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管理思想。提出了平民主义学校观、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观、最高学府观;强调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办学、按国家的文化教育政策办学、办一流大学;主张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中心环节,把师资提高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办创新型大学,注重骨干人才,以“出成品”、“出人才”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李达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35-1966年、1977-1990年、1990年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李达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为新世纪该专题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介绍和阐述上,其中《社会学大纲》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建国以后,则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同志“两论”(即《实践论》、《矛盾论》)的解说和著述《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的哲学论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李达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战争年代他是个英雄,但他严于律己、严于教子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是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他和他的同志们在黑暗的中国大地上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理论家、著作家和教育家。李达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1890年...  相似文献   

6.
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介绍和阐述上,其中《社会学大纲》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李达的另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现代社会学》不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有着宝贵的启示。李达本人之所以具有百折不挠、临危不惧、为捍卫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就在于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科学理想。理论信仰和科学理想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而坚定的理论信仰和科学理想是以深厚的理论素养为基础的。至今他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不朽榜样。  相似文献   

7.
李达与法学     
李达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他不但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而且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奠基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达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共的建立者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贡献主要集中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其中就包括他对阶级联合问题的阐述,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统一战线必要性的深刻认识.虽然,李达曾有过暂时的脱党期,但是他对阶级联合问题的认识却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一致,因此,李达的统一战线思想应该被看成是中共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沿湘江而上,在唐代柳宗元贬官之处永州以北三十华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灌塘口的村落,村子不大而风景秀丽。村子北头,有一座泥砖砌成的老式四合院,几棵大树象雨伞似地遮盖着整个四合院。这就是我党的创始入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李达同志困居故乡时所创办的辅仁小学的旧址。尽管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这座四  相似文献   

10.
李达对毛泽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受李达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阅读《共产党》月刊,另一就是关注当时理论界的论战。同时,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为毛泽东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视角,并为毛泽东撰写《矛盾论》了理论中介。总之,李达对毛泽东早年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和撰写“两论”,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道德的基本理论,从道德的起源、作用、本质和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道德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与内在精神倾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廖义军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4):14-16,30
1921年前后的李达,在动荡的历史中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担任党中央第一届宣传主任之后,大力开辟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为扩大我党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达作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之一,他早期曾相信过“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继而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救国”。并坚持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同一切伪社会主义尤其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并因此确立了自己早期社会主义观的六条标准,为中国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做过杰出的贡献,他的为捍卫社会主义原则的“黑旋风”精神,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达作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之一,他早期曾相信过“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继而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救国”。并坚持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同一切伪社会主义尤其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并因此确立了自己早期社会主义观的六条标准,为中国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做过杰出的贡献,他的为捍卫社会主义原则的“黑旋风”精神,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李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道德的基本理论,从道德的起源、作用、木质和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道德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与内在精神倾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17.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现实经历和思想演变塑造了李达早期的品性风格。随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李达的政治品格得到了充分彰显。李达的信仰和行为诠释了他在政治道路上坚守信念的大义、敢于担当的大勇和守护真理的大智。他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和立于真知的政治品格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供了榜样示范。  相似文献   

18.
李达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著述和宣传,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等诸多研究领域都有拓荒性的贡献.本文较为完整地概述了李达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程与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一个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求保持并改进物质生存形态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它与旧的抽象人性论根本区别开来。其理由是:第一、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正确:人类是高于生物之上的社会物质生存形态,而不是把人类仅看作生物学上的一个类;第二、它指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本能;第三、它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人性的历史性、具体性和阶级性。所以,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1921年前后的李达,在动荡的历史中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担任党中央第一届宣传主任之后,大力开辟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为扩大我党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