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健身气功与儒家社会教育思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儒家的社会教育思想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归纳总结儒家社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儒家社会教育思想对健身气功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并针对儒家社会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分析了健身气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和掌握山东省大中城市全民健身气功开展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科学评价大中城市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健身气功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对山东省大中城市有关专家的咨询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未来十年山东省大中城市分三个步骤发展健身气功的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气功概念和四种功法习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健身气功的心理功效,认为健身气功具有改善情绪、优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涵养道德的功能。并从健身气功的想象、文化学和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健身气功心理功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健身气功与教育相融合的"健身育人"的思想,在国内初次探索了健身气功教育教育思想的内容,并试从健身气功教育思想的价值入手,探索了健身气功教育是健身气功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以求从健身气功教育思想研究健身气功教育、研究健身气功与教育相融合。这对于创建国内健身气功教育的学科体系,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健身气功教育人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健身气功科研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健身气功科研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对加强健身气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人们认识到了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对健身气功发展的重要性,各领域学者对健身气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健身气功科研管理已经呈现出综合性、紧迫性和复杂性的形势,主要矛盾直指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必须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健身气功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现代的科研手段对健身气功进行研究,能够找出健身气功促进健康的科学依据,为健身气功将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健身气功站点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所遇到的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干部和部分习练者、河南各地市健身气功站点负责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健身气功站点进行研究。结合本省健身气功发展的现状和河南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阶段、任务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气功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其中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三者内容的强化和结合,可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和增强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健身气功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及其国际推广进行分析。指出,健身气功具有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体质、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诸多作用。但是目前健身气功的国际推广还存在很多不足,健身气功文化未能普及。应该高度重视健身气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战略地位,采取纳入学校教学范畴、出台政策加以规范、广辟推广途径等措施,为健身气功文化的繁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健身气功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健身气功的传播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走访座谈法,以及逻辑归纳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现代健身气功传播的现状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现代健身气功传播的基本策略.其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对健身气功活动中传播现象的考察与梳理,取其精华,祛其糟粕,从而对健身气功活动有效地实施社会控制,使健身气功活动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讨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对照组和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和六字诀等4个运动组,经12个月的健身气功练习后分别测试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的比例。结果表明,对照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健身气功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4个健身气功组碱性磷酸酶(AL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能促进骨密度增大,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健身气功站点与瑜伽俱乐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健身气功站点和瑜伽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统计法对二者的组织性质、教学者和习练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健身气功站点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组织,以福利型事业模式推广;教学者有严格的师资认证,为义务教学;习练者多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的离、退休人群;健身气功功法内容科学、合理。2)瑜伽俱乐部属于市场主导型体育组织;教学者没有统一的师资认证,为有偿服务;习练者多为文化程度较高、收入较高的中青年女性;教学内容多为俱乐部或教师自己制定,缺乏科学性、标准性。  相似文献   

13.
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老年人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前后部分体质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锻炼3个月后,神经系统动态反应速度和平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练功半年后,能使中老年人体质得到比较全面的改善,表现为练功者的身体形态、呼吸机能、柔韧性、握力、平衡力等都有显著性良好变化,;并且练功半年到一年这一阶段基本保持一个较稳定的良好状态.证明: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锻炼者的体质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中老年人群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用现象学"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法观照健身气功教学的审美要素及价值。认为:"本质直观"健身气功教学的技术特征为"心息相依,意形相随,动缓息长",其技术本质是蕴涵美的"情感性";"先验还原"教学过程则体现"行气"之原初性,即要经过腹式呼吸之纯粹意识,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则是产生审美之要素。在此基础上,才会使练习者感知健身气功是现象中的一种独特审美对象,通过教学练习带来"立象以尽意"的审美意象,凭借"三调合一"这个直观的审美经验来感受,最终实现"舞"与"导"的具有"现象学美学"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认识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采用文献法、逻辑法、综合分析法,对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进行挖掘探讨。认为:健身气功是以"治未病"贯穿其始终,并融独特东方健康文化和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是"治未病"健康工程首选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一带一路"的建设角度出发,力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通过实地考察,辅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探讨健身气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路径,以期发挥健身气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助力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