要先看一看花池中  相似文献   

18.
滴药技巧ABC     
龙荣 《父母必读》2012,(5):30-31
给宝宝的眼睛、耳朵、鼻子滴药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这个技巧,让我们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19.
和睦相处     
一天,小主人从海边度假回来,就听到眼睛、鼻子、耳朵与嘴巴的争论。眼睛说:“瞧,我多厉害,要不是我呀,主人才看不到那无边无际的大海,蓝蓝的天空和金色的沙滩呢!”鼻子说:“咋的?你厉害?我就不信我不比你强!要不是我呀,主人就闻不到花香,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对吧,耳朵哥。”耳朵看它们都说出了自己优点,也不甘示弱:“你们都算个什么呀,我比你们更强,不信你们听听,如果没有我呀,主人才听不到海涛声,和印度美女在海边为迎接他的到来而唱的歌呢。”嘴巴说:“你们不要再吵了,你们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你们也会有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20.
<正>鼻子、嘴巴、眼睛、耳朵在床上开会。鼻子说:"整天都是香烟味,熏死人了。"嘴巴说:"整天抽烟,我的喉咙都毛毛的了。"眼睛说:"整天看电视,我都快要近视了。"耳朵说:"整天听刺耳的音乐,真受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