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ELSEVIER数据库中选取100篇英语学术语篇,建立小型语料库,使用AntConc3.2.4w检索核心情态动词,运用SPSS17.0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了中国作者与母语作者英语学术语篇中核心情态动词使用频率的异同,并分析了造成异同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情态和模糊调和语语义上的相容性,提出了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这一暂时性概念。对科技语篇中的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的语言体现形式、使用频率、使用动因和使用特征的研究表明这类模糊调和语在科技语篇中是一种多功能、多语用的语篇策略,只有参照科学语境下的认知、社会文化、机构和人际方面以及具体的上下文等局部特征才能对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重点关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二语习得者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并针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标记性名词是一种依赖于语境而具备临时概念构建功能的抽象名词,它被广泛应用于专业或学术性写作中,不仅是因为其具有凝练语言、严谨语篇结构和促使表达客观化的语言特性,另一方面,缘于其在语篇构建过程中,能够发挥作者意图的信号,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认知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5.
法律语篇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书面语,其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这种权力的体现手段之一就是情态词汇的准确运用。法律语篇不同于普通语篇,它对情态动词的选择和运用有着严格的要求。本论文就Palmer的研究模式对法律语篇中不同情态动词的细微情态意义进行分析,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其中蕴含的权力,企图探讨情态动词的运用和法律语言权力体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实现有的国内法律语言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和例证的方法,从情态取向、情态隐喻及情态量值等三个方面探讨情态与语篇中人际关系的构建。情态有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和隐性主观四种不同的取向。情态的不同取向表明说话者对所述内容是否愿意承担责任及承担责任的程度;情态隐喻有主观情态隐喻和客观情态隐喻,分别将说话者的观点表述为个人主观观点或包装成客观内容,因而具有不同的权威性;情态的高、中、低等不同量值则表示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不同态度。情态的不同表达可以建构不同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使用者应从情态取向、情态隐喻及情态量值等三个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情态表达方法来表达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语法框架下,情态被看作人际意义的表达方式之一。而这一表达方式只有在语篇中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在语篇的层面上研究情态的衔接功能、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态承诺、情态责任、情态来源和意识形态,进而建立情态的系统网络,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符合情态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8.
连贯作为语篇的要素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连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语篇连贯不仅是语言学话题,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都有必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语篇认识的深化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崛起,近年来从认知角度来解读语篇连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图式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比汉英学术语篇中的语篇连贯的不同特征,重点研究汉英差异,以及图式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学术语篇中的转述:不同声音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述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重要话语现象,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及自己或他人的话语或思想.在学术语篇中,转述可以定义为作者、被转述者和读者三种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作者、被转述者和读者的身份通过转述在对话中形成,转述策略不仅显示了学术语篇的对话性,而且也显示了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乃至学科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对话互动.  相似文献   

10.
刘昕 《海外英语》2011,(12):318-319
情态隐喻也和情态一样,作为人际功能的语义载体,它反映了说话人对阐述内容的评价或态度,体现了说话人话语的主观性。该研究基于2008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为语料库,以Halliday的情态系统为理论依据,研究政治辩论语篇中的情态隐喻。研究发现,总统候选人在辩论中运用情态隐喻表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体现了辨者的情态责任和讲究礼貌策略,能够与观众缩短距离,建立人际关系,最后赢得辩论和选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王琴 《海外英语》2012,(7):270-272,286
该文借用Hyland关于"模糊语"这一概念的定义,首先回顾了国外近年来对学术语篇中的模糊语相关研究。接着从元话语理论、评价理论和语境理论等不同视角对学术语篇中的模糊语使用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学术语篇的语境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关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语法、词汇、语用等角度分析了高量值责任情态与低量值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高量值责任情态语篇表现力强,效果醒目,具有说服召唤功能。而低量值责任型情态往往与身份、地位等权势因素有关,常把责任情态客观化或淡化或掩盖主体责任情态以满足发话人的面子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中美两国政府例行记者招待会中发言人话语的英文文本为研究素材,就中美两国发言人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共同点是双方均倾向于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且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占比例较大;不同点是美国发言人使用模糊限制语频率高,且种类繁多,而中方特点为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低种类单一,并以情态助动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密歇根英语学术口语语料库(MICASE)中副词性模糊限制语的分布状况及其功能,发现MICASE中副词性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极为常见.程度副词和可能性副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频率副词和变动范围副词,使用形式也更多样;程度副词、频率副词和变动范围副词中强势限制语的使用较弱势限制语更加频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使发话者更好地调控话语的语势,帮助说话者赢得正面面子,或者尊重释话者的负面面子,在信息交流者之间创造有效的交际氛围.  相似文献   

15.
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语法隐喻理论中的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中的情态隐喻来分析英语学术论文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举例说明语法隐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豪斯医生》中医生和病人谈话的具体分析,来揭示医患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所表达的人际意义.说话者由于身份、社会地位和具体语境等因素的不同,通过使用不同量值的责任型情态和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命令、强烈要求、建议、减轻责任、权威性和确定性等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技英语语料库中统计的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作为参照标准,对8种中外重要英语科技期刊上的48篇英语科技论使用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外科技工作在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时使用模糊限制语习惯上的一些异同点,以期帮助中国科技工作增强跨化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存在着探讨话语变异规律的极其丰厚的资源。话语研究对于百年剧变的中国学术流程的考察,具有不可回避性,或具有“不能不”性。只有深入地考察转型中的话语的本质、形态、功能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20世纪中国学术的生命脉络。论文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全球性对话和旧学更新的现代性嬗变的双重维度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话语进行重新编码,及现代话语的创造和转型,并重点讨论了如下原创话语的建构与多声部学术对话:严复的以自由附加物实行多声部学术对话,梁启超重铸旧词以成原创话语的新民话语,鲁迅的“立人”的“第二维新之声”,王国维的“境界”,宗白华的在文化还原中追求原创的“意境”,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十字真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傅斯年把史料、语言、方法置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年谱学——诗样分析——诗唐观这种相互为用、逐层深化的学术三部曲,钱锺书做得非常充分和独到的通感、诗可以怨、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存在着探讨话语变异规律的极其丰厚的资源。话语研究对于百年剧变的中国学术流程的考察,具有不可回避性,或具有“不能不”性。只有深入地考察转型中的话语的本质、形态、功能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20世纪中国学术的生命脉络。论文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全球性对话和旧学更新的现代性嬗变的双重维度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话语进行重新编码,及现代话语的创造和转型,并重点讨论了如下原创话语的建构与多声部学术对话:严复的以自由附加物实行多声部学术对话,梁启超重铸旧词以成原创话语的新民话语,鲁迅的“立人”的“第二维新之声”,王国维的“境界”,宗白华的在文化还原中追求原创的“意境”,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十字真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傅斯年把史料、语言、方法置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年谱学——诗样分析——诗唐观这种相互为用、逐层深化的学术三部曲,钱锺书做得非常充分和独到的通感、诗可以怨、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