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晏子春秋》中有处广为传诵的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大意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才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则变成枳树。按古人的意思,橘和枳是同一种植物,它们之所以结出的果实不一样,口感迥异,就在于分别处于南北不同的自然环境。事实上,橘和枳虽然都属芸香科,但橘属于柑橘属,枳属于枳属,两者并非一类。橘即使生于淮北,也不会变成枳。再有,枳的生长环境也并不局限于北方,而是在中国南北都广泛分布,它是一种既喜欢温暖环境又可耐寒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春女思,秋士悲。”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一个永恒的主题。秋风,也成为古代诗词文赋中常用的物象,但是,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古人很少直接以“秋风”称之,取而代之的是“西风”,如:  相似文献   

3.
肓(huang)和盲(mang)是读音和讲解都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成语病入膏肓用的是肓字。因为此字使用较少,很多人将它弄错,误写错读成病入膏肓者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4.
“通”“同”是字典辞书及文言文注释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在教材和工具书中,它们的使用分工往往不够统一。文章通过对两个术语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尤其是以王力《古代汉语》为依据,整理出“通”“同”及其他相关术语的使用分工办法,试图为古汉语教学及工具书的使用和编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谓"冠冕"?无非是古代君主、官员头上顶的帽子而已。然而,只要大体浏览一下中国传统的关乎冠帽的习俗制度,便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心态中,帽子是颇有些特别意义的。在古代社会中,帽子总与种种礼法规则发生联系。今天我们戴帽子有时也须遵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没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说"立论缺乏科学性,与语言规律相矛盾,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教学都有害无益,应该取消。  相似文献   

7.
阅读了贵刊《走改革路、写规范字》一文,我想对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称”规范一下。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简称”呢?  相似文献   

8.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要通过品味语言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学会品鉴文本的题目,锻炼"解题"能力是培育学生审美体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说“托儿”     
随着近年来各种经济活动的发展,托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起来,因而其词义的演变和用法的发展也异常迅捷,涌现了林林总总的托字词,形成了X托儿类。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多部工具书中,都收入了托儿义,虽然所用文字并不相同,但意义完全相同,即tuo’r(方)利用顾客的从众心理,制造随群现象,帮助不法商贩推销伪  相似文献   

10.
<正>闲来无事翻字典,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竟找不到"筷子"的"筷"字,再查清代以前的字典、词典,"筷"字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相似文献   

11.
“分”“份”是常用字。使用频率甚高,但人们常会临笔踟蹰,吃不准该用“分”还是“份”。香港为“身份证”的用字问题,曾经展开长时间的争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官方倾向于舍“份”取“分”,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某些知名人士还发起了所谓“护边运动”,要保留“份”字的单人旁。1997年12月10日,特区政府临时立法会举行投票表决,结果赞成用“份”的14票,反对用“份”的30票,弃权7票,“减边派”战胜了“护边派”,但在实际运用中。至今尚未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12.
现代英语词汇中出现了许多简写词,即经过缩减原词中的字母,将长的单词变得简短明了,便于书写和交流,这种现象在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比较多见,现编录几例供大家参考和欣赏:  相似文献   

13.
“联”“连”二字都是常用字,它们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区别在哪里呢?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所谓古今字,即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如果联、连是古今字,两字纠缠不清便带有某种必然性,但此说在学界似并未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历史教材上,“左”与“有”多次出现.如“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左倾”,“右倾”等,那么,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古人著书,每有篇、卷之分,这在古籍中屡见不鲜。然而有些读者对篇卷两字的确切含义及使用上的区别不甚了解,这对理解著者划分篇、卷的用意,以及从总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和脉络,无疑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曾刘景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和王巩》)《菊谱》云:“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古人“立象以尽意”,“菊花”“黄花”是常用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国,我们都知道是指国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明明有机会逃生,却放弃了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一句,有注解称",楚,荆木"。为何有此解释呢?许慎《说文解字》曰:"楚,丛木,亦名荆也,从林,疋声。"《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相似文献   

19.
彭慧 《学语文》2011,(6):66-66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胡言乱语”、“胡编乱造”、?胡思乱想”等词总是不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或响起在我们的耳畔。在人们的普通语感中,似乎提“胡”便及“乱”、言“乱”便及“胡”。那么,在意义相同、搭配成词的表面背后.二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相似文献   

20.
论述"休"、"闲"二字的原初构形意图,梳理二者意义发展的线索及其与相关字词的意义联系.指出休的字形构意与表示哺乳的乳字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依赖犹如小孩对母亲的依赖,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