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庐山,素以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闻名于世:其实,那遍布山峦千姿百态的别墅,赏心悦目地成为庐山又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因而享有别墅胜地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一致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议同时给予庐山以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景观”,在中国还是首次。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独具的世界性价值的肯定,是庐山对中国和世界遗产事业的积极贡献,也是庐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山的标志。庐山成为世界名山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底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位于苏州景德路272号的苏州刺绣研究所。与研究所艺术总监张老师一番寒喧后,便随她走进研究所院内一座古朴典雅的月亮门。放眼望去,这是一座典型苏州建筑风格的优雅园林,曲径通幽的小路、葱茏翠绿的树木、千回百转的游廊……自成一幅秀雅玲珑的水墨丹青,散发出清幽迷离的韵味。原来,这便是苏州著名的园林“环秀山庄”,刺绣研究所即假坐于此。我暗自叫绝,“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丽的苏州刺绣涵养于这方清丽俊秀的山水,真乃相得益彰。随后的全面探访,更让我对神奇的苏绣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我的朋友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得到一块地,盖了一所不大的房子,如今有了别墅,打算每年夏天住到那里去。“我和妻子打算只种些花卉,”他说。“再种上点蔬菜。  相似文献   

5.
回忆毛姆     
威利——从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起,我就这么称呼我的叔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无疑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或许,可以说是最可悲的作家。这位瘦小、弱不禁风的老人有一张干瘪、布满皱纹的面孔,活象一位中国的圣人,总是拖着脚在法国南部弗拉角的豪华住宅——他那莫雷斯克别墅宽敞而空荡荡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象个迷了路的幽灵。他追索过去的安逸,对现实感到迷惑,对未来又充满恐惧。 1965年,当我陪他一起住在这栋里维埃拉赫赫有名的别墅那阵子,几个月来,我是他的第一个客人。“你知道,”他口吃得厉害,对我说,“我活  相似文献   

6.
进城     
阿保 《滇中文化》2005,(1):55-64
乔荷出了别墅,时已深夜两点,借别墅透出的光亮。隐约可见通往城里的路,她匆匆走了一段,逐渐失去那光亮,眼前开始朦胧和虚渺,心里涌上一层悲凉,心想:我这么可怜,连走路都要借他的光,莫非离开他,我就无路可走?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堪与古希腊众多的悲剧作家以及莎士比亚相媲美,“由于他那体现了悲剧概念剧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1936年,奥尼尔荣膺诺贝学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盖了一座叫“大道”的别墅。  相似文献   

8.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9.
一陶渊明的故里,向无定论。有人认为在楚城乡柴桑山鹿子坂(今九江县荆林街鹿子坂),有人说在星子县的玉京山,还有人指出在星子温泉的栗里陶村,又有先生证明,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还有学者坚持认为陶渊明的祖居在今九江市西十五里之白鹤乡。让我们抛却是非,到星子县走一走。车出南昌城,北行星子县,再西驰五里余,就来到了玉京山。《星子县志》有云:“玉京山,在县西七里,根连庐山。山疏:山当大湖滨,一峰苍秀,彭蠡东西数百里,云山烟水,浩渺萦带,皆列几席前,奇绝不可名状。晋陶潜家于其下,诗云‘畴昔上京’指此。”我…  相似文献   

10.
进城     
阿保 《滇中文化》2004,(3):42-48
这一天晚上,秦之汇在别墅整理一番床上用品,便打乔荷的电话,要她到别墅睡,乔荷答应了。  相似文献   

11.
1959年的庐山会议,于今已过40周年。毛泽东为此次会议定案:“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这番话见于《机关枪和追击炮的来历及其他》一,写于1959年8月16日庐山会议结束前一  相似文献   

12.
林兆华印象     
常来大陆的台湾演出商林恺私下里说:林兆华导的戏我一概不邀请(到台湾演出)。圈里人都知道,林恺说的是气话(气林兆华从来不配合商业演出的宣传炒作)。林兆华执导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林恺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笔者作为《宰》剧的制作人之一,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海大剧院就多次看到林恺南来北往、不离不弃地光顾“刘罗锅”的身影。直到2000年8月林恺终于痴心不改地将“刘罗锅”邀请到台湾演出,当然林兆华也在被热诚邀请之列。圈里人都知道,在时下大兴“爆炒”自己的年代里,林兆华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怪癖”——拒绝记者采访。无论是商演运作需要他配合宣传,还是在其就职的“人艺”常规导戏,他都多年如此:雾锁庐山,独标风骨。1999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排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而林兆华一门心思扎在剧组里,早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前来探听虚实的记者们大多无功而返。等到新版的《茶馆》立在舞台上时,18张桌子的铺排、沈处长与小刘麻子开着吉普车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等崭新的舞台调度,使人们看到了演出背后的林兆华和他默默无声但颇富才华的付出。而林兆华执导的话剧《风月无边》则一改人艺以往不事张扬的传统,演出海报深入地铁站、大型商...  相似文献   

13.
《图变——冯斌与他的研究生的中国画当代性研究》展的主题“图”,有3层含义:第一层是“图像”。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机械复制的纪实写真的影像如摄影、电视、电影及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卡通或动漫,在架上艺术中的利用和借鉴。对图像的利用,使艺术方法和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方向上向当代艺术转换;第二层含义是“图画”,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命名作品的方式是其名称后都有个“图”字,如《庐山高图》、《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4.
访巴林见闻     
海湾水面上的翡翠我曾有幸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了巴林。那天,当飞机进入巴林上空下降时,从空中俯瞰岛国巴林,她仿佛是一串镶嵌在海湾水面上的翡翠。在机场,我对迎接我们的巴方官员说:“从空中看,巴林十分美丽。”他回答说:“从陆地上看,巴林更美丽。”古兰经描写的天堂在巴林,到处是婆婆多姿的椰枣林,现代化的别墅、住宅散落其间,姹紫嫣红的各种花卉在树篱上攀缘、蔓延。大红色的屋顶,深绿色的树林,湛蓝色的大海,构成一幅绚丽的图画。巴林虽是岛国,但不乏淡水,如注的喷泉随处可见,著名的处女泉已辟为公共游泳池。松鼠于林…  相似文献   

15.
刘景明 《寻根》2009,(4):46-48
江西省信丰县安西镇,那里的村落按当地风景名胜、古迹所在地划分为上堡、中堡和下堡。靠近有“小庐山瀑布”之称的河连山“老狮喷水”瀑布的那方村落叫上堡,毗邻四季清泉不绝、水温均衡不变的“热水湖”温泉的那方村落叫中堡,相传一位仙人下凡骑着牛在一处山石楔下“仙牛甲”的那方村落叫下堡。安西三堡人具有独特而淳朴的风情习俗。  相似文献   

16.
唐伯虎故里游冬枫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园林之胜,在全国可算首屈一指了。不过此行,我既没游览沧浪亭、狮子林,也未涉足拙政园、虎丘山,而是一头扎进唐伯虎故里桃花坞了。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  相似文献   

17.
陆九渊承继发扬孟子“自得”、“求放心”的思想及对典籍批判接受的态度,面对“何不著书”的问题,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一答语前后并不对立,没有语病问题,既非“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的错漏,更非“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的误记和讹传。“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实际是一回事,它不仅是对“何不著书”这一问题的绝妙回答,而且是对自己学说特点的精确概括,同时也是对朱熹强调读书并传注六经行为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19.
甫入龙年,书法家们在“龙”字上各显其能。一时间各类书体、不同大小、千形百态的“龙”字真是随处可见。但我面前的这一特大榜书“龙”字,宽3米,高2米,气势宏大,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第一眼看后,我脑子就忽然闪现出“大江东去……”那诗句的画意。我并不懂笔迹学或笔迹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醉绿     
我和朋友去新加坡一处有欧洲特色的所在“荷兰律”。荷兰津这3个字很有点神秘感,所以很吸引我去。这“律”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街呵、路呵、场呵、镇呵,可这个“律”是个什么呢?到了荷兰律一看,明明白白用英文写着“荷兰路”。英语的“Road”中文的“路”,闽南话念作“律”,于是叫作“荷兰律”。那么,我北京家那边的团结湖路就是“团结湖律”了?团结湖律——果然有了神秘感。上海人讲北京话容易讲串了、讲跑了,新加坡人把英语、中文、马来语等串着用,更满洒更自如。多一种语言就多一层聪明。和新加坡语言的多姿多彩反差很大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