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翠清 《考试周刊》2014,(46):51-51
<正>1.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打  相似文献   

2.
1.注重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首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找出不理解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要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具体经验如下。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时,学生便产生了查阅、探究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是发展潜能的桥梁 ,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 ,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阅读教学框架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习能力呢 ?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以课前预习为基础 ,独立寻疑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顺利达到学习目的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指出 :“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 ,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初读课文时 ,按“导读”提示自学 ;深入理解课文时围…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课前放手预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要使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就要求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标明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和字词,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主要靠学生自己阅读,自己领会。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出一套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对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内容分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阅读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法。一、课前预习,营造独立思索求知的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阅读质量、形成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教育学生注重预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想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下面就以《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片断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独立寻疑 [案例] (课前,教师先提出预习要求:1.尝试从音、形、义入手,自学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呢?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怎样想的,就怎样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  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设置了“学生参与备课(即预习)、质疑、解疑、扩展性训练”的教学四步曲,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一种优化的自学…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对一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有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效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师要创设氛围,搭建平台,使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一、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把握教学内容和作业难易程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合作交流、主动订正、举一反三等环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预习的环节中,自主预习是  相似文献   

12.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有效的预习呢?一、画龙点睛,教师适时引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与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入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注重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叶老指出:“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时,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可按“导读”提示自学,再读课文时要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如学习《白杨树》一课…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作为语言启蒙学科,要想提高学习效果,预习是关键。而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学习多凭一时好奇,热度一旦褪去,预习自然也难以坚持下去,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教育,作为语言入门习得的方式,能使学生在科学、长期训练中,形成预习习惯。一、行为教育,营造预习氛围预习需要氛围。我国奉行"身教,优于言教"的文化,即突出行为教育。行为教育可视为养成教育的一种。为什么在氛围营造中,行为教育被放在了首位?这是由于行为的主导有助于强化习惯的养成。预习是自主学习行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主人位置“错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现简要谈谈如何确保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一、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寻疑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后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找出不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纵观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浓,学生预习的技能、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在预习作业的指引下,通过对预习作业的及时反馈指导和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五个方面,对提倡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春秋·孔丘)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一、预习的习惯预习,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在预习中培养自学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为“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四个环节。自学往往开始于预习。预习是自学的前奏 ,它包含着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并在认识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预习 ,能提高听课效率、增强知识的同化与迁移能力。坚持长期的预习实践能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优化认知结构 ,容易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但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始于教师的“启动” ,引导、督促与激励是形成自学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对学生的预习提出要求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自学能力十分重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预习、复习、阅读、质疑、勤查工具书、博览群书、善于网络学习等自学习惯,并通过督促和评价来促进这些自学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