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自古以来就担负着“传之以道,授之以渔”的任务,但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找”,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剑 《学语文》2009,(1):21-22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以“问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认真地研读、感悟,自己去解决问题,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针对“概念、公式、运算”类型的教材教与学,在常规“理解记忆”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体验问题、直面问题,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验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此相适应的新的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意识到:化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教学”,而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变学生的“授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按照化学学科的特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打下基础;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思维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去探索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新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课中应用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或“教师讲,学生听”等教学模式,同时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围绕活动“主题”或“问题”来展开教学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而提出问题往往是探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所以问题的提出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要担当好这个角色,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其次,要学会应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能让学生实现自我进步,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按步骤去探究,要注重物理规律发现或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又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实验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其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下面,以”司南版”物理教材为例,谈谈常见的几种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前思路】此教学片段的设计,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讨论等途径去自觉、主动地探究、发现问题。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其内在的规律,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其中,既运用了语阅读教学中的读读议议、层层深入的方法,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易颖  吴晓勤 《亚太教育》2019,(11):96-97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在阐述该种模式的意义及策略的基础上,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质疑;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这是新课程“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以这个要求为指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我校领导注重了“自主高效学习型课堂”的建设,提出了课堂教学“15+30”的要求,课堂改革全面展开。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夭,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其途径有:制作与操作活动、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和人际交往.可以通过启发式讲解和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光明 《时代教育》2010,(2):213-213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小学教学中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在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品德的“缺失”不可忽视,分析学生品德“缺失”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探究、去深思。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特别是习题课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氛围,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题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思维指向设疑—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鼓励、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体会、归纳、概括去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变换条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方位展开,灵活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把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性的“学”为主,使学生以知识的“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教学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促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就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吉祥 《山东教育》2000,(13):24-25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的统一,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尝试发现—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则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引导掌握知识,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这个系统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立教学目标体系,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结果,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基本模式(一)尝试发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讨论在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会调查研究,分工与合作,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树立起探究与创新意识,并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情感,注重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探究社会课教学的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20.
余鹏 《宁夏教育》2006,(6):72-72
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应以新课改精神的体现,与陈旧观念告别的“转向”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一是由过去评价自己“教”的怎样转向学生“学”的如何。二是由过去注重评价“双基”与“能力”的任务完成转向注重“双基”与“能力”的形成的评价,同时更多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三是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语言、板书等转向注重教师是否能够组织学生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问题”,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主人翁精神”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