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唐建国 《教师》2010,(6):29-29
中学生对新事物不仅仅有一份好奇,还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因此,这一时期所受的教育就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培养未来型的人才,即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而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作为“工具”,作为人类最初涉及的也是用得最多最广的一门学科,也就注定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造。  相似文献   

2.
孟凡正 《教育》2015,(6):3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感悟: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1919年新教育)"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老师不必追求热闹繁华的语文课堂,也不必追求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更不必追求标新立异的课堂,那样的课堂固然一时让人迷醉,但更让人迷惑,而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只会茫然失措.  相似文献   

4.
教学需要创新,语文由于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创新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创新教育,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不分主次地把课堂教学拆分也看成是创新那就大错特错了。下面主要...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反应,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给予强化,它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目标。教师不能把情感仅仅作为达成认知的手段,而要把它视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反应,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给予强化,它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目标。教师不能把情感仅仅作为达成认知的手段,而要把它视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创新是其主体和灵魂。执教者应弘扬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不为现有教材、教参、教法、模式所囿,而通过一定的筛滤、选择、重组,赋予语文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   一、教材处理宜别出心裁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艺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在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学生巧妙地组合成生气洋溢的动态结…  相似文献   

8.
文学,永远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是人精神的家园。它就像永远流淌在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涤荡着我们蒙尘的心灵。因此,用文学性来灌溉语文教学园地、充分显现其文学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像幽谷烂漫的桃花、海上无垠的雪浪,曼妙美丽,雄壮激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不了解生命,不珍爱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灵”与“活”,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它至少源自于以下四个方面:一、课堂活力源自于教师充满激情的诱导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例如,我在教《崇高的理想》时,先满怀激情地作一番开场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期望自己的道路坦荡畅达;老年人壮心不己,期望自己的晚年充满温馨。同学们,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起远大理想,让我们的生命活…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各项工作也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改革。对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近年来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改革探索的大背景下,也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以及工作实际进行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途径探索,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作文本质:创造才是真功夫 写作文,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必须是创造,这是由作文的本质决定的。关于作文的本质,有很多争论,我不知道打口水仗的人有没有在一线教作文,有没有自己写一些作品。只要稍有经验,大约都知道,作文这种具体形式,不过是帮助孩子打开认知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窗口。习作水平提升的过程,是一个观察、审美、思辨等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韩如松 《语文天地》2013,(11):75-76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方面去探索深奥的东西,直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的语言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语言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最活跃的状态下接受教学信息,能有效地诱导良好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其重要.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  相似文献   

15.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所说的活水我认为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一堂课结束后 ,总有学生会发现一些疑难问题 ,其中一些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而解决。但总有一些思想上认识上的困惑 ,即对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上的理解和评价 ,他们不能自行解决 ,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尽管学生都有心质疑 ,力争各抒己见 ,可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谈不出有创见的看法。怎么办 ?授之以渔。教师应让学生掌握质疑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一、比较法就是对内容相近…  相似文献   

16.
17.
善待语文,创造生命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慕容在《前缘》中曾这样说:“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烧著/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因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地向你说出。”也许,成为语文教师纯属“前缘”。学生时代留在我印象中的语文大概只剩下些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杜桂珍 《中小学电教》2007,(12):106-106
<正>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实验教师,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一、有情感"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1.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应更多地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向教育对象生命个体的“内向发展”。什么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学界流行着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借助语文学科帮助学生建立起他们的精神家园。当教育的行为使学生的生命得以润泽,进而达到了应然状态时,语文教学也就实现了它的终极目标。生命的应然状态是指生命的最高质量状态,我认为应具有以下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