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边水油藏中边水对油藏的开发有利也有弊。边水的侵入一方面补充了地层能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位于边部的油井过早见水,影响开发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发边水油藏,需要对边水油藏剩余油形成过程展开研究,研究边水油藏边水推进规律及其控制剩余油的机理。本文根据海上稠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设计不同油藏特征数值概念模型,对边水推进规律进行研究,并总结开发过程中边水推进规律及剩余油的形成特征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使用油井构成法分类标定可采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因停井和开发调整,很难找到相对稳定、适合动态法标定可采储量的开采规律段。通过研充油藏不同阶段的油井产液与含水情况,提出油井构成法,将单元中的油井分为稳定生产的老井、投产的新井、关停井三类,把油藏的产液构成按照油井类型进行划分,然后分别使用动态法标定,再加和,得到开发单元合理可靠的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3.
顾宇  张洁 《内江科技》2012,(5):126-127
水平井垂向距离、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及水平段长度是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边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方程,分析了水平井垂向距离和边水距离对边水油藏临界产量的影响规律,在体积守恒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水平井井筒内流体流动与油藏内流体流动,推导得出了求解边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方程,结合Dikken水平段长度优化原则,提出了确定水平井段合理长度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厚油层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属强边水厚油层油藏,2000年以来,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深化了油藏开发后期的特征认识,采用水平井技术加密井网、调整采液结构、补孔卡封等挖潜措施,实现了厚油层的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富台潜山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利用地质研究成果和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潜山油藏开采特征和开发规律,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根据流压折算公式计算出生产井流压和生产压差,在合理划分含水率阶段的基础上,确定不同阶段含水率油井合理生产压差,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为下步实施提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流入动态(IPR)是描述稳定生产条件下水平井产液量与水平井井筒根端流动压力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水平井的供液能力。IPR曲线的绘制不仅是预测产量、制定油井最优化工作制度的依据,也是分析、评价油井动态的基础。同时,合理的井底流压是控制油井递减的重要依据。结合红河油田长8_1~2的地层特征对现有的水平井合理流压公式进行修正,得出符合该目的层的超低渗透油藏采油指数方程,并结合油井的流出动态,给出油井合理的生产参数,为下一步油井生产制度的调整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CB油田K2t油藏属于中孔中渗透性边底水油藏,前期由于稳产的需要,油藏边部油井进行提液生产。从2003年开始采用水平井加常规井的立体开发模式,在该层系投入12口水平井,经过多年的开发,油井经常出现液量下降的情况。近两年来,水平井也出现了液量的下降的现象,油井液量下降已经严重影响该层系油井的生产,为了研究液量下降原因,在实验室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液量下降的机理,为油井制定工作制度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底水锥进的机理分析入手,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得到埕东西区底水油藏油井的最佳射孔程度和临界产量。根据研究成果,采取了控制射孔和产液量的做法,油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含水上升率由0.49降至0.21。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王庄油田郑411区块为带边底水的特超稠油油藏,其西南边部油井随蒸汽吞吐轮次及采液量的不断增加,地层压降不断增大,边水沿低压、高渗带指进到井底,从而造成油井高含水,开发效果变差。本文针对郑411区块边底水问题,从现场表现开始对其成因、机理、影响因素及危害展开分析,先后采用常规氮气泡沫和耐高温多相复合栲胶泡沫堵调体系进行堵调,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自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几个投入开发调整阶段,总体平均含水上升率比较低,但是外围两相区总体含水上升较快,因此本文以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对油藏不同区域内单井含水率变化特征以及油水两相区含水上升率进行了研究,进而对油藏油水两相区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油藏油井可分为纯油区边水侵入型,油水两相区底水缓慢上升型以及油水两相区底水锥进型,其两相区开发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东濮老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中后期,稳产难度增大。采液速度作为影响油藏总体开发效果的因素之一,通过采取增产增注措施、改善渗流条件等办法措施调整产液结构,是高含水期稳产降递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论证提液机理以及采液速度与采油速度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东濮老区合理采液速度与提液界限,为东濮老区水驱油藏高质量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提液增油是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保持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目前,南堡油田M区和N区油藏注水开发已见了明显的效果,油藏能量得到补充,自然递减变缓,能量和含水上升逐渐成为影响油田稳产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国内外其他相似油田的开发状况,开展南堡油田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期提液技术研究,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采取注采比调整等措施,确定合理的提液时机、提液速度、提液强度,从而解决提液前后油藏开发中的主要矛盾,以达到南堡油田稳产、上产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范潇 《内江科技》2019,(4):26-28
稠油边水油藏由于边水水侵,蒸汽吞吐中后期严重影响注汽开发效果。封堵边水一般需要使用大剂量堵剂,采用常规泡沫体系堵调封堵强度弱且稳定性差,有效期短;采用有机类堵剂投入费用高,经济效益差。因此,需要研究低成本、封堵强度高、稳定好的堵剂体系。石油开发中心针对郑411、草104和草109等受边水推进影响严重的热采单元,研究了油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堵剂体系实验优选,对堵剂的性能与封堵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闻亮  周德玉  彭耕 《内江科技》2012,(12):133+154
新庄油田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边水推进速度加快,汽窜程度加剧,吞吐效果变差。由于部分井层间差异大边水单相突进对其实施氮气助排和调剖等措施无效,使得吞吐效果较差,2011年通过对区块产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实施了氮气段塞热处理新技术,并合理优化注汽组合,动态调整参数等综合治理对策,抑制边水推进,减小了边水对油井产量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杜建辉 《内江科技》2013,34(3):127-128
本文针对目前胜利油区海上埕岛油田产液量低、采油速度低和预测的平台安全使用期末采出程度低等问题,筛选了先导试验区,利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法进行了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油田具备层系细分,井网加密、油井提液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调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受海上注水成本高和早期落后开发理念影响,胜利海上埕岛油田经历多年弱注强采后,部分层系出现地层压力快速下降,储层脱气严重导致液量快速下降的新问题,于是提出水井先提高注水量恢复地层压力、油井再提液的高效开发思路。本文提出以油藏出现非达西流为油藏有效注采比上限,首次采用基于示踪剂技术的油藏流线数值模拟参数快速优化方法,节省参数优化时间,研究最佳油井提液层系组合形式,优化适合海上油藏中高含水期的注采参数。  相似文献   

17.
注水开发是目前最主要的开发方法,但是长期对地层注水会引起水对油层的伤害,尤其是低渗透的油田水锁效应引起的产量下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水锁效应通常表现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油层被“憋死”,或被管外窜漏进入油层的水或产出的地层水“憋死”,有时也出现产液良好的油井在洗压作业后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产液的情况。因此,研究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对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是目前最主要的开发方法,但是长期对地层注水会引起水对油层的伤害,尤其是低渗透的油田水锁效应引起的产量下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水锁效应通常表现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油层被“憋死”,或被管外窜漏进入油层的水或产出的地层水“憋死”,有时也出现产液良好的油井在洗压作业后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产液的情况。因此,研究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对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锁损害机理及解堵剂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开发是目前最主要的开发方法,但是长期对地层注水会引起水对油层的伤害,尤其是低渗透的油田水锁效应引起的产量下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水锁效应通常表现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油层被“憋死”,或被管外窜漏进入油层的水或产出的地层水“憋死”,有时也出现产液良好的油井在洗压作业后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产液的情况。因此,研究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对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肖时鑫 《内江科技》2012,(12):156-157
南三块热采自2008年6月份大规模投产以来,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区块边水推进速度加快,汽窜程度加剧,吞吐效果变差,自然递减居高不下。2011年,通过对区块诸多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泡沫调剖、氮气辅助热处理、合理优化注汽组合、合理调整水平井注汽口位置等综合治理对策,从而抑制边水推进,减缓了汽窜对油井产量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区块采收率,并针对目前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