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艳 《大理文化》2021,(8):101-112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新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位于大理古城内的云南提督府旧址名列其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也是此次大理市新增的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云南提督府旧址位于大理古城南门正街复兴路111号,现为大理市博物馆馆址,这里也曾作为杜文秀领导的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的指挥中心而更为民间所熟知,1985年、1993年,先后以"杜文秀元帅府"的名称公布为大理市和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而言,云南提督府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明清时期,大理城作为大理府和太和县的治所,大理府、太和县各级衙署都设于城内.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种种原因,这些衙署都未能保留下来,只有清代云南提督府因其一直作为军事重地的特殊性质得以幸运地延续使用至今.1986年,鉴于其特殊的历史意义由部队移交地方,建设成为大理市博物馆,成为大理古城内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一扇窗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 2009年大理市博物馆响应国家号召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后,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大理古城的人流纷至沓来.他们作为博物馆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感受大理历史文化之余,也在好奇这座府衙建筑的过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怎样的历史和多少故事.  相似文献   

2.
文仲宽 《大理文化》2011,(4):114-115
当走进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驿,漫步在散发着"茶马古道"、"蜀身毒道"、"丝绸之路"韵味的青石板街道上,耳畔荡漾起悠扬的马蹄声和铜铃叮当响,那是云南驿在向你诉说着庞大马帮的两千年传奇;当走进悠久历史的钱家四  相似文献   

3.
永平有佳景     
霁虹桥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由官家操办,民众出力,在兰津古渡上修建起了一座桥,可惜是很简易的竹木软桥。兰津桥再次修葺,是明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由竹木软桥更新为铁索吊桥,并改名为"霁虹桥"。霁虹桥巍峨雄壮,全长106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组成,铁索两端固定在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横跨于云南永平县西部杉阳镇岩洞村和保山市水寨乡平坡村之间的澜沧江上。此桥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有"西南第一桥"之誉,在桥梁史、文化史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兰花与<孔雀胆> 中国盛产兰花,人们爱兰养兰,兰花因此号称"王者之香".我国南方江苏、浙江与福建、云南,是兰蕙的主产地.云南号称植物王国和花卉王国,花卉产业逐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兰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的兰花种植与研究的专著,少为外界所知.近年来公诸于世、成书于明永乐壬辰年(公元1412年,即大理国末期)的<南中幽芳录>,是迄今为止云南最早的兰花专著.  相似文献   

5.
正祥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在云南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彩云南现的典故如传奇故事般地流传着,"云南驿"成为云南这个称谓的起始,为"祥云"升起的地方,为历史抹上了一层浪漫与柔性的色彩。2014年我有幸到祥云县承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从而有了近一步认识了解祥云的机会。《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相传,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东征西讨、雄霸四方的汉武帝得知西南方有一条通往印度的丝绸古道后,就  相似文献   

6.
云南驿,地处滇西东大门,在昆畹公路(320国道)上距祥云县城东15公里,是古代中国西南部一个重要的咽喉之地,是滇西著名的商埠驿站。既是滇西北郡、县、州、赕治驻地,又是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码头,堪称镶嵌在"茶马古道"上的一颗宝石。它东接下庄、天申堂,西连清华洞、海坝庄。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白盐井开办时修建,为白盐井往滇西的主要运输通道,随着白盐井盐业的兴旺,盐商马帮络绎不绝,驿道运输频繁。那马蹄斑斑的青石板路连接着绵延数千里的"蜀身毒道",是我国最早通向西域的神秘商旅之路。  相似文献   

7.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8.
卢鹏 《寻根》2012,(6):88-96
哈尼族是人数超百万的跨国民族,分布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国.中国境内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其中尤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为集中.这一地区哈尼族主要从事梯田稻作农耕,遵循农作物自然生长周期过传统的节日.哈尼族有"昂玛突"(祭祀寨神)、"苦扎扎"、"十月年"(过新年)三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9.
李娜 《大理文化》2013,(11):104-111
马骧,字幼伯,生于1876年8月16日.云南大理下关人,是云南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在云南的辛亥革命时期作用很大,与杨振鸿、黄毓英合称为“云南革命三杰”。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创办滇声报宣传革命思想,并深入敌后劝说北洋军官,免除护国军后顾之忧。在护法运动中.  相似文献   

10.
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因被学者们誉为"云南青铜文化的源头"而声名远播,这从1957年、1978年、2008年,仅仅半个世纪就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就足以证明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在被史学家誉为"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大理三月街古街场内,悄然耸立着一座巨大而神秘的古碑,这就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平云南碑".  相似文献   

12.
杨荣 《大理文化》2013,(7):100-104
全国著名演讲家、著作家、评论家、教育家杨荣昌先生,洱源县茈碧大果村人氏,生于1951年11月,白族,现于云南民族大学退休,定居省城昆明。杨荣昌先生是洱源县籍中的著名学者之一,由于他的博学多才,被国内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17所著名大学和人民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等多种机构聘请为客座教授,经常"南征北战"去讲学。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共同承办的’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1996年9月4日至10日在北京市举行。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大约600年的历史,对我国很多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过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振兴昆曲是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繁荣中国戏曲艺术的要求。参加此次观摩演出的是全国目前仅有的6个昆曲院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昆剧院、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湖南昆剧团。这6个院团代…  相似文献   

14.
李美 《滇中文化》2006,(2):25-29
聂耳,云南玉溪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人。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开路先锋》、《大路歌》、《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音乐作品。在我国的革命音乐史上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感触云南驿     
"云南驿"这三个字,在孩提时就常听父母亲提起的,原因是我和父母亲曾经与这个地方有过一些接触--在我出生不久,作为军人的父亲便奉命调到离此不远的驻军部队任职,于是当我才满四个月时便由母亲带着搭乘一辆卡车前往部队探亲,这份缘分对于我确实还不可能留下任何记忆和印象,至于"云南驿"这个地名,也只是在父母的叙谈中多次听说.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有影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从1935年至1948年一直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大众的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区学校体育为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强壮体魄的革命战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了大批人才。边区学校体育是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建立发展起来的。由于战争的急需、经济条件的限制及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陕甘宁边区学校体育表现出明显的军事性、普及性和地方性特色。  相似文献   

17.
南诏土主庙     
常华敏 《寻根》2007,(5):60-61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谈起中华彝胞,追根溯源,不争的事实是根在南诏土主庙,魂也在南诏土主庙。南诏土主庙,坐落在云南巍山县层林叠嶂、蓊郁苍翠的巍宝山北部山腰。集"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道教名山"等桂冠为一身的巍宝山,风光秀丽迷人,  相似文献   

18.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8,(1):95-109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凤羽历史悠久,古镇风情浓郁。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辞旧迎新闹新春和全国各地一样,春节也是凤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凤羽白族人把春节过年叫作"果折汪",意为"过正月"。这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活  相似文献   

19.
建党百年之际,为推进少数民族作家培养工作和民族文学发展,6月26日—6月30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和云南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华民族一家亲"——2021年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在云南大理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李勇、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云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胡性能、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等出席了开班式.来自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浙江、江苏、云南等省份的一百多名少数民族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0,(8):113-113
大理州民族中学是1982年创建的一所招收大理州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高中、云南一级二等高级中学、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