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金链与孙雪娥终生为敌,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在这种争斗中,二人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潘金莲即使不死于武松的刀下,那结局也不会好于孙雪娥。  相似文献   

2.
论《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是一部独创性的作品,它对封建专制的黑暗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有力的抨击,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在创作上它突破了传统的神魔灵怪和历史题材的范围,而以平凡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表现内容,它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后世有着深刻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潘金莲形象从《水浒传》中诞生以来,在几百年的传承与重复中已经成为一个被不断改写或重写的文学母题.从《金瓶梅》对潘金莲的模仿与超越,欧阳予倩对潘金莲的革命与颠覆,魏明伦对潘金莲的颠覆与重构,及至当下对潘金莲的符号化与消费化,纵观600多年来潘金莲角色变换的历史,其本质亦是文学接受的过程.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于人们可以对它作出不同的解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包含了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文学作品、文学形象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潘金莲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成功的"淫妇"形象,明清时期的戏曲对这个人物不断进行重塑。沈王景的《义侠记》使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清代花部戏曲中有关潘金莲的剧目大量涌现。这些文本对潘金莲的塑造并不精彩,甚至只是以乡野村妇的面目出现。但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潘金莲却极其成功,演员依靠出色的演技塑造了精彩的舞台形象,其看点主要来自于男性观众对女性美与旦角演员色相的欣赏。  相似文献   

5.
五四思潮的影响下,欧阳予倩在翻案剧《潘金莲》中赋予潘金莲众多现代理念和意识,但是作为在旧时代浸淫已久的女性,她不可能完全超越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必然地脱离剧作家的意愿,与男权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就形成了她的悖谬。  相似文献   

6.
7.
却说武松随宋江征方腊,被“灵应天师”包道乙用玄天混元剑将左臂砍下,随后到杭州六和寺出家,“至八十善终”。景阳冈打虎那年,武松二十五岁,断臂时不过二十七、八,正当年富力强。整天呆在庙里,除了追忆杀人放火,就是回想喝酒吃肉,过得实在没趣。怎么打发几十年的日子?武松心中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8.
潘金莲与宋惠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惠莲从出场到退场一直是与潘金莲扭结在一起的,因此只有分析她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两个形象。她们都是社会底层人物,都扮演了人生悲剧。其悲剧意义在于,她们都扰乱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秩序。两个女性形象的成功,是由于作者写出了她们个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话说潘金莲凭借几分姿色,和西门庆私下勾勾搭搭发展到公开姘居,沉醉于声色犬马的光景中。受西门庆的唆使,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潘金莲迫不及待地向法庭递交起诉书,诉武大郎患先天性阳痿,为还自己一个健康淑女的幸福,她字字铿锵地要求法庭判处离婚。为加速潘金莲和武大郎的离婚进程,西门庆多次在大酒楼宴请离婚中心法庭庭长娄阿鼠。曾有人目睹透露,娄阿鼠打着饱嗝睁着醉红的双眼用筷子戳着餐桌信誓旦旦道:“潘小姐,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有结婚也有离婚,不合则离,天经地义!”一旁搂着西门庆如胶似漆的潘金莲给娄阿鼠一个媚眼,娇滴滴道:“那就有劳娄庭长喽!我俩八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你家建别墅之事我已和西门庆大官人说了,一旦我和那三寸钉划清界线,你所需的建筑材料他全包。”  相似文献   

10.
潘金莲与王熙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具体分析了《水浒》和《金瓶梅》两书中潘金莲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她同《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异同之处,指出《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王熙凤二者除语言风格不同之处,其狠毒的心性及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作者塑造了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潘金莲。在作品中,潘金莲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很长时间以来成了淫荡女性的代名词。但同时,她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悲剧人物。潘金莲悲剧命运的造成,一个在于其自身爱和安全感的缺乏,使她一心扑在西门庆怀里;另一个在于其自身由于失宠造成的报复心理,使她成为一个异化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潘金莲的比较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对象十分广泛,不仅有中国名著中的李瓶儿、王熙凤、林黛玉等,而且还有海丝特、安娜、苔丝等外国名著中的女主人公.本文收集整理了近20年以来,对潘金莲的比较研究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将它们提炼、归类,希望能够对潘金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入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潘金莲和傅彩云是中国章回小说中非常特异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具有反叛男权社会的共同气质言行,泼辣狠毒、工于心计,通过展现女性身体魅力获取男性宠爱,并以此为资本追求性爱享受。这些气质言行与一贯温柔贤淑的传统“女性形象”背道而驰,有力打破了男权意识下惯常的“女性形象”塑造。潘金莲和傅彩云在生存空间及对两性态度上有明显差异。潘金莲囿于狭窄的家庭空间,而傅彩云则在家庭空间与公共社交空间跳进跳出;潘金莲的异性交往体现为无目的的纵欲,傅彩云则是追求女性独立的性解放。这些差异不仅传示出各自时代的性别压迫,也体现出“女性形象”在章回小说中由晚明至近代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4.
刘震云继《一句顶一万句》之后,推出长篇新作《我不是潘金莲》,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写出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农妇李雪莲20年来执著于上访的故事。她希望借用这种方式摆脱"潘金莲的"骂名,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小说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表面上讲述告状的故事,实则折射了社会现象,讽刺了只为私利的各级官员,展示了百态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小说《金瓶梅》中潘金莲与李瓶儿是西门大院众多妻妾争斗闹剧当中对峙的两大主角,也是小说中作者着墨最多刻画得最为丰满传神的形象。金莲娇俏泼辣、聪明伶俐;瓶儿温婉善良、敦厚情深。二人虽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但在经历了相似的外在遭遇后她们最终都选择了走进西门大院,至此她们站在了生活轨迹的同一原点。  相似文献   

16.
冯小刚的电影具有诙谐、幽默、亲民、通俗等特点。这种特点的呈现主要得益于反讽艺术在其电影中的广泛应用。反讽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最明显的特征在于表里不一,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的悖论反差。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冯小刚主要运用言语反讽、意象反讽与情景反讽三种反讽策略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影片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文章从情景反讽、意象反讽和言语反讽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反讽艺术。  相似文献   

17.
小说《金瓶梅》中潘金莲与李瓶儿是西门大院众多妻妾争斗闹剧当中对峙的两大主角,也是小说中作者着墨最多刻画得最为丰满传神的形象。金莲娇俏泼辣、聪明伶俐;瓶儿温婉善良、敦厚情深。二人虽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但在经历了相似的外在  相似文献   

18.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中国16世纪市阶民层中涌现出来的新异人物,都有极强烈的物欲、情欲、权势欲、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二人活动范围不同,表现形态不同,结局也不同,男尊女稗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秋色远,北雁高飞,直上碧天数十重。这样好的天气,杀人——杀一个淫荡的女人,再适合不过。武松磨了磨手中的刀,刀光映出一丝寒意。他仰头去看天,天空中有一群寒鸦飞过,哇哇乱叫,仿佛也在为他的义举而欢庆。缓慢地,他举起了刀。一刀落,坊街里顿时响起阵阵鼓掌声、喝彩声、叫骂声。二爷……潘金莲最后看了他一眼,眼中除了无尽的哀怨,还有  相似文献   

20.
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莲在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意志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处境中,渐渐形成了刻意追求声色情欲满足的畸形性格,变成了那个社会中一件小小的装饰品,作用是供有钱有势的男人观赏、把玩和消遣。男权社会早在潘金链选择之前就做出了选择,她的“选择”不过是被选择,现实不会为她安排别样的生活与“幸福“。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与僵死落后的规范化极不和谐,从而造成了潘金莲的畸形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