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众多政策制定主体和制定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权威分配者,以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是政府主导下的变迁,而我国政府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经济主体,有其强烈的利益诉求,在整个变迁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进程中,政府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并非如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制定会计制度的机构。我国政府拥有一般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同时又是以利益主体的身份参与会计准则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既体现出政府的利益诉求,更关系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选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政府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平衡后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利益。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会理性地选择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这样,政府利益的实现便溶于全体人民利益的实现之中。公共利益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加剧了利益的分化和主体意识的觉醒,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伴随着话语权的提升,社会各主体争相把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投入政策制定系统中,力求影响政府决策.面对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和需求,政府如何进行权衡与取舍,以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就成了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厦门市 PX 项目的实例,来进行浅显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认为地方政府改革是为了追求公共利益的观点,是将地方政府置于企业或社会本位的巢臼,把地方政府作为了改革的被动客体.将地方政府视为改革行为主体,运用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和个体主义假设发现,地方政府改革动机并不是追求公共利益,而是为了谋求其合法性、谋取私利,彰显领导个性,公共利益只是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实现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6.
城市拆迁中利益关系分析及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城市拆迁是不可避免的。城市拆迁在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满足公共利益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回避的矛盾冲突。本文从拆迁矛盾利益中各利益相关者开始分析,找出矛盾冲突的根源,进而分析政府如何制定相时公平合理的政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为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角色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公共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和无限扩大社会国家化程度,超出了社会发展的实际空间,社会公共利益被等同于国家利益,政府利益,政党利益。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集中表现在国家对于社会的高度自主性上,政府本位利益高于,优于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缺乏生成的空间,寻租现象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利益主体越是多元化,利益分化越是拓展,社会越发展,人们就越是需要共同的游戏规则;人们的共同需要就越是丰富;人们越是需要形成共同利益的均衡点。政府作为公共行政组织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把握公共利益,必须确立公共行政的理论,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公共利益寓于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8.
合适的判定方法对于行政机关正确认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利益是涉及公众生命健康、社会保障福利、安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利益,对此需要严格按照既成的法律条文规定和司法判例作出判断。公共利益属于公用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整体需要,并增进社会福祉,可以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认定。在认定公共利益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排除公共利益情形来认定公共利益,比如商业利益、政府利益、行业利益、集团利益。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实质是公众与政府、公众与第三方、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博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阻力系统和以公众为主导的动力系统,二者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走向.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都为公共利益时,各方的收益均最好,政府信息公开也才能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由于立场不同,政府和农民集体在利益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利益上的冲突让两者在征地问题上无法达到和谐的统一,引发了许多矛盾,不但影响了土地征收的展开,甚至阻碍了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笔者调查了政府和农民集体对征地补偿标准的看法,将不同利益主体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认识差异作为一个切入点,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寻求从根本解决政府和农民集体矛盾的途径,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出建议,使相关法律法规能更好地为土地征收服务,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是防止滥用征收权和保护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征地公共利益的界定尚处于真空状态,导致一系列尖锐问题。同时,土地征收中又缺乏合理公正的公共利益界定程序机制以规范政府行为,导致土地权利人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保护土地权利人、规范土地征收秩序和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体系,应该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弥补现行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空白、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制定正当程序,通过模式创新和程序设置来规范界定程序。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作为“政治人”即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人们也普遍倾向于认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捍卫者,公共利益是政府存在的宗旨和归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公共利益的认识不同,导致了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作为就会有所不同.本文就政府如何更好的捍卫公共利益提出了一些对策,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朱丽 《中学教育》2009,(1):27-30
在教育改革中,如何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一个两难困境。这种两难困境源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教育兼具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教育改革中这种两难困境可能的超越途径在于通过公共协商使得决策具有公正性,制定教育改革法,政府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是宪政的核心,其精髓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宪政天然地蕴含着实践公共利益的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是宪政的核心价值观,宪政保证了公共利益原则的实现。清晰地界定公共利益是约束政府行为的前提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坚持公共利益原则实质就是要坚持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至上,并主要依靠民主方式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利益矛盾也日益凸显,给现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马克思主义利益矛盾理论,共同利益、价值底线、合理的规则是解决利益矛盾的关键要素,也是本文构建利益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模型来看,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以现实政策环境为准绳,又要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利益均衡点的确定既要维护公共利益,也不要触及利益各方的博弈底线;要寻求规则理性。这一利益博弈模型虽然不尽完善,但对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界定公共利益要注意将其与国家利益和政府利益进行区分。土地征收中,确认公共利益,要坚持使用土地目的的非赢利性,受益者的广泛性,受益者享有直接实质的利益,实现过程中程序透明。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的概念尽管历史久远,在现行法律文本中反复出现,在学界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众说纷纭的公共利益面前,提炼出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揭示其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准确把握公共利益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是公共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公共性要求政府以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运用公共伦理为公共活动提供伦理规范和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尚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公共性流失现象,例如寻租行为、部门利益化、地方保护主义、公物私用等等.实现政府公共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从伦理角度对政府公共性流失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行政文化、公共政策、公共伦理制度和行政主体的层面上找出治理政府公共性流失对策,从而彰显政府公共性,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环境社会公共利益独立于国家利益和政府利益存在。公众委托政府管理环境资源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行政权力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社会公益,有时甚至侵害我们所依存的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屡屡发生,为了适应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的要求,必须拓宽原告资格,以保证面对强大的行政权的侵害时,广大公众能通过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力量保护与他们的生命健康、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公共利益,实现与行政权的抗衡,并监督行政权在环境管理领域的行使。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规制定权限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在学术自由权利保障、学生权利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之间实现合理平衡。虽然高校校规制定权来源于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权利,但是学生权利保障以及最低要求的学术水准和教育质量等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保障,都要求高校自主办学领域必须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校校规制定权由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