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效率高,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做的事有时也会完成不好。有这样大的区别,其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志勇 《考试周刊》2010,(14):71-71
现在一说写作.有许多学生就会有畏惧心理.这是由于学生的畏惧情绪在作祟√隋绪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得心应于.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完成不好。这就是人的情绪在作怪。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7)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既然情绪对人的影响这样大,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呢?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确是一种适宜学生需要的好方法。一、愉悦的心情可以促使学生细心观察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关键是人的情绪在作怪.既然情绪对人的影响这样大,是否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呢?  相似文献   

5.
人的学习过程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时,就会对书本刚到亲切,乐于学习。当心情不好是,可能做什么事都很讨厌,注意力难以集中,及时强迫自己去学习,做事,效率也不明显。在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6.
惯性的游戏     
我们在乘公交车时,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司机遇到前方有障碍,猛地刹车时,车上站立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去;当汽车忽然开动起来,车上的人又不由自主地向后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是惯性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元宁 《母婴世界》2010,(12):16-17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受灾的人(不论灾难的大小),这时候就有必要教孩子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告诉孩子当自己遭受到这样的灾难时该怎么做。如果父母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表率,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我想长大,我想尝试当大人的滋味!因为当小孩不好,相当的不好……当小孩真不好,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总难以被大人们理解认同。大人们总是说我们小孩这样不行那样不好,不能理解甚至根本也不愿去了解我们想说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描述存在于过去或存在于现在的人类社会时,我们就必不可免地要使用数字和数量,年龄、出生时间、财产、妻子有几个、孩子有多少。我们这样做,又自然会把有相同行为或相同思想的人分成各个集团。我们用下述术语如“中产阶级”、“法国人”、“保守派”,就是为了描述这样的集团。我们必须这样分门别类才行,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我们才能够处理各种各样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2008,(1):21-21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心里很难过,有点懊悔,害怕会被爸爸妈妈骂,时又希望他们能够谅解自己。“我知道我错了。这件事情是我做得不好,如果按一下鼠标事情能恢复的话,我很愿意这么做,但是……”当你们做错事时。你们的爸爸妈妈会有什么反应,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11.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衣服的颜色。通常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我们会穿颜色灰暗的衣服。相反,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常常会选择颜色鲜亮的衣服。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正在正常通话的手机和人一起进入电梯时,通话会突然变得极不稳定;在有些钢筋混凝土的楼房里通话效果也不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手机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而电磁波会被铁罩或者密集的钢筋网格屏蔽.  相似文献   

13.
我想长大,我想尝试当大人的滋味!因为当小孩不好,相当的不好…… 当小孩真不好,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总难以被大人们理解认同。大人们总是说我们小孩这样不行那样不好,不能理解甚至根本也不愿去了解我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妥协双赢     
中国人的逻辑习惯非黑即白。只要发现了谁的一个缺点,头一天还热情相拥,一转眼就“这个人怎么这样”。可是,你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啊。当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时,理性才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近半年我常常讲,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比如去年,中国人讨论最多的,一个是老太太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一个是小悦悦事件。大家在那儿感慨,中国人现在良心滑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会比一百年后更好。内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这样,看周围的环境是激活了我们的好,还是激活了我们的坏。  相似文献   

15.
谭星 《初中生》2010,(3):116-116
谭星姐姐 我是多么渴望有一个知心朋友啊!当我烦恼时,她会来安慰我,为我忧郁的内心注入明媚的阳光。我怎么做才能得到这样的朋友呢? 小玉: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像你一样渴望友情阳光的人。你不妨先走近别人,试着给别人一点阳光。当你看到有谁心情不好,就热情地对她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她一定会从心底感激你的。看到朋友信赖的目光,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会觉得自己变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正荫越越的爸爸是一个慢性子,做事总是慢条斯理、有条不紊。或许因为慢,所以给了越越太多的等待机会,爸爸的宽容让越越很快乐。当越越叠不好被子、挂不好毛巾、吃饭速度慢时,急性子的妈妈会抱怨会催促,爸爸总是一言不发,让越越慢慢来;当越越和别的小伙伴发生矛盾回家倾诉时,当妈妈的会心疼,而爸爸会安慰说"经历了就学会解决问题了";当越越出门前磨蹭时,爸爸会先出门在楼下等着,这样比嘴上催促的效果好很多;越越五岁半了,还是不会发"l"  相似文献   

17.
你有没有打过哈欠?当有人这样问你时,你肯定会嗤之以鼻,怎么会有人没打过哈欠呢?是的,当我们想睡觉的时候,当我们刚刚起床、尤其是没睡饱的时候,当我们连着上了几节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打哈欠。其实,不仅是人,许多动物也都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比如狗、猫,都会打哈欠,《动物世界》栏目甚至还播过动物打哈欠的专辑呢。  相似文献   

18.
冯娟 《中学生百科》2011,(15):56-60
误会时时刻刻在发生。一次迟到,一场匆匆的谈话,一时的道听途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戏言: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如果解释不好,反而会越描越黑。面对误会,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在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时往往不会感到肚子饿。因为当人们沉迷于某样事物时,或者玩得高兴的时候,脑部会分泌一种叫血清素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素的分泌会刺激满腹中枢神经,抑制饥饿感的产生,所以只要吃少量的食物就会有满足感。与此相反,当一个人很焦急或者很紧张的时候,血清素的分泌就会减少,从而会产生暴饮暴食的现象。为了减肥,很多人就强迫自己减少食量,少吃甜食,每天运动30分钟等,这样反而造成了情绪的紧张,血清素的分泌也会减少。而通过看特殊效果图来节食,是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方法。一边又能…  相似文献   

20.
上班以来一直在小学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久了,发现一个现象: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很多老师常常会使用这样的语言:你这是第N次不完成作业了;看你,打架都N次了,还不改……可能老师认为记清楚学生的错误,批评时一块清算,会增加对学生的威慑力。殊不知这样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凡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都熟悉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效应说的是当你对一个人(尤其是儿童)有良好的期望值,并且热切地对待他的时候,他往往能达到你对他的期望。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效应也有一个反效应:当你对一个人(尤其是儿童)有不好的看法并对他不抱希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