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合理利用学生错误的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和养成反思习惯,既可为学生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又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中科学的反思习惯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反思,因此本文给出了数学学习中反思习惯培养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反思是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思考,亦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我评价与完善。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介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艺芳 《考试周刊》2007,(20):54-5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对既有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把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不断的反思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它以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为基础,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控制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对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数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矫正和控制数学活动过程的技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悟性。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需要的,真正能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明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数学时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特别是做错过的题目,更值得认真反思.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纠错本中对曾经的错误进行反思,有助于将他人的解题经验和方法内化,不断积累,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必要性1.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现状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现状令人担忧.高中学生数学反思习惯非常欠缺,一是大部分高中学生对高中数学反思为被动反思,缺乏主动反思和自觉反思.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养成数学解题固定思维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反思就是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走向新的境界。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数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我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供大家参考,更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学生因粗心大意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解答。因此,要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自我检查意识,提高纠正错误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2.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对于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塑造、养成的关键时期.和其他课程相比,数学课程因为内容和方法的独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小学数学教学要切实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思想的体现。而反思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又是教学情境设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估计的学习,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理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反思动机的激发、反恩契机的把握、反思方法的训练、反思习惯的养成等是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学反思的一种类型。相比其他反思,它源于自我内在的需求。分析其他数学自我反思,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自我反思,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结合实践,重点谈谈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有效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作为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带来对知识的创新。对所学知识的反思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How we think》中指出:反思是人们"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所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数学反思能力是在数学反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8.
反思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呈现反思成果,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低头想想,回头看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和反思,对后继的学爿活动进行自我调整,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提供长效发展的重要策略。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发展他们反思的能力,养成他们反思的习惯,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应当成为数学学习活动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州头间的精彩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师的解题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解题思维习惯出发,利用分析教师的解题错误、问题变式教学和学生成功解题后的种种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学会数学反思,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养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