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要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他们当面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模仿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以违反校纪班规来显示自己的"不凡"等.这些逆反行为,不仅使师生关系紧张,而且易使学生形成偏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要矫正学生的这种行为,首先必须弄清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调查问卷对2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不同气质类型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现状及差异以及青少年的气质类型对其逆反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性别上看,男生在行为逆反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情绪逆反上则显著高于男生,男女两性在认知逆反方面无显著差异;从年龄上看,初中学生在认知逆反上显著高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在行为逆反上则显著高于初中学生;青少年的抑郁质对其情绪逆反有显著预测作用,胆汁抑郁混合对认知逆反有显著预测作用,胆汁质对行为逆反有显著预测作用,抑郁质和胆汁质对逆反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自己对逆反心理的初浅认识和处理学生逆反行为的点滴体会,试图分析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探讨抑制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逆反,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时期的儿童逆反的行为影响有很大差异。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对立情绪,"反其道而行之"是逆反心理最突出的表现。小学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而逆反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其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一、逆反心理的成因(一)自身倔强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者的什么特征和行为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1)教育者的可信度。教育者的可信度越低,就越易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信度逆反与威信密切相关,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教师无威无信,这类教育者很易诱发学生显性逆反心理,即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职教学生在田径教学中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在两所重点职业学校范围对职教学生产生的逆反情绪的方式进行大样本调查,进行了因素分析,提出了消除职教学生田径教学逆反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指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其施加的教育活动后所产生的厌恶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评价逆反、情感逆反、行为逆反。其形成有受教育者自身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方法、社会负能量的影响等原因。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逆反心理治疗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印 《班主任》2004,(2):29-29
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学生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学生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班主任应在了解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防止或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现总结如下十种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报纸上曾经登载着这样一件事:某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暑假期间迷上了玩电子游戏,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其母在盛怒之下骂道:“你去犯罪嘛!”第二天,这名中学生还想着母亲的话,你说我会犯罪,那我就犯吧!于是,抢劫路上行人的包,被警方抓住。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由逆反心理引起的违法行为。 所谓逆反行为,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的语言和行动。逆反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表面看,它是一种对抗行为,即不服从或者有意违抗教育者的说服和命令,而且这种反抗行为往往有一种盲目性,当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职学院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对高职学院学生成长的影响和危害;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消除、矫正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此尤为关注,笔者在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些许成绩。在此就如何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和矫正做了谈谈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邵道生说:“逆反心理,与一般的“反思”不同。……它是冲动、盲目、执拗、幼稚的表现。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过分强调自我、显示自我。当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激发出的一种抗拒心理,就是逆反心理。心理学界将之称为“心理上的抗拒”。逆反,就字面意义来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你叫向东,我偏向西;你说“是”我偏说“非”。这种心理是一种自发的反向力量,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然而,逆反心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逆反心理表现了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尤其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和行为在青少年中是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当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又有教育失当的原因。文章对青少年逆反现象的表现、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预防、纠正的对策,对减少消极逆反心理与行为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有不听话甚至有逆反对立的情绪表现。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消除,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15.
“逆反”是一种与某种事物相对立的现象。当前青少年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的逆反心理是开展思想政治工怍的障碍,如不加以调节,很可能酿成一种不良的“逆反行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论述了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消除学生的逆反,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当这种逆反心理在群体中蔓延、传染,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性逆反"。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当他们的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不相符合时,主体就会产生的一种抗拒的心理活动和对抗行为.这就是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阻碍,所以教师必须了解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逆反心理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方法,有效地防范和消除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吴永法  张强 《山东教育》2002,(17):14-14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自主逆反。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学生,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平衡逆反。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学生一致,学生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是中学阶段极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学生对学校、教师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进行逾越的故意行为,因此调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调整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理解、沟通、治疗与干预等几种手段。一、理解——打开学生的心门理解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理解学生逆反的原因,其次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