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相金星 《林区教学》2013,(4):108-1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进程,近年来文化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发展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基于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和梳理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两部分思路,分析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问题。指出保护与发展传统武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尊严,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民族自尊与自信。进而提出传统武术保护的相关对策和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传统武术的传播却相对缓慢,登上武术竞技舞台的也是量少质差、在全民健身过程中,纯粹从事传统武术传播的人也相对较少.要想真正地将民族的东西变为世界的文化,我们应该遵循“兼容并包,实践检验”宽容的文化发展心态,应该承认传统是现代的源头活水,围绕“一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唯一竞争优势在于它是否具有创造为世界其他地区人民所渴望的独特性和价值的能力”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的继承.因此积极并正确的认识影响传统武术传播的因素,不仅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传播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推动传统武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末随着体育全球化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武术文化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武术进奥的漫长梦想,也使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武术正舍弃着自己的本真,追逐着另类的希奇.本文从文化安全的层面,分析传统武术文化的现状,呼吁对传统武术文化危机的忧思,探求对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传统武术中由其技击方法存在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等思想、原理正在流失。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方略是加强传统武术基础理论研究、处理好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关系等。旨在为传统武术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产生、传播与区域性的文化传统、地理坏境等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角度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出于地方传统武术保护目的,采用历史资料查阅方式以及实地访查的手段,对临洮县传统武术蒲团棍历史渊源、传播现状及其主要棍术进行了挖掘与整理,以期为地方传统武术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产生、传播与区域性的文化传统、地理坏境等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角度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出于地方传统武术保护目的,采用历史资料查阅方式以及实地访查的手段,对临洮县传统武术蒲团棍历史渊源、传播现状及其主要棍术进行了挖掘与整理,以期为地方传统武术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举措,它首先应建立在对传统中国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是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精神资源。本文从分析和谐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方面的表现入手,阐述"和谐"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文化空间保护的相关理念,并为皖北地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全面促进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保护,彰显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近几年来有关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从传统武术的定义、文化生态环境、传承途径、传承人、法律制度、个案研究、开发研究等方面,总结近年来传统武术传承和保护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瑰宝,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体育的冲击,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消失,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三维数字技术的逐步推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探讨传统武术的三维数字技术运用,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竞技武术的冲击和传统武术自身功能的退化,在中国被奉为国之瑰宝的传统武术受到了冷落,这种态势影响了中华武术精髓的传承和武术文化的继承。探寻传统武术存在的文化价值、体育价值、防卫作用、武术门派等,阐发、弘扬传统武术的内在神韵,以求进一步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戏曲武打与传统武术一脉相承,在戏曲漫长的成长变化过程中,传统武术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精、气、神、形"四方面,戏曲武打吸收了传统武术的精华,并加以创新,使之符合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在戏曲武打情境中得到了神形兼备的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论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的优缺点,得出“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武术的学习、锻炼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学习和愉快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并巩固提高动作;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体验式”教学更好地为高校武术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普通高校当前武术教学的现状及传统武术的体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阐述了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认为在普通高校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巨系中的子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本文较深入的研究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目前的武术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继承传统武术中精华,剔除其糟粕,同时认为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力度,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本文从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总结出了武术的美学内涵,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三个组成部分,并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武术服饰文化是介于武术和服饰之间的一种交叉性多元文化.武术服装承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一种风采.文章通过史料对闽南传统武术服装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其对传统武术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武术服饰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的优劣问题 ,武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武术的发展应把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竞技武术融为一体 ,使武术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