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也是新闻”。这是人民日报社的同志为拓宽新闻的报道面时,提出的一个观点。思想也是新闻的观点,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思考是与观察紧相连接的认识过程,是将观察得来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是深刻而周密的思维活动。思考是人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由之路。同时又是新闻采写特别是新闻主题形成和提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对重大典型和重要问题的采写中选择提炼新闻主题时的深思熟虑更加显得重要。有些同志困惑自己采写的新闻思想深度不够,症结就在于对调查得来的新闻素材简单罗列,匆忙就稿,下笔时连自己都没把新闻主题想深想透。新闻采写中的思考,包含的内容很多。我这里主要想就辩证思考问…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的文体说与旨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是当前新闻业务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自1994以来,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在报道中全方位的实践了深度报道的思想,但由于媒体的风格不同,它们对深度报道的理解也互异其趣。正因为如此,深度报道逐渐成为了学界和业界共同面对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试图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辨析深度报道的概念、特性与理论本质。从新闻业界的实践来看,有关深度报道的理解可谓是纷纭杂出。这些理解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多停留于感性认识,所以它们…  相似文献   

4.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12,(18):44-45
一条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新闻事实的大与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在于记者在报道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如何,在于新闻的指导意义和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所以,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在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主题方面,笔者提出从九个"着眼"发掘主题的思想意义,与新闻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新闻宝藏,记者能否识别并挖掘出宝藏来需要独具慧眼。我们常说,新闻姓“新”。记者虽然要从目不暇接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中寻找新闻,但新近发生的事实能作为新闻报道出去,总是要经过记者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经过记者的大脑思考,特别是理性思考后作出的。理性认识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言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靠直观的感性,但对事物认识的深化靠理性。理性认识具有接近  相似文献   

6.
时统宇 《声屏世界》2002,(11):19-20
在2001年中国电视新闻奖的评选中金贵的一等奖出现了空缺——专题的一等奖只评出了两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想结合这次评选,着重谈谈电视新闻专题最本质的特征——深刻和深度。什么是电视新闻专题?《中国电视论纲》中是这样表述的:“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由此可见,本来意义上的新闻专题,强调深刻和…  相似文献   

7.
常凤清 《大观周刊》2010,(37):43-44
墨子是古代著名哲学家,是我国哲学史上提出并试图解决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先行者。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来源和真理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后期墨家在继承墨子唯物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以往认识论的一些错误命题,在论述认识的基础、过程和知识的不同来源和种类的同时,强调了认识的阶段性。后期墨家并没有停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上,而是主张感性,理性并重,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召国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是随着现代报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法制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该报道领域中,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中亟待深层研究的对象。深度报道体裁主要有两种: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包涵其中。本文对法制新闻深度报道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往往是思考的结晶,因为每一篇深度报道都必须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有对现象的解剖、对问题的透析。可以说,深度报道形成于思,因为思考的深度决定着报道的深度。新闻现象的本质、新闻现象所隐藏的问题,正是通过作者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将其剥离和凸现出来,成为新闻的主题。在大学读书时,人民日报老一辈记者的优秀作品,以其思想的深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当我成为一名驻站记者后,深切感受到,只有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才有可能写出深度报道。正是在对现象的思考、剖析中,我写出了一些被称为深度报道的通讯。…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广播是通过诉诸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大众传播媒介。听众接受传播内容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广播的传播效果。因此,认真研究听觉接受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广播新闻实践,对于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十分必要。 听觉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体现出哪些规律性呢? 喜具体 忌抽象 听觉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容易接受具体的新闻事实,而对抽象的事实和概念则难以接受,表现出喜具体、忌抽象的心理现象。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首先接触具体的事物,得到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获得理性认识。人们听广播,实际上是通过广播这一媒介来认识外界事物。在收听广播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往往也遵循着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运动过程。由于广播依靠声音进行传播,播出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并且一刻不停地一直播下去,听众在接受广播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播的特点,理论节目在论述观点时,要注重事实的选择。事实不仅要求能说明问题,而且要求富有哲理,具有逻辑的力量和雄辩的说服力。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准确。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道理,能鲜明地说明某一个观点,不会产生歧义和曲解。前不久,我们在节目中讲到两个哲学概念。一个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一个是认识过程的曲折性。这两个概念都讲到认识过程,但前者是过程之后的“飞跃”,后者是过程中的“曲折”,如举例不  相似文献   

13.
富有理论色彩的消息,不只是简单地叙述事实的现象和过程,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必要的说明、解释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指明其意义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消息中有恰到好处的理论色彩,可以使报道的新闻事实更具思想性、哲理性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写的消息,收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的共20篇,在20篇消息中,报道新闻事实的11篇,报道我党发言人谈话、声明和往来电报的9篇.此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还收兼有评论和消息两种性质的新闻述评4篇.这些作品,是我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史上的一笔宝贵财产,不少篇章多年来被人们奉为新闻写作的经典作品.那么,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的大潮中,一个新的新闻品类——深度报道,以其特有的纵深度、宽广度和震撼力脱颖而出。它涉题重大,高屋建瓴,气势飞动,跨越时空,纵横捭阖,说古论今,使人耳目一新,沉思、清醒、感奋! 深度报道的崛起,是近年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很快受到新闻理论界和编采人员的重视,不断有佳作涌上报端,有关探索深度报道的文论也见之于新闻业务刊物。应新闻界的呼吁,第8届(即1986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会,把深度报道作为独立的报道形式,单列组进行评选。这预示着新时期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但同时要看到,深度报道在有些报纸、有些编采人员那里,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简单化、表面化的新闻模式,这与我国改革形式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从给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新闻评选会上推荐来的深度报道作品和在评选会上谈论的情况看,无论在写作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新闻界深入研究和探讨。下面发表的是于清潍同志写的《怎样看待深度报道》。文章结合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认识,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度报道的定义是什么? 二、当前为什么强调深度报道? 三、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什么? 四、深度报道的形式有哪些? 五、怎样采写深度报道? 这五个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很重要,大有一议的必要。为了推动新闻写作的改革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欢迎新闻界同志和广大通讯员来稿参加讨论,畅叙己见。  相似文献   

16.
广播依靠声音传递信息。这样,广播就具备了声音感染力功能的优势。写作广播新闻,要注意发挥这一优势,取得报纸新闻达不到的效果。在广播中,听众无法看到用文字描述的东西,而是依靠记者把新闻事件绘成一幅声音的图象提供给人们。这就要求广播新闻尽量写得生动形象,悦耳动听。我们向广大听众作报道,进行宣传,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家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理性的认识。但是,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如果广播宣传从概念到概念,就理论谈理论,没有充分的材料,空泛说教,就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不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老舍说得好:“我们应当把大道理先在心中消化了,而后用具体的事、现成的话写出来。”我们写广播稿应尽可能把一般的道理,讲得具体生动,用看得见,摸得着,想象得出的具体事实,来代替抽象的概念。比如,“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毛泽东同志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  相似文献   

17.
周骅 《新闻窗》2005,(3):56-56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人们获取信息,首先是通过感性认识。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这是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印刷媒体具有严密系统的特性,适合深度报道;电视新闻声画合一,适合现场报道。电视新闻从报纸新闻中走来,承传了印刷媒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理论与毛泽东新闻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典型报道有一套完整的理论 ,这一理论由两个层面构成 :一是作为指导方针的毛泽东的党报理论 ,它构成典型报道理论的基础 ;一是作为其报道方式内在规定的毛泽东的典型方法 ,它构成典型报道理论的主体内容。典型报道理论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部分 ,并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特征。典型报道理论于延安新闻界整风改革中形成并运用于我党的新闻实践 ,从而创生了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理论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但它有超特定历史条件的科学性 ,并体现了我们民族思维的一些特点。同时 ,典型报道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捧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集》,其中一篇名为《如实公开报道灾情》的短信,让笔者对新闻宣传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59年6月,广东省的水灾严重,新华社记者撰写了《广东水灾继续发展,全省工作中心转入抗洪救灾》和《广州市人民极度关心汛情的发展》两篇报道,刊登在《内部参考》上,只供领导干部参阅。毛泽东阅后,给他的秘书胡乔木和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写了一封信,说:“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