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九色鹿》一文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给九色鹿报信的为什么会是乌鸦?"学生的提问让我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我笑着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是乌鸦呢?你认为应该是谁?"学生说:"因为乌鸦不是吉祥的鸟,人们都不喜欢它。我觉得应该写喜鹊给九色鹿报信。"哦,原来他是这样想的。是啊,为什么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给九色鹿报信的是乌鸦呢,那么多的"好鸟"不用,偏偏用这么个"丑陋"的家伙呢,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有  相似文献   

2.
<正>《九色鹿》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是一篇公认的"浅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品读文章,感受九色鹿的形象特点时,往往有美丽、善良、勇敢、智慧一说,这都不难掌握。由"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自然感受到九色鹿的漂亮;看到调达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表达.课文中许多人物的语言都充满了智慧,是我们学习表达的范例. 课文:《九色鹿》 人物:九色鹿 语言:"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智慧:此时的九色鹿非常愤怒,如果这样说行不行:"你这个昏君,竟然和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不行.这样说,会激怒国王,国王说不定就把九色鹿杀了.再说,国王当时并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开口就骂国王是"昏君",这是冤枉国王.再看原句,九色鹿一张口就称"陛下""您",表示了对国王的尊敬.国王听了很舒服,就愿意听九色鹿说下去.九色鹿先用设问引起国王的注意,让国王听清了调达的卑鄙.接着,九色鹿并没有因为气愤而忘了揭露调达的卑鄙.  相似文献   

5.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九色鹿的语段,谈谈通过这些语段,自己对九色鹿的认识。第二、四自然段中写九色鹿的话,是表现它能够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不求别人回报。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到从九色鹿在国王面前斥责调达的话中,你又能读出什么时(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话:  相似文献   

6.
<正>曾有幸在浙派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上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徐老师提出让学生"慢举30秒,你的回答更精彩",这种对课堂上学生发言习惯的培养让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平时课堂上学生的种种发言现象。有时老师的问题刚刚出示,就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了,可是叫他站起来说却愣半天,根本没想好问题就举手了;有些学生脑子里知道原因,可是要他回答却怎么也表达不清楚,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全部预见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而需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针对每一个教学细节,捕捉每一个思维火花,成就精彩的课堂。一、抓不住学生的"意外回答",导致公开课的失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在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并且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可能生成一次精彩,教师不仅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教师,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立足整体,切莫让"一叶障目"。一、莫让一点"遮"整课解读一篇课文,局部分析必须立足于整体。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四上《九色鹿》一课,解读调达被救之后的感激之言——"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调达的奴性。我觉得这一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联系整篇课文来解读。此时的调达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因为他刚从死亡的边缘上被九色鹿救回来,感谢、报答救命恩人是人的本能,不是奴性。此时的感激与后来的背叛形成了鲜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是生动而丰富的,然而,课堂中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善待这些"节外生枝",不容意外在眼前溜走。让这些意外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让课堂涌动生命之花。一、捕捉"不期而遇"的资源,课堂因"意外"而精彩课堂变化万千,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件"或"节外生枝"。此时,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分析《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民间故事大多源于生活,语言特别朴实,具有"百姓体",所以故事大多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更是性格鲜明。故事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色鹿的美丽善良与调达的忘恩负义进行对比;调达被救时的信誓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意外",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一道原本可能归于平淡分析的位似问题,却引发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课堂研讨,也带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们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给他们独立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2.
教学《九色鹿》一课时,学完全文后,笔者设计了一项说话训练:"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学生大都赞美了九色鹿高尚的品质,课堂气氛很愉悦。突然,一个孩子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要对九色鹿说:你冒着生命危险跳进湖里救调达,可后来这个小人竟见利忘义,背叛了你。你救他时也太草率了,真不该救他,真是自找倒霉。"  相似文献   

13.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是语文教师早就秉持的教学理念。可是目前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有一些是高于、甚至远于学生生活的。这时,教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呢?前一段时间,观摩《九色鹿》的课堂教学,看到了两种结尾,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结尾一:师:同学们,九色鹿得救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将这美丽善良的九色鹿送回那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齐读第一段。总结:同学们《,九色鹿》中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让世世代代的人唾骂,而九色鹿救人之义举,救人之命不求回报的大仁大义令我们所有的人为之感动,他告诉我们善良终将战胜丑恶,正义终将…  相似文献   

14.
陈艳晖 《教育艺术》2011,(12):35-36
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倡导"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学是一次次活跃思维的碰撞。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动态生成"的契机,让语文课堂获得不曾预约的精彩呢?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堂技术性、操作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课堂意外是一种常见现象,哪怕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意外"或许会扰乱教学节奏,或许会让教师措手不及。对于教师来说,无法回避这些课堂意外时,如果能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转换教学方式方法,巧妙应对课堂"意外",把它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讨论思考的机会,这样能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和生动。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片段】师:故事的结果有点出人意料,但再读读,好像又在情理之中,怎么能让调达得逞呢?国王为什么改变主意了?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并体会。师:(出示九色鹿斥责调达的文字)九色鹿说这段话时,态度是非常气愤的。它气愤什么?尘:气愤调达见利忘义。生:它还气愤那个国王是个糊涂的国君,竟然和调达一起来捉自己。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九色鹿的气愤之情,是哪一个词?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本感悟:浅尝辙止学生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另一种引导。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要使课堂生成碰撞出火花,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而事实上,教师往往错误地把备课当成是写教案,过分依赖教参,没有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对语言文字所创设的话语情境,缺乏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更谈不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对话,领略课文中的美好境界。学生怎么能有充满个性和智慧的生成呢?一位教师执教《九色鹿》时,为了让学生感知调达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中,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形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合理地组织课堂,把握好源于生活的"意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或教学预设之外(节外生枝)的情况时,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探究取得意外收获的教学活动.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意外通道",捕捉那些"美丽图景",运用教学睿智,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意外收获,使得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徐静 《辅导员》2011,(35):19-20
"誓"是一个熟面孔,也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个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发誓……"可对于"誓"这个普普通通的字,好多人却容易写错。这不,小刚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预习《九色鹿》一课,我让大家写生字词,小刚把"誓"上边的"折"写成了"拆",小英、小红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上课时同学们对"面对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调达如何郑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