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译谱的变音处理简谱与五线谱的互译在日常音乐生活中是经常需要涉及的。无论是线谱译成简谱还是简谱译成线谱,学习者必须很清楚,在没有临时变音的旋律中,只要有首调概念,就可以直接译出来,表明调高即可。例如:译谱移谱中临时变音的处理!江苏@黄承箱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今天的音乐生活中所使用的乐谱有两种——五线谱与简谱。这两种记谱方式都是从外国传入的。这两种记谱方式在国外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经一定的方式传入中国以后,又有一定的发展。现在五线谱与简谱分别在我国的专业音乐领域与普及性的大众音乐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识谱教学应采用简、线谱结合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简谱、五线谱两种记谱法中到底采用哪种来进行教学,一直是音乐学科中人们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其实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简谱、五线谱结合的方法,笔者也很赞同.这种方法应得到承认和推广,希望有关部门能对音乐教学大纲、教材进行一定的修改,以便使更多的、将来并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也能够爱上音乐课,能够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在音乐中享受到乐趣.笔者的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规定,识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通过学习基础乐理知识、培养节奏感、训练听觉能力,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地、准确流畅地视唱简谱或五线谱,并从中体验音乐的节拍、节奏、力度、速度、情绪等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以此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性。然而在基层音乐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很多音乐教师在识谱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却很少,特别是音准问题,更是长期困扰着音乐教师的一个难题。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5.
工尺谱刍议     
工尺谱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乐谱形式之一,因使用工、尺等汉字为符号记录音乐而得名。工尺谱历史悠久,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许多民间艺人依然用工尺谱来演唱和记谱,它对我国民间音乐传承和音乐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进入退休领域的老人们,他们学习热情高涨,追求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特别是一些年轻或小时候有过音乐梦的老年人。一、简谱化教学为主,C大调五线谱为辅。老年同志大部分认识简谱,所以教学中以简谱为主有利于老年人尽快跟进课程,这就要我们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知识将大量的五线谱曲谱翻译成简谱,另外五线谱知识也要讲,当然以C大调谱为主更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的音乐教育史,在基础教育阶段,专家、学者、教师之间所谓的“线、简”之争,反反复复从未停止过。主要是所持的观念和立场不同,人云:“音乐教育要走出国门,要和世界接轨!必须使用五线谱”;亦云:“五线谱高雅是阳春白雪,简谱通俗、低级,是下里巴人!”孰不知广大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面对大多数人,培养基本音乐素质的教育,决不是培养少数音乐家的教育。没有必要把门坎儿抬得过高。简谱的由来将音乐记录成乐谱有各种方法,其中有“音位记谱法”如五线谱、中国方格谱,它根据横线的不同位置记示音高;有“奏法记谱法”,根据乐器…  相似文献   

8.
简谱传入我国,在音乐教育的发展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和五线谱比较,简谱的记录方式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随着我国进入WTO,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为了能与国际音乐文化接轨,促进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应该逐步采用五线谱。  相似文献   

9.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变了四百多年。扬琴在我国的民族器乐演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扬琴艺术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音乐地位。在扬琴训练中,五线谱识谱和简谱识谱的训练均占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学习五线谱五线谱可称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字,它的记谱方法比较科学、严密,不仅能记载单声部音乐,还能记载多声部音乐,从复杂的钢琴谱到更为复杂的管弦乐合奏总谱,用它都能清楚地、准确地、科学地予以记载。有些调性多变的旋律,甚至无调性的的旋律,用简谱简直无法记载,而五线谱却能胜任。因此,世界上儿乎所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都早就采用五线谱记谱。日本在四十年代是以简谱为主的(我国的简谱体系就是从日本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要学习五线谱五线谱可称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字,它的记谱方法比较科学、严密,不仅能记载单声部音乐,还能记载多声部音乐,从复杂的钢琴谱到更为复杂的管弦乐合奏总谱,用它都能清楚地、准确地、科学地予以记载。有些调性多变的旋律,甚至无调性的旋律,用简谱简直无法记载,而五线谱却能胜任。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都早就采用五线谱记谱。日本在四十年代是以简谱为主的(我国的简谱体系就是从日本传入的),但只化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很容易将识谱看作是音乐脱盲,这是对音乐脱盲的一种"曲解",我们不否认识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脱盲,但又否认它是促成音乐脱盲的唯一途径,它只是音乐脱盲的众多因素之一。作为一种普及性质的音乐脱盲教育,在选取记谱法方面,我们认为简谱要优于五线谱。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音乐教育的纵深发展,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五线谱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内容开始逐渐的代替简谱教学。五线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五线谱枯燥且抽象,学前教育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新疆双语学前教育形式更为特殊,双向语言的特点更是加大了五线谱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究教学方法,结合学前教育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五线谱知识,提升自我的音乐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14.
用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简谱,是陈旧的音乐符号,原是从日本引入我国的。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日本已被淘汰,可在我国至今还在普遍使用。音乐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普及音乐,提高人民群众的音乐素养,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水平,是建设社会全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继续使用简谱对此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要提倡学习世界通用并有较优功能的五线谱。学习五线谱,最好从幼儿开始。因为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和获得知识的最佳期,也是学习音乐语言,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期。目前在有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增加了学习乐谱的内容,但遗憾的却是学简谱,这对孩子将来学习五线谱会带来困难。因为幼儿犹如一张白纸,被画上什么就留下什么,先入为主。此时学简谱或学五线谱对他们来说毫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著名的音乐教育期刊《儿童音乐》、《多来咪》分别以“简谱到底要不要学”和“申城儿童缘何不会识简谱”为题,在全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师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此问题,笔者曾走访了多所中小学校,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提倡线谱、简谱“双轨制”。所谓“双轨制”,即线谱与简谱在教学中并存,普及与提高交流操作。在我国,简谱与线谱是同时被采用的。作为五线谱,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五线谱能记录绝对音高,能生动地表现旋律中…  相似文献   

16.
以中文数字作为谱字符号的二四乐谱,已是中国当前所见遗存的传统音乐谱种中,较为罕见的一种乐谱形态。乐谱中所体现出地域和时代文化的积淀,正是音乐界专家、学者对其产生浓郁兴趣的原因。关于二四谱的研究,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除了一般综合性的介绍和梳理外,主要涉及其使用范围、历史成因、宗源、性质以及与工尺谱的关系等论述。该文将这些研究成果按类别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始从20世纪初,开始使用五线谱教学方式的历史时间虽短,但就当前来看许多中小学音乐课本不再使用单一的简谱教材,并配有配套的五线谱教材。五线谱识读能力作为初中生应具备的基本音乐素质,在实际开展五线谱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了解并研究重庆市大学城初中生五线谱识读的基本状况,发掘运用五线谱在教学中的优势,进而提出一些提升初中生五线谱识读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传统音乐课堂把识谱教学摆在"中心"地位,认为只要学会了曲谱,几乎就可以解决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儿童入学开始的音乐课,就迎头碰上了抽象、难以理解的简谱、五线谱。这些音乐的"碎片"使儿童觉得音乐是那样的晦涩难懂,兴趣索然,成为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传统音乐课堂把识谱教学摆在“中心”地位,认为只要学会了曲谱,几乎就可以解决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儿童入学开始的音乐课,就迎头碰上了抽象、难以理解的简谱、五线谱。这些音乐的“碎片”使儿童觉得音乐是那样的晦涩难懂,兴趣索然,成为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宁  吴跃华 《文教资料》2006,(25):169-170
众所周知,普通音乐教育中有关用谱问题是一直存在争议的。当前,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谱问题风烟再起,如: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力主要普及五线谱,而著名音乐理论家杜亚雄先生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主张尊重当前我国的实际,提倡简谱。如此重量级人物参与讨论用谱问题在中国音乐教育历史上是颇为鲜见的。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两点思考,参与讨论。一、有关乐谱的本质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习音乐必须首先识读乐谱,不识读乐谱就无法进入音乐殿堂,似乎学习乐谱就等于学习音乐。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