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浏览业内书、报、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难找到一篇探讨图书印数的文章。为什么呢?究竟是图书印数问题不值得研究,还是不易研究?或者业内专家及写作高手不屑于研究这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每本书都有印数,不管这个数字是印在版权页上,还是没有印在版权页上,它都是客观存在。而且印数问题决不是个小事,它困扰着许多出版社,影响着方方面面,试问一个出版社,上自社长、总编,下至编辑发行储运,谁不为它头疼?库存书问题难道不是因它而来吗?库存书增加,供过于求,正说明出版社对印数问题没有把握准确,如果印量适当,供需平衡,出版社何必花那么大精…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发行工作中,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脱销和积压。脱销是由于书籍印数小于销数(产小于销),积压是由于印数大于销数(产大于销),恰到好处是由于印数等于销数(产销平衡)。印数的决定是否恰当,对脱销和积压有决定性的影响。按现行体制,现在是由谁(出版社还是书店)决定书籍印数?又是如何决定的呢?是以销定产?还是以产定销?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些粗浅的考察。决定书籍印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书籍  相似文献   

3.
图书的印数控制对于出版社减少库存、增加利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图书出版的印数控制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学中的贝叶斯方法,将同类图书以往的销售情况,责任编辑的个人经验积累与预期销售情况相结合,通过实例给出了图书印数的控制模型。该模型将图书的印数控制定量化,不但可以减少编辑确定图书印数的盲目性,而且简单实用,易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印数制定是编辑出版人员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出版社如果长期在这个问题上忽略管理,就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畅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图书的经济效益和出版社的良好运行。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对图书出版的印数控制谈谈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首先,参与印数制定的主体要实现多元化。在传统做法上,图书印数由责任编辑一人敲定,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很不妥。印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大小。编辑虽然熟悉选题个体的特殊性,但对市场很难有深入了解;而发行人员直接与市场打交道,容易把握市场规律。所以,为了减少印数制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一、图书的定价问题在图书的定价问题上,我国现行的政策跟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图书定价是严格按照图书的成本核算进行的,它不仅考虑图书的纸张费、印刷装订费,而且还将审读费、编辑加工费、宣传广告费和发行费等均计算在内,对所有这些费用进行严密的预算和结算,再根据预测的印数,算出每本书的单价。这样,一般印数少的图书定价高,印数多的图书定价低。在他们看来没有一种图书的出版在经济上要亏损的,问题仅仅在于市场预测的准确性。而我们国内的图书定价远非如此做法,我们的定价制度基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出版事业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局面。但是到了1985年下半年,科技图书的出版发行形势急转直下。图书征订印数大幅度下降。仅以辽宁科技出版社为例,1984年图书的平均印数近5万册,到1985年下半年,由于科技图书订数萎缩,平均印数下降3万册左右,到1986年平均印数则不足2万册。我们对1986年的87种新书征订印数作过分析,万册以  相似文献   

7.
选择图书最佳印数需考虑的问题河南科技出版社王茂森本文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谈谈确定图书最佳印数时应考虑的问题。1.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在旧的图书发行体制下,出版社几乎完全丧失了图书的宣传发行功能,图书是否开印,印多少仅由新华书店的征订数唯一决定。这种...  相似文献   

8.
2001年俄罗斯共出版图书7万多种,总印数达5.423亿册。与2000年相比,图书的品种和印数分别增长18.1%和15.1%。在俄罗斯图书出版历史中,图书品种的多样化是空前的,但是,图书的印数却并不多。  相似文献   

9.
合理确定图书印数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图书印数及出版社库存规模,恐怕是摆在每个出版社管理者面前的最捉摸不定的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出版社某个业务员发错一笔书导致货款无法收回受到行政的或经济的处罚,而某种图书因过量生产,造成大量积压则不闻不问。有的出版社一年利润不过100万元,库存码洋却达1OOO万元以上。造成库存过大的直接原因在于图书的过量生产,主要表现为品种的过量和印数的过量。另一原因就是某些图书的印数极不合理。 图书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编辑加工费、排版、校对费、制版费、稿酬、管理费用等。可变成本包括印刷工本费、材料费等。一般而言,固定成本是平均摊入印数中的,印数越大,每本书摊入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因而出版社获利越大;印数越少,每册书摊入固定成本越高,出版社获利也就越少,甚至出现亏损。 印数过少导致出版社无利或亏损,印数过大导致库存积压,也会  相似文献   

10.
日本出版界认为,影响一般图书发行册数最重要因素莫过于定价,定价随印数增加而趋降,反之趋高。他们将发行册数与定价比喻为自行车之两轮,认为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制约。 对于出版社而言,擅长选题与冷僻选题都将影响发行册数。编辑在擅长选题的策划方面轻车熟路,这类图书在社会拥有长期的稳定的读者群,在装帧、开本、篇幅、定价等图书的外部形态具有共同的特色。编辑们运筹帷幄以其丰富经验确认最低标准印数。(以预订数确定印数则延长出版周期)出版发行一年间,如销售册数未能达标,说明该书预计印数与市场需要存有差异。有名文库本与优秀传统选题新版图书一般印数30000册,基准单价可稳定在500日元左右。一般图书印数3000册,专门图书印数2000册,数万日元的豪华本印  相似文献   

11.
如何准确地衡量图书的发行水平,是各家出版社在策划选题和制定分配政策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反映图书发行水平的新指标,以求教于同行们。一、印数难以成为反映图书发行水平的科学指标长期以来,出版界多用印数来衡量图书的发行水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图书出版业正在遇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共性问题,如新书品种增多,总印数与平均印数下滑,等等.全球的传统图书出版业正在面临共同的新兴媒体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出版"概念出发,谈谈传统出版的归位与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众多出版社争出各类畅销书、热门书,使得低层次重复出版严重,图书出版结构失衡。仅以成语词典为例,重复出版的势头多年来有增无减。对此,业内一些人士曾撰文对此种现象提出批评,指出成语词典出了数十种,实为过多过滥。另一方面,某些专科词典则因印数少而出版困难。在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于友先署长在谈到重复出版问题时也曾提到“成语词典出到70多种。”1996年,中国出版科研所在进行我国图书出版结构课题的研究中,对成语词典的重复出版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成语词典重复出版的程度比领导机关掌握的和业内一般人士所了解的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4.
王慷 《编辑之友》1997,(6):6-10
一年出10万种图书,为什么还摆不满一些基层书店的书架?有举世无双的全国大一统图书发行网络,为什么还是有人呼吁出书难、买书难?“阶段性转移”已经提出了几年,为什么出版体制改革却难见大的进展?从1985年就开始把出版业推向了市场,为什么图书总印数却10年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5.
净化·提升     
一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不小心在路上摔倒,他不是往前倒,而是往后倒,这是因为他背的书包太重了。是的,学生负担太重、教辅图书泛滥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据新闻出版署1998年统计的数据,全国年出书品种13.25万种,总印数72.7亿册,这其中教材教辅图书在1.8~2万种,总印数为35~40亿册,也就是说占图书品种约20%的教材教辅图书占了图书总印数的一半以上。这一数据只是对全国566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辅图书的统计,而教委系统的非法编印、不法分子的大肆盗版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湖北省内部图书编印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印数均呈逐年递增之势,其中1991—1993年三年间,全省编印内部图书年平均数在千种以上,年平均印数达600万册。经过省新闻出版局宏观调控,此后几年内部图书编印种数和印数均有所减少,1994年—1995年年均品种数控制在800种以内,年平均印数在500万册以内。从编印单位看,主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书库的统计显示,2009年俄罗斯出版图书近13万种(127596种),总印数近7.2亿册(7.165551亿册),图书出版种数较上一年增长3.5%,总印数缩减5.8%.近年来,俄罗斯图书出版种数持续增长,而总印数出现下滑则是首次.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图书印数的确定是出版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的特殊性,表述正确的是(). A.图书生产数量上的变化不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 B.每册图书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所占比例,随着印数的增减而增减 C.同一种书,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印数多少就成为图书生产赢利或亏损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D.印数越多,成本越高,利润越大 2.出版学研究的对象是().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同新华书店之间为图书印数而进行争吵的事,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出版社说:出版社编书,但掌握不了图书的命运,印数是由书店决定的。书店说:书店决定的只是订数,而印多少是出版社的事。出版社说:印多了书店不要,最后压在出版社,所以订数就是印数。书店说:你印多少我全得要,销不出去算谁的?只要图书质量好,订数是不成问题的。出版社说:可是,有些质量好有价值的书订数也上不去。书店说:那就看你的宣传工作了;再说,你如果有把握,可以备货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