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本文以辽宁省 14个地级市为单位,以在 1997年“辽宁五十佳景”评选活动中,由辽宁省旅游局等 8个省级行政管理部门部门推荐的全省 218个景区、景点为分类基础。对每个景区、景点的不同景观要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得到赋分表,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求得各市旅游资源构成图。  相似文献   

2.
景点旅游氛围管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从旅游体验这一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出发,分析了景点旅游氛围管理的现状成因,强调其必要性,进而提出景点旅游氛围的基本层次、内容及其管理对策。全文旨在唤起我国各景区对以旅游氛围为中心的战略性内部管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关于香岩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基础上,笔者对香岩寺景点名单的重新整理、相关景区景点的合理规划、相应的路径建设、相应的资金投入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泰山凌汉峰下有一处美丽、肃穆、完整的佛家寺院建筑群体,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普照寺,普照寺,过去仅仅作为泰山环山路上的一个景点,供游人欣赏、歇脚。但事实上,普照寺决不是孤立的一个景点,以其为中心,向上下左右辐射,布满了若干既独具特色又与普照寺化息息相关的景点,构成了一个“大普照寺”景区,大普照寺景区是珍上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景观资源都极为丰富的景区,实在大有开发的必要,它的旅游资源潜能一旦被开发出来,它将成为泰山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泰山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5.
泰山凌汉峰下有一处美丽、肃穆、完整的佛家寺院建筑群体,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普照寺。普照寺,过去仅仅作为泰山环山路上的一个景点,供游人欣赏、歇脚。但事实上,普照寺决不是孤立的一个景点,以其为中心,向上下左右辐射,布满了若干既独具特色又与普照寺文化息息相关的景点,构成了一个“大普照寺”景区。大普照寺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都极为丰富的景区,实在大有开发的必要,它的旅游资源潜能一旦被开发出来,它将成为泰山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泰山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6.
鸡西市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西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发展生态旅游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必须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时机,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科学规划景区景点,加快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格局和由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景区景点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构成的旅游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基本涵盖了旅游管理的各个领域,对推动和规范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区景点译文介绍就好比是该景点的外文名片。本文从景点名称、景点简介和警示语三个部分对陕西安康香溪洞景区景点译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除了一些由篆刻印刷造成的错误外,还有一些问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力求译文可以在原语和译语文化中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0.
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古蔺县,物产丰富,景色秀丽,神奇、古老而美丽,境内发现有早于北京山顶洞人的古猿化石和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现已初步开发的古蔺镇红龙湖省级森林公园;黄荆原始森林景区;箭竹苗乡为主的洞穴群;八节洞风景点;郎酒之乡的二郎滩、天宝洞、地宝洞、蜈蚣岩赤水小三峡等景区和景点。神奇的古蔺亟待保护性开发和建设,她将成为集观光、避暑、度假、探险、考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与附近市、县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本就此提出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论旅游文化氛围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入手,从“活”化景点、“神”化景貌、“趣”化景区、“美”化景观、“融”化景效等六个方面探析了营造旅游文化氛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夹說草堂景区景点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修学旅游、攀崖旅游、探险旅游等项目总体构想,并对夹說草堂景区的旅游项目提出了若干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景区公示语在英译方面普遍存在着语言错误、语用失范、文化误解、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等多方面的问题。文章以江西省几个主要景区景点和广西桂林为例,分析了目前国内公示语翻译存在的各种失误问题,进而尝试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提出了提高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质量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吕梁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滞后。全区上下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是帮助本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而发展本区旅游业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提高认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实现优质服务;二是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三是建设特色景点及龙头景点,以点带面;建设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四是尽快解决交通问题,加大与周边旅游景区的联系,形成大的旅游循环圈;五是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景区旅游行程规划问题,将其规约为非对称TSP问题,并根据景点游客数量动态变化这一特点,提出一种景点距离动态模型,然后通过单个体交叉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景点距离动态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大景区的行程规划问题和景点游客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制约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有:区位优势差、景点不集中、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观念不足、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欠佳等。发展运城旅游业应:以知名景点为龙头,开辟热点旅游线路,培养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好营销宣传工作,开发旅游资源,使其成为运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公益性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票收入已成为我国景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由此产生了旅游景区的"门票经济."但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公共资源的公益性景区,以抬高门票价格为其景点的主要收入更多体现的是其服务职能的错位与管理的真空,应该通过完善公益性景区的管理机制,适时建立我国家公园体系,促进其公益性体现,保障大众的游览权利,促使景区门票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较祥细地分析了浮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条件,进而提出了发展浮山旅游业的四点建议:1、加强景点保护和建设。2、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3、改善景区的通达性,4、把发展旅游业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对维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南阳武侯祠为例,利用面积法计算出其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现状为旺季高峰日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景区整体处于弱载现状.由此,提出一系列解决资源闲置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延长旅游旺季时间、开发新景区景点、增加景区吸引力、加强景区监测工作保护景区环境,对其更好地进行旅游规划和持续开发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意义与湿地旅游 研究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河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观光旅游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旅游主体,历史文化、古代遗迹、人为景观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然而,旅游产品的结构完善应当包括三大块,即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