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签收垃圾最初的时候,25岁的周栗允和所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好不容易从人潮汹涌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在一家百货公司找到了工作。周栗允上班才一个月,恰逢公司周年庆,人事部门搬出了一大箱一大箱的东西,发放给大家当福利。被发放的物品早已装好在一个个袋子里,看不到里面的具体物品。发放的方式也很有趣,任你抽,你抽到哪个,那里面的东西就属于你了。真好玩!周栗允对于这样派发物品的方式感到非常新鲜。虽然拿  相似文献   

2.
来,签收垃圾 最初的时候,25岁的周栗允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好不容易从人潮汹涌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在一家百货公司找到了工作。  相似文献   

3.
来,签收垃圾最初的时候,25岁的周栗允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好不容易从人潮汹涌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在一家百货公司找到了工作.周栗允上班一个月,恰逢公司周年庆.人事部门搬出了一大箱一大箱的东西,发放给大家当福利.这些物品早已装在一个个袋子里,看不到里面具体是什么东西.发放的方式也很有趣:任你抽,你拿了哪个,那里面的东西就属于你了.真好玩!周栗允对于这种派发物品的方式感到非常新鲜.虽然拿到手的不过是一些卷发棒、别针、发夹、零钱包之类的库存货,但周栗允还是觉得很欣喜.其实,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种期待的心情.公司借此机会将卖不出去的库存货清出,又给员工派发小惊喜.这样的方式真是一举两得啊!  相似文献   

4.
喻俊  陈映 《考试周刊》2012,(7):166-167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这个本来普通的年份,因紧迫的就业形势被部分媒体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名号。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而今年就业尤难,一则由于2013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达到了699万,创下了历史新高,二则由于高校毕业生虽然手拿毕业  相似文献   

6.
毕业求职的季节,所有的一切都为“找一份好工作”这件大事服务。毕业生小陈为此特意向父母申请了一项“专项资金”——关系费。从这学期开学起,他就用这笔“专项资金”去找各种关系、请客吃饭,只要是能沾一点关系的人他都要碰碰运气。“现在这笔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工作的事还没半点眉目。”小陈比较无奈,但是在他看来,“专项资金”是必要的投资,“只要有一点希望,我都得去试一试,找工作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多付出一些成本,如果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收益将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研究》2006,(4):65-65
“毕业生们应学会‘先低就,再高攀’!”日前,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虞志方就安徽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形势向安徽的大学生发出呼吁。  相似文献   

8.
杨军 《学前教育》2014,(9):19-20
只有了解幼儿的想法,教师才能够接住他们抛过来的球,那么同样的道理,幼儿也需要明白教师的想法才能够将球再次抛出去。从幼儿的角度来探析,可能最初是由于不清楚教师提问的目的而不好作答。  相似文献   

9.
沈仰佑 《成才之路》2009,(11):I0006-I0006
最近一段时间,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争相应聘清扫工、搓澡工、交通协管员的消息,被当做“破除择业旧观念”的新闻屡见报章。有人担心,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求职时.一层层往下“挤压”,这样的“高才低就”。会浪费公共资源或引发新“读书无用论”(3月17日中新网)  相似文献   

10.
负责我们军训的教官姓罗。在军训动员大会上,他激情四溢,滔滔不绝,手表时针从8时直奔11时,而悲哀如我辈者,腹饥如我辈者,头昏眼花如我辈者,只  相似文献   

11.
网友阿辛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找工作能力重要还是人际关系重要?无独有偶的是,一贴“我们大学生是后娘养的吗”,南京某高校04届毕业生夏爱(网名)由此开贴,对母校当头棒喝。先不说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单就世俗的一套标准上头没人就业无门。这是一个现实,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它牵扯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就业这么简单,而是和许多深层的事件有着相当利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鲁沁怡 《新作文》2008,(11):25-25
我有一个"不知道"哥哥,他说话可特别啦!爸爸问他:"你想去宁波参(cān)观冰雕节吗?"哥哥眨(zhǎ)眨眼睛说:"不知道。"奶奶问他:"你最喜欢吃什么小菜,奶奶给你买。"哥哥难(nán)为情地说:"不知  相似文献   

13.
请看:Teacher:Tom,what are the three words which pupils use most often in class?Tom:I don’t know…reacher:Correct.以上虽是则笑话,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I don’t know."应用之广。除了"Idon’t know."这一最简单、最明了地表示"我不知道"以外,英语中还有很多惯用法在不同场合表示同样的意思。现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辉  粤仁宣 《教育》2012,(2):44
2011年12月22日,广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惠州专场"迎新年送岗位"大型招聘会在惠州学院举行。笔者参与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发现,虽然人社部门一直极力撮合企业校园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过,许多大学生对此并不"领情"。由于专业不对口、不愿到基层、岗位待遇低、学生学历相对高,很多大学生前往招聘会,直言只是"打打酱油"。  相似文献   

15.
朱四倍 《成才之路》2010,(10):I0011-I0011
2010年3月30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批评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称“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毁约、岗位资源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见3月31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就一直固执地不喜欢寿镜吾先生,在我的感觉中,他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究其原因,既不是因为他胳膊下那怕人的铁戒尺,也不是因为他读书时摇头晃脑的神态,而是鲁迅作为学生,在问他“怪哉”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回答说:“不知道!”我无法理解,先生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竟然回答说“不知道”。这不是冒师德之大不韪吗?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由此,“蚁族”这个群体开始被人们关注和同情.“蚁族”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媒体上:  相似文献   

18.
"校漂族"是游离于高校和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其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一种临时生存状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校漂族"群体的出现与就业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等主客观因素有关,其发展特点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对高校甚至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等也不容忽视,因此应从政府、社会、高校、"校漂族"四个层面共同努力,使"校漂族"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者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以“蚁族”来称呼“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一词迅速为社会接受并得以流行。当下,“蚁族”一词已经常呈现在一些媒体上。  相似文献   

20.
竞争靠什么?靠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就是执行能力。前提是要做到高度认真,爱岗敬业, 生产力先进;中心环节是分层管理,“解码器”统一,“操作员”明确,“编码”科学,“规定动作”具体。“终端”在于落实到位,以效果定成败——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