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个乳名,如叫阿牛,阿贵,旺财,连生等。我们看到,贾宝玉周抓起乳名以测志向,这位家中单传宝贝,只见他伸手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爷在旁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从此种下父子不和的祸根。抓取失败后,遂以一落胞胎时,嘴里衔着那块五彩晶莹美玉,取乳名为宝玉。但小朋友上学时不能用乳名,父母老师一定给起个学名,也就是以后他的真名。《红楼梦.第九回》描写贾宝玉初上学,陪宝玉去读书的东府堂兄小舅秦钟,闹学堂的始作俑者金荣,争风吃醋的两个多情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顺着"琥珀之路"等渠道,水精玛瑙琥珀等宝石极受欢迎地输入中国。这些来自异域体现着外来文明的奇珍异宝,有机地融合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记。唐诗的玉石语词,就是考察这些印记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众多的精美玉质工具,采用了美玉、玛瑙、碧玺等稀少宝玉石,它们硬度高,强度大,颜色漂亮,纹饰罕见。  相似文献   

4.
一个瞬间凝固在时间永恒的维度之中,形成奇特的琥珀。于是,这瞬间的风景得以停住。人生的经历仿佛也是如此。巅峰时刻和失败谷底的瞬间总是容易被反复强调,成为时间的琥珀被不停地把玩和审视。  相似文献   

5.
李红薇 《辅导员》2009,(21):25-25
相传所罗门国王是古代最富有的国王,他一生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等稀世珍宝,大臣们也投其所好,常常把价值连城的宝物献给国王,于是所罗门国王拥有了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这么多的宝物常常让他夜不能寐,每天晚上,他都挑灯去库房查看,经常是拿起这个,又看看那个,哪件都让他爱不释手,最让他头疼的是这么多的宝物应该怎样存放才是最安全的,而且也是最方便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既从《西厢记》中得到启迪,又在《西厢记》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文章结合具体文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对《西厢记》的阅读,宝黛跨越爱情的门槛;对《西厢记》的使用,宝黛享受爱情的密码;对《西厢记》的超越,宝黛得到爱情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珠宝的历史长于人类的历史,地球诞生后不久,珠宝——比如钻石,就已在地球上结晶。最年轻的钻石也有近10亿年的历史,目前已挖掘出的南非的钻石,其年龄较长,一般为45亿年左右。玛瑙的历史也可上溯至近万年前,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已出现诸如刀具等玛瑙制品,并在辽代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8.
小秋收     
业业(11,}业业。22 5 02 11 5 111)护一一一~、、.洲‘尸一~一一.、、饰一2.走2中曰一娃娃枫沟1在6·压55校园林‘沪一一~、1插月﹃︸﹄一6.花6花5找2小22产日雀26伴我/洲~、、34秋旦一旦66}4橡子板栗篓6 0 0 66跳,啦啦6 0 00啦5中二54】3 50二}。00珍珠玛瑙2坡3北检6山6南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道德健康的重要性。道德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是学生道德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载体与基本途径,具有目的性、多样性、有效性、层次性、内化性等特点。在实现大学生道德健康目标过程中有提高认识、培养习惯、促进道德完善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内心信念与行为修养,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金绪泽  邢璐 《教育探索》2012,(1):144-145
道德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它包含了“认知—态度—信念”的心理变化过程.道德认知的过程是接受者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德性和德行的过程.道德态度转变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是深刻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有机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摘葡萄     
冯增清 《儿童音乐》2008,(10):78-78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教育的接受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道德接受机制。道德接受机制主要应包括接受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保障机制和环境机制,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道德接受活动,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卢凤菊 《教育探索》2006,(3):104-105
道德接受心理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综合系统,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遵循协同律、优势律及和谐律等基本规律,对教育对象的接受道德文化信息过程产生深刻影响。遵循接受心理规律设计、组织和实施道德教育活动,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方式,在道德接受过程中广泛存在。否定、曲解、冷漠等是大学生在道德接受中进行心理防御的主要方式,这种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接受的发生和深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科学地把握道德文化信息的差异强度、信度及其与大学生原有的道德意识之间的交叉度,就可以有效地突破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防御,从而提高大学生对道德文化信息的接受水平,改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于校长道德评价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外界不停批判校长道德滑坡,而另一方面校长却认为对他们的道德要求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把校长的个人道德要求和职业道德标准混淆了。传统的校长道德评价方式也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一方面要求校长做个人道德圣人,另一方面却对职业道德标准阐述不清。要走出这个误区,必须对校长道德的评价“去个人道德化”,建立清晰的职业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不朽,是因为他的巨人文化特质的存在。本文论述了鲁迅的巨人文化特质生成和逐渐增强的过程,并揭示了这种特质与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鲁迅的巨人文化特质虽然与他的克里斯玛禀赋密切相关,但终究是由社会赋予的,是在“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个阶段不断生成和逐渐增强起来的,它影响着世纪之交的鲁迅研究,世纪之交的鲁迅研究以普及、出现大家、形成流派为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18.
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促进关系。因为,社会和谐的实现,有赖于社会正义和人际正义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社会正义的实现,有赖于人际正义。只有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为社会正义的实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内容,也应包括人际正义在内。这有赖于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本文认为,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要发挥道德教育的批判性,增强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敏感度,提高其道德选择能力,理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历代伦理学家在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内容的讨论上始终不遗余力,建立道德原则有教育作用。当代政治思想家罗尔斯认为,在追求个人满足的最大化时,社会对于其运用的手段和结果的分配,尤其是恶果的承担上,必须给予恰当的安排,而效益原则始终无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所以,罗尔斯欲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以便取代至今仍十分盛行的效益思想,为政治学和伦理学奠定最适宜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安逸,让自己的生命甘于平淡:有的人选择坚强,让自己的生命不甘屈服;有的人选择等待,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人选择出击,主动安排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方式,每个人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