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睡眠在动物中也很常见,蝙蝠把一天内的20个小时都用来睡觉,而马似乎采用了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内打几个盹就够了,加起来才3个小时。有些鸟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睡眠方式更加奇特,左右脑轮流睡觉,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或游弋。甚至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的休息阶段。睡眠是如此多姿多态,那么对于睡眠,科学界是否存在一个唯一的、通用的终极定义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生物,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无法跨越睡眠这一关的。我们可以在路上对付着胡乱吃一口东西,可以没有人际交往,可以没有手机和网络,但是或早或晚,我们必须得睡觉。“在清醒了18~19个小时之后,我们的大脑功能就会开始减弱。”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睡眠医药专家安德鲁·O·贾米森说,咖啡能让我们兴奋,但是却无法让我们保持精力集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13,(12):51-51
日前,2013世界睡眠日暨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睡眠指数"刚刚超过及格线。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睡眠指数?如何才能"睡个好觉"?1/4居民睡眠不及格2013年,公众"中国睡眠指数"得分为64.3分,刚逾及格线。其中1/4的居民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及格",超九成公众的睡眠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不同城市之间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4.
有些人可以整晚不睡觉,第二天依然能精神抖擞地工作;而另一些人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昏昏沉沉。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现在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答案,这是你的睡眠基因在作怪。  相似文献   

5.
睡眠障碍     
彭先胜 《西藏科技》2007,(10):44-45
研究睡眠障碍,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者从现代人的生理、心理及亚健康的生活方式,阐述睡眠障碍的多种病因(5P)、生理现象与心理因素障碍等。提示保证充足质量的睡眠是工作安全,身体健康的前提,从而使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民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I0001-I0001
睡眠占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算法,睡觉真是奢侈的享受啊!偏偏这么重要的睡眠时间,却常出问题,为了找出问题,或者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厂商推出各种不同的装置来监测睡眠的状况。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大堆的传感器,监控大脑活动、肌肉动作、以及心跳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让第二天精力充沛,人类每天需要至少八小时的睡眠。睡得太多或者太少都迟早要导致健康问题。动物也同样需要睡觉来保持健康。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动物中,有些动物的睡眠习惯实在不同寻常,让我们来看看。  相似文献   

8.
周露 《百科知识》2013,(23):21-21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9.
走进睡眠     
即将到来的2010年3月21日是第十届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长时间精神紧张、压力过重导致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开始步入失眠一族,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睡眠是人体很大的一项生理需要,人们也常说:『骑马坐轿,不如睡觉。』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试验,发现如果不睡觉,人的生命大约只能维持一周。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河南平舆县郭楼乡宋海村有位叫宋世宽的老人,从20岁起,他再也没睡过觉。如今,已有50年了。宋世宽老人为何常年不睡觉呢?他是否具有特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睡觉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人们每天都必须要经历的事。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算下来几乎得花去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可我们是否想过,人为什么要睡觉呢?或者说,睡觉对于人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让科学家们很感兴趣,但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也许你会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值得一提。经过一宿好的睡眠之后,我们的大脑会更清晰,处理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0,(8):80-80
睡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睡眠看似简单,但是要想保持健康有效的睡眠效率,其实大有学问。研究证明,睡眠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加快面部衰老,毫不夸张地说,睡眠是健康的巨大源泉。所以,中老年朋友们要想保持健康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使身体焕发和保持青春活力,应养成以下三个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21日,是第16个"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为了唤起全社会对良好睡眠的高度关注,有关方面举办了很多活动来进行宣传。说起来,睡觉可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辛苦劳累了一天,体力和精力消耗了很多,此时我们的身体急需休息。我们有柔软的床、温暖的被窝,可是在动物的世界中,它们怎么解决自己的睡眠大事呢?睡相各异萌翻天  相似文献   

14.
你是否曾幻想过,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马上睡着?现在,这一想法已经十分接近现实了。一种名为“Sprayable Sleep”的睡眠喷雾,只需在脖子位置喷上两下,就可以让使用者在1个小时内睡着。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褪黑素外用喷雾。  相似文献   

15.
创意潮品     
正时尚衣服挂钩HipDonkey是一款设计简约的衣服挂钩,可以挂在腰上,用来悬挂人们暂时穿不到或只是拿来装饰的衣服,既时尚又方便。桌面小憩帐篷有些人睡觉喜欢安静,有些人喜欢黑暗。Privacy Pop Nap Tent是一款折叠小帐篷,密闭不透光,但很透气,趴在里面宛如夜间,带给人们极佳的睡眠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8,(10):60-61
很多人认为睡觉只要舒服就行了,不用太在意睡姿。对此专家认为,人的睡姿分为四种,选择睡姿要因人而异。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胃肝等某些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选择正确睡姿,否则不但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加重疾病。同时,专家还分别介绍了四种睡姿的优缺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对应的睡姿。  相似文献   

17.
魏庆 《百科知识》2009,(2):56-57
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除了面对枪林弹雨外,最难对付的可能就是疲劳与瞌睡。于是,军事科研人员在睡眠上打起主意,研制奇异的“睡眠武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钢墙铁臂——机械人,可以不吃不喝,连续作战吗?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不少美英联军士兵几天之内都没有睡觉。  相似文献   

18.
睡眠的革命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由此可见睡眠实在是人的日常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睡眠是人体的充电器,睡眠是最好的“滋补品”,而要想拥有好的睡眠,一张舒适的床必不可少。而在现代生活中,追求个性的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地颠覆着睡眠的概念,他们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着一场睡眠的革命,创造着新的床上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6,(7):45-45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日前推出两款属于可以数字设定的多输出电源管理芯片系列的新产品,其中一款是高度灵活的电源管理单元,而另一款则是高度集成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型号为LP3971的电源管理单元及型号为LM3370的双通道降压直流/直流转换器都设有数字I2C兼容接口,让设计工程师可以因应自己的需要设定电子消费产品的技术参数,例如输出电压及开关模式。数字接口的优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使输出电压各不相同的解决方案都可采用同一的芯片,而且还可以大幅节省电子消费产品的用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高原地区某医院医务人员为主的群体睡眠状况,并探究导致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方法 2022年5月在位于4300m海拔的某医疗机构中招募志愿者95人作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做数据分析,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作对比研究。结果 (1)受调查的医务人员PSQI状态与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得分基本一致;(2)焦虑抑郁状态与远海岛礁驻扎医务人员状态基本一致;(3)造成睡眠状况较差的重要原因是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状态,其中抑郁得分与睡眠障碍得分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SQI得分=4.018+0.396*抑郁自评得分);(4)医务人员职业特点对睡眠障碍有影响;(5)当前的供氧用氧方式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无明显影响,供氧、用氧方式需作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结论 (1)超高原地区医务人员睡眠质量较差,除了职业因素外特殊环境导致的心理因素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和持续研究;(2)当前现有的供氧和用氧模式还有必要加大投入、使用和研究力度改善供氧效果。在后续针对不同民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放供氧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