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处方教学理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处方教学的因材施教能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使教学更有目的性,少走弯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运动处方教学的始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处方是要配合个体的运动状况进行微调的,所以运动处方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旺 《体育教学》2013,(7):49-50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中努力体现"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理念。在进行垫上滚动教学中,始终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方法,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验运动的乐趣为主线。课中,  相似文献   

3.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练法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等几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本课的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运动兴趣,营造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重视学生个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依托体育教学达成发展学生体能的目标,是很多一线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一、厘清"运动能力"与"体能"之间的联系1.学科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概念与分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体育美学     
G802 20031653运动技术传习的美学思考=The aesthetic thoughtabout exercise skill teaching[刊,中,I]/许毓成(湖南工程学院)//广西体育科技.-2002,23(4).-9-12参6(TY)体育美学//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把运动技术传习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旨,会有碍健康教育的开展。但从美学角度来看,运动技术传习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却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以运动技术为"主旋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思想如"健康第一"、"增强体质"、培养"三基"、"全面发展"、"快乐体育"等都常与教学目标相混淆,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且容易走向极端或异化,导致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健康的体育教学思想应该是在"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统领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而把体育教学目标确立为"技术健身",即学生在运动技术的反学练复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重视"健康"教学理念。在教给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理念、健康学练、健康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让他们享受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健康体育教育"是目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快乐体育则是比较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能享受运动乐趣,是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对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对学校体育地位、学校体育"责、权、利"、健康第一、学生兴趣、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学生心理问题、体育中考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体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而增强体育知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最终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的过程中,体育考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探讨了以考促练体育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本研究旨在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体力、智力并重的健康智慧型体育项目,通过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校园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智力,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速度、耐力素质及灵敏性和协调性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对教学前后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及心理机能的统计分析,结论认为: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减少体脂,维持良好身体形态,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高校将太极拳作为必修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并运用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生态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实施新课程纲要,达成体育教学目标,需要建立相应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得知:虽然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尚需加强,但主体的需求是积极、明显的。从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制约“三维体育”(生物、心理、社会适应)教学的各种关系和操作方法,以合理的模式结构为目标而构建学校体育“三维体育”教学模式。旨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上达到三位一体,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本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本文从本体论的视角阐述了体育教学存在的规定性是传承以运动技术为知识介体的体育文化,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禀赋是满足学生强化感性生命活力的需求。接下来,辨析了体育教学的存在与价值相连相通,后者是前者的派生,前者须后者丰富和支持。最后在体育教学本体论的启示下,分析了从本体论的视域建构体育教学理论和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厦门市12所中学626名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也有部分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不足,还没有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文章在分析中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主要原因的同时,提出了几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5个学习领域划分的意义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出发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批判了“学生的健康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获得”、“各学习领域可以分别教学”、“健康主线的学习与体育主线的学习相脱离”等错误认识,以促进体育主线与健康主线协调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在体育课上设计了四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游戏教学法是体育课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仅从运动生理角度谈谈体育游戏的生理意义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