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字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  相似文献   

2.
朱瑛 《辽宁教育》2008,(7):72-77
初读课文,力求充分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共同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学生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书写“陶”)  相似文献   

3.
我主张“寓教于趣”,我把“寓教于趣”分解为许多条块,课题之板书是其中之一。十多年前,我刚走上语文教学岗位时,就试图在课题板书上搞点名堂。那时,我正好上初二与高一各一个班。初二,我讲《中国石拱桥》,用渐显扩大方式书写课题,先写“桥”,让学生列举所知的  相似文献   

4.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尴尬的纸条     
老师扭过身去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是学生们搞小动作的黄金时间。一天,我刚上课不久,正面对黑板板书课题,突然感觉到一样小东西撞到我的背上,低头一看,是一架纸折的“小飞机”。上面还载着一张叠成正方形的纸卡。  相似文献   

6.
借用彩色笔,增强直观性。教师板书课题时,主要运用白色粉笔,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彩色笔,便能使单调的板书骤然生动起来。如讲朱自清的散文《绿》,教师在板书课题时,用绿色粉笔写了个“绿”字。这种对课题的着色很具有艺术性,很自然,它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正是阅读分析《绿》一课所必需的。再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师同样可以用红粉笔书写“红”字,而另外的文字则仍可用白粉笔书写。这时,“红”字在课题中就显得醒目,这“红”字恰恰也是课文所要着重说明的重点。运用显示法,逐步使课题完整。运用显示方法板书课题,是随着讲课的进行,逐步完善课题的一种艺术方法。钱梦龙老师在教《驿路梨花》时,先写了课题,再分析课文,最后在课题上补了三个字,成为“驿路梨花处处开”,文、题融合,突出了主题。再如,有些课文的课题往往是偏正结构,像《中国石拱桥》《、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限制词是逐一叠加的,板书时可抓住中心语,逆着写,逐步完整课题,既分析了短语,又突出了中心语。采用符号法,帮助理解课题。任何符号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板书课题的时候,教师要运用符号的这种表义性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在“的”字下面加上一个...  相似文献   

7.
“上课。”  “起立 !”“起立 !”一声高,一声低。两声“起立”同时响起。顿时,全班哄堂大笑。随着笑声,所有同学的目光投向一个头上扎着蝴蝶结的小女孩。  原来是她 !就在昨天,竞选班长时,她落选了。  此刻,小女孩白净的脸早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羞臊地低下了头。  “请你今后注意,你已经不是班长,不要再喊起立了。我希望这种事不再出现第二次。”我的话还没落地,班里立刻鸦雀无声。  我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回身再看那个小女孩时,只见她把头压在两条交叉的胳膊之间,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此刻,我的心头猛然一热 !…  相似文献   

8.
我在板书语文七册第二十七课《小音乐家扬科》课题时,随手将提手旁的“扬”写成木字旁的“杨”,而后拿起课本发现和课本上不一样,立刻把“杨”改为“扬”。在我改的时候,同学们就议论着:姓“杨”的  相似文献   

9.
借用彩色笔,增强直观性。教师板书课题时,主要运用白色粉笔,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彩色笔,便能使单调的板书骤然生动起来。如讲朱自清的散文《绿》,教师在板书课题时,用绿色粉笔写了个“绿”字。这种对课题的着色很具有艺术性,很自然,它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正是阅读分析《绿》一课所必需的。再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师同样可以用红粉笔书写“红”字,而另外的文字则仍可用白粉笔书写。这时,“红”字在课题中就显得醒目,这“红”字恰恰也是课文所要着重说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陈孝春 《陕西教育》2001,(10):34-34
课堂激趣方法很多,常用常新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板书课题时“画蛇添足”,在其后面用彩色粉笔醒目地写上了“?”“。”“!”“?”。  相似文献   

11.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教案,下面谈谈我对《狐狸和乌鸦》这课的板书设计。课文导入,板书课题时,我有意将狐狸写在左下方,乌鸦写在右上方,一改通常板书课题形式,为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疑惑,立即有人发问:“老师,为什么将狐狸写在左下方,而把乌鸦写在右上方呢?”我正要回答,有学生说:“我知道,因为狐狸在地面上,而乌鸦是停在树上的。”于是,我便在狐狸和乌鸦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说述:“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2.
一、分步板书课题,唤起阅读期待 师:请看老师写字(转身在黑板上写“虎”字)。先写一个“虎字头”,再写一个“几”,这个生字大家肯定会读。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描述】张老师执教《坐井观天》时,请一名学生将“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板书在“小鸟”的旁边。学生板书时,教学流程继续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四个字。“大家看看,这两个‘无’字有何不同?”张老师指着刚才学生板书好的“无边无际”问大家。我一看,咦?这两个“无”字没什么不同啊!这个字才四画,每一个笔画不是都交代得很清楚吗?哪里错了?  相似文献   

14.
一、板书课题,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落“字故意写得比“花生“大),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请大家看课题,老师写的课题有特点吗?  相似文献   

15.
贾前 《山东教育》2005,(21):55-56
一、给课题穿上漂亮的“衣裳” 一般人看文章,首先注意的是文章的题目。学生学课文,首先注意的也是课文的题目。一篇文章有个好题目,就像一个人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顾盼动人。如果我们在板书课题时,再讲究一下课题的美化,给课题穿上一件漂亮的“衣裳”,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发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平时,我常用以下一些方法美化课题,使上课伊始,就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通过深度对话最终准确把握寓言的寓意是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片段1】顺流开渠。步入文本 师:大家注意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纪昌学射。)这个“昌”字,由两个“日”构成,上窄下宽。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7.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18.
复习导入,走近人物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看老师板书课题。“射”的左偏旁是个“身”,“身”作为左偏旁要注意让右,后一横和撇不要出头。请大家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懂得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道理;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能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教学过程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师:我们今天学习第11课《蛇与庄稼》。(板书课题)读了这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善意的谎言     
铃声响过,我拿着教科书走进了教室。板书课题之后,我转过身,目光像往常一样扫视一下了全班同学。这时,李宇飞高高地举起了手。 是不是板书有问题?我心想,于是扭头仔细看了一遍,没有哇!凭我的直觉,这个“刺头”不知又要告谁的状了?我用手作了个“请”的动作,示意他讲。 “王兰兰早上在学校旁的商店门口捡了5元钱,然后到商店去买了东西,既没找失主,又没交给老师,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李宇飞立即站起来,气都没喘一口,用手指着王兰兰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