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印冲突是由印度挑起的领土之争,“三和”路线是苏共二十大制定的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尽管“三和”路线客观上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但其在本质上还是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的。苏联对中印冲突采取的偏袒印度的态度,是其执行“三和”路线的恶果,破坏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2.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短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究其实,中苏两国在革命与战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尤其是两国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分道扬镳,是两国同盟关系迅速破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赫鲁晓夫在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包括他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对外战略上的“三和路线”等。这些政策调整产生了重要的后果,无论是对当时整个世界局势、中苏关系还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使赫鲁晓夫也成为一位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如何看待这些政策调整直接关系到对赫鲁晓夫本人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上台针对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及其它种种错误,采取了拨乱反正的一系列措施:公开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斧”,解放人们的思想;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正常的社会政治关系;在思想文化层进行“解冻”.赫鲁晓夫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扭转了社会生活的极不正常状态,促进了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其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直企图改变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但承认只要斯大林在世,这种图谋就无法实现.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被美国视为是从意识形态上对其施加影响的好机会,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全困境”是当前国际政治军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试图探讨其研究源流以及研究现状,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解释它与国际合作的关系,阐释在安全困境背景下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认识到苏联农业落后的原因后实行了农业改革。他的农业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农业经营政策,二是改革农业管理体制。这场改革收到了显的效果,也产生了严重后果。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开创了苏联经济改革的先河,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八大"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党的"八大"路线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由于在随后的实践过程中背离了"八大"路线,党在后来的建设实践中为恢复"八大"路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近10年来,共出版论60余篇部,在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化史等研究领域,都有不同观点和论争,但也尚须拓展与深入。  相似文献   

10.
虽然“新帝国论”在美国颇为时兴,但是目前“新帝国主义”还没有成为美国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的主流,其本身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受到许多因素的牵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1.
论“三君”     
东汉桓灵之际,窦武、刘淑和陈蕃被天下士人尊称为“三君”。在三君中,“不畏强御”陈蕃是清流派士大夫官僚的代表,是党人集团的政治领袖;窦武则以外戚的身份成为政治权力的靠山;宗室刘淑则为党人集团精神信仰的依托。以“三君”为领袖的党人集团的形成,是延嘉二年以后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在皇权已经异化,不能代表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以“三君”为代表的党人集团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建构自己的政治权威和道德权威,以维护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如果说党人集团的政治权威在皇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话,那么他们所建构的道德权威却远远地超过了皇权,并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运用当代科学思维范式--系统思维方法分析、研究并创造性地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系统思维特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思维特征、整体性思维特征、复杂性思维特征、协调性思维特征、人民本位的主体性思维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个代表"用世界眼光贯穿21世纪党的建设大思路,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联系;把总结历史经验作为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对党的历史上已有的"三个代表"的深厚的思想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加工和提炼;用唯物史观深化党的先进性的传统内涵,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时代性的统一;用新的系统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密切了党建理论体系同唯物史观的联系,拓展了党建理论体系的研究领域,加强了党建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三个代表"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党建一般原理同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同国际国内新情况新特点相结合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时期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运用“三个有利于”理论的重要成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综合国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学习并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我们的党就能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充满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8.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立场: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党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从而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真 《教学与研究》2003,3(4):27-32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对"三个代表"的科学的历史定位,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三个代表"的历史定位,取决于"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只有深刻认识这种历史必然性,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历史定位,从而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