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桑达杰 《西藏科技》2004,(10):23-25,42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历程,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的农牧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牧业产品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农牧业增产不增收日益显出。因此,增加农牧民收入问题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此,分析了农牧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结合西藏农牧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几个方面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牛的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病是西藏牦牛常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发生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本病在西藏地区年年预防注苗,但年年爆发,且死亡率很高,危害严重,给农牧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绒多乡一起牦牛急性病例确诊为巴氏杆菌病,从而简要介绍了该病、浅析了该病在我区年年预防注苗,但年年爆发的原因,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方法,供牛出败疫区基层兽防人员参考并巩固强化相关应急措施,本文最后还讨论了西藏牦牛防疫工作的难点,并对其提出了建议,供同行同仁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登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一直从事基层科技工作,2006年聘为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科研、推广和科普工作。带领科技人员与群众一道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在提高农牧民收入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承担了“西藏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培育“,“林周县牦牛本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天然草地围栏和“人工种草与牧草种子繁育  相似文献   

4.
西藏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西藏牦牛、藏羊、藏猪、藏马、藏鸡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分析了西藏品种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磊 《西藏科技》2007,(11):14-16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当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西藏农牧民增收工作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依靠党的惠农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农牧民的人力资本,增加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以小额信贷为依托,利用优势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西藏特色经济,调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的积极性,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养鸭是西藏近年来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禽肉、丰富了市场,而且培育了农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本文通过项目试验对肉用鸭的品种选择、幼雏培养、中雏育成及短期育肥研究,总结和探索出了西藏良种鸭养殖技术,供广大鸭农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西藏畜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品种资源保护、高原缺氧适应机理、繁殖技术、草地改良与饲料研究等作为畜牧学优先研究领域;以几种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如口蹄疫、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牦牛大肠杆菌病等的检测、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作为兽医学的优先领域。认为结合内地的科技与资金优势及西藏的资源优势,开展合作研究,是提高西藏畜牧业科技水平、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牦牛牛皮蝇蛆病在西藏对牦牛养殖业危害严重,主要目的分析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文章采用调研与资料查阅相结合方法,对中国五大牧区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危害以及国内外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西藏实际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调查显示西藏没有专门针对牛皮蝇蛆病开展的防治工作,该病危害十分严重,无形中对西藏牦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结论建议西藏设立重要寄生虫病防控管理机构,开展牦牛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采取"春防、秋治"的综合措施,长期坚持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在西藏出尽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作用。面对目前西藏生态环境与农牧民增收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就是要解决农牧民的就业问题,所以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西藏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实现社会经济多元目标,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牧区,当前应努力改善农牧区教育,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从提高农牧民素质入手,改变、影响农牧民生存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消除农牧民的经济贫困、健康贫困、生活设施贫困。本文在分析当前农牧民素质对农牧区经济发展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西藏农牧区6县入户调查资料,对制约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农牧民想而未能外出务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劳动力是农牧民想而未能外出家庭原因中的最重要因素;找工作难、语言不通等因素是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现实障碍;家庭依赖与宗教依赖体现了农牧民对农牧业生产的黏性和对宗教信仰的诉求,而对宗教信仰的诉求也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西藏农牧民住户的能源资源和燃料资源主要有水力、地热、太阳能、风力、秸秆、薪柴、畜粪和煤炭等。西藏农牧民能源供应因能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开发条件差、优质能源较少、能源供给困难和能源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使农牧民群众的日常能源供给仍以传统燃料为主,尤其是西藏农牧区燃料短缺、能源匮乏,农牧民群众一直以薪柴、牛粪等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法,结合C显带和Ag-NORs显带技术,研究了西藏牦牦牛的一般核型。C带、Ag-NORs核型。并探讨了西藏牦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西藏农牧民的消费结构现状入手,对引导西藏农牧民科学消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对策,以期能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藏科技》2007,(11):F0002-F0002
西藏发展绿色能源对西藏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有特别意义。能源消费对西藏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民以畜粪、柴薪等生物质能消费为主带来的影响。西藏农村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85%以上,西藏农村能源消费中薪柴和畜粪各占30%左右,草皮占10%以上,水电和太阳能不足10%。农牧区绝大多数属于干旱少雨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森林覆盖率低,森林面积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地方能源供应不足,农牧民过度采挖灌丛、灌木和草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西藏农牧区1994~2012年19年的相关数据,从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条件、人文发展四个维度以及农村社会总产值、农牧民人均消费水平、有效灌溉率等16个多维评价测量指标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西藏农牧区贫困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主要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生产条件和人文发展对于西藏农牧贫困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善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二是改善西藏农牧民的社会环境;三是提高农牧民生产条件;四是提高西藏农牧区人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科院启动实施了西藏区域创新集群建设重点任务——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回顾了项目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阐明了科研机构在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念转变、市场导向、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整合,突破畜牧业饲草短缺瓶颈,大力推进农牧结合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拓宽西藏农牧民增收渠道、确保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推动科技与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工作的力度不够,西藏蔬菜新优特品种的种植规模还十分有限,蔬菜生产的效益水平整体不高,但是,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蔬菜花色品种将越来越丰富,优质品种将层出不穷,为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步伐,有效提高我区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现将我所近年来筛选出的主要蔬菜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生产,加快西藏蔬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