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乾作为"京派"大师沈从文提携起来的后起京派作家,不仅在文风上与沈从文等人有所相似,在死亡意识上也有所相近。萧乾承认死亡的终极性和必然性,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死亡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是受童年悲惨生活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张文初的"本然性生命体验"有关;此外,京派成员的死亡意识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独特的体验,孤独意识存在于每个主体的内心之中,并且它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出现在每个人身上,作为少数民族诗人的萨都剌在注重体验生活孤独的同时,会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生命的孤独,并将孤独感注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以他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生命本体与生命存在的结合,他用诗歌记录了他心灵深处的孤独体验与痛苦挣扎,在哀叹无人与共的孤独、知音难觅的寂寞也透露出不被知遇、叹惜流年的深沉感叹.  相似文献   

3.
学习,作为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首先必须具有个体意义,即每个学生是作为一个表达者、行动者和自己生命的主体而存在,每个学生诞生的精彩观念和获得的个性化体验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若要在教学中帮助和保护学生实现学习的个体意义,教师应该扮演好三个角色:一是作为学生"错误"观念的"理解性倾听者",二是作为学生深度思考的"创造性等待者",三是作为学生作品意义的"描述性评价者".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小说中最为核心、最具魅力的是生命主体意识。海明威将自己一生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生命悲剧投影到他笔下的一个个"硬汉"和"迷惘者"身上,这些人物集中体现着海明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海明威的生命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人的孤独、死亡和活着这三个方面,正是这种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使得海明威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作家的书写范畴,因而独具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定是主体性的,也就是说它是基于具体的人的.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家本领,这本领于他而言就是他的模式.不同的学校有它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也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尽管如此,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学科中,不同的主体自然会有不同的模式.要求一个学科,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就是“模式化”,模式化就是不承认教学主体的反教育的意识和行为,是应该警惕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息,生灵涂炭至苦,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思想上的变革。此时,传统的儒家思想衰落,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全面的挑战和怀疑,这是人的“觉醒时代”。而人的自我觉醒又是从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深刻思索开始的,而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深刻思索最主要最深刻的内容便是对死亡的观照和冥思。于是,死亡意识产生了。“死亡意识,正是指潜在于个体生命底层,从生命本身出发的对死亡的恐惧及由之引发的生的焦虑’。我认为,这里还要补充进一点,那就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体现何在,即人的生命价值何在。这样,这一意识的含义才算完整。死亡意识的勃兴,彻底打破了儒家所提倡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活准则和在这种生活准则指导下的功利主义生死观。对死亡的魅力探索、对这唯一能和生命  相似文献   

7.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死亡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常谈深论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深最广地涉足了死亡世界。鲁迅的作品从来都是直面任何“死亡”的暗示与明宣。生与死几乎贯穿其作品思想中心,他希望一切在死亡中得到生存。在《朝花夕拾》这个回忆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个体生命的成熟,他的死亡意识浸染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其面对死亡的坦然超脱,直视死亡而后反顾自省的深沉回思。反抗死亡折射出反抗绝望的人生主题。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命是一种特殊存在。生命和尊严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的,然而"文革"特殊的政治环境却造成了人的生命意识的缺失。铁凝的《大浴女》以其发人警醒的深刻反思,昭示了生命和尊严的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幻象的死亡"和"真正的死亡"--论海子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子的哲学形成于对老庄哲学的反叛和突围.一方面,它体现为"道家暴力",认为万物的生存受"元素的秘密"控制,生存过程即是死亡过程,特别是天才诗人们命运注定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它也相信"道"的对立转化、死亡再生的功能,通过有目的的死亡,能够加速再生的到来,海子的大部分诗篇特别是<太阳·七部书>探讨的就是这个命题.但海子反对"幻想"和"幻象"的诗歌,他认为这些都没有触及人生的真理和真相,忽略生命存在的本身.虽然海子的死亡哲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追求人的不死与不朽,但它强求真实的"死亡再生",就会让他为追求真实而从"幻象的死亡"走向"真正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生命·死亡·教育--未成年人轻生问题及其教育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意味着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1]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面对人的生与死,教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还要引导人对"为何而生"进行追问,而对人"为何而生"的追问离不开对死亡的观照,所以,生命、死亡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人因为有死而产生死亡意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关怀态度不同,生成的死亡意识就会不一样,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个性也会不一样.《闲情偶寄》启示我们:生活美学是根植于死亡的呵护意识之中的.只有呵护死亡,才能形成审美心境,才能发现人生之美和享受生活之美,以利于生命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要遵循"优秀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弱势生吃得了"的基本原则,这实际是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要求,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与发展,从根本上诠释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学生分层探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之间就一定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无视这些生命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等于无视这些生命的存在。在传统教学中,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教师盲目  相似文献   

14.
鬼子的中短篇小说绝大多数很难逃逸出死亡的魔窟,作家鬼子以平民式的叙事态度对死亡进行淋漓尽致的叙述。这类死亡现象都是非常态的意外的死亡事件,然看似偶然的因素背后又清晰地显现着必然的脉络。鬼子小说中对死亡意识的叙述既是对传统死亡感阙如的补偿,又是作家个体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死亡对人是绝对的必然和普遍,它不但影响着人的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而且也与人的日常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对死亡的界定,可以有许多角度,如物理学角度、生物学角度、医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宗教学角度、文学角度、哲学角度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死亡的不同意义和价值。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死亡界定的反的思考,可以使我们对生的意义和价值得出不同的正面认识。从而提升我们的生存意识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希腊神话中死亡意识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人是热爱生命的民族,希腊神话对死亡的关注并不高,但生与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关死亡的神话故事也是能反映出希腊人的死亡意识和生活观念的.这一观念从黄金时代神话开始,到命运观念结束,展现了希腊人对死亡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也从侧面印证了希腊人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新感觉派在体验死亡恐惧、生命悲怆的同时,试图以创作来否定死亡、抗拒死亡,甚至超越死亡.他们的作品出现大量的对性爱与死亡问关系的描写,把"性"作为对死亡恐惧的一种移情.与此同时,他们发现战争文化语境下个体存在遭遇的深重的精神危机.其创作从五四时代的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重新发掘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对日常生活的沉湎来消解死亡焦虑,将死亡意识隐匿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余光中和周梦蝶都是"蓝星诗社"的成员,一个是诗文双绝的才子,一个是独行孤绝的隐士,他们的诗歌为台湾诗坛树立了标新立异的航标。他们均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对诗歌在文学中的独立地位也有所共识,对世界宇宙有着不谋而合的价值观,它们相互渗透并影响着二人的诗歌风格与创作道路。虽然,他们对诗歌所表达的意义追求和表现各有独特的见解,但是对生命的瞬逝和永恒却有不同的感受。其中,二人在"自我"表达,"孤独"审视和"死亡"感知这三个生命主题上存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个体生活经历和对宇宙人生感悟的不同,二人在此话题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看是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使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发展价值.同时,全社会也要努力去满足个体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需要,促使个体全面、可持续地发展.现代教育对此提出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  相似文献   

20.
死亡是个体存在的必然归宿。汉乐府中充盈着对死亡的冥索与反思。人们面对死亡,分别采取了争竞人世、服食求仙、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战胜死亡焦虑,推迟死期和忘却死亡。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都是对人生真谛的思索和内在人格的追求,是对生命强烈的欲求与留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