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将王维柳宗元的山水诗同划入“清”的范畴。其实二者的美学趣味和其山水诗的美学形态相去甚远。本文以唯物论反映论的审美原则,主要从政治遭遇和现实处境上探究二者相同和不同及所以不同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山水诗前人已指出其得益于佛教思想,尤其是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对谢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谢灵运极物写貌的山水诗与东晋品鉴式的山水诗之间有质的区别,体现了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这一点与谢灵运继承和发挥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密切相关。谢灵运山水诗创造性地发展了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美学思想,在山水诗的创造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以康德的美学观和姚鼐的美学风格分类为依据分析以大小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认为其美学风格是典型的优美-其形成有文化因素的原因:对器用的重视和对自然的轻视;传统的人格结构;佛、道思想的影响和儒学的衰落。亦有现实原因:对否定性刺激的肯定性平衡;庄园经济提供的物质保障;地域因素。只有到唐朝,克服了南朝的诸多局限,山水诗才会出现雄奇辽阔的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4.
古代山水诗在现代语境里遭遇到了生存困境,亟须转型,同时,在激活古代山水诗的各种路径中,生态美学与之具有合作的基础。文章认为,尽管现代语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山水诗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利用现代语境的新特点,也有利于研究古代山水诗。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山水诗的生态美学之思:一是诗意栖居的渴求,二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三是教育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山水诗代表了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本试图从意境、神韵、风味三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来探讨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山水诗的界说着眼于自身结构系统的剖析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从宏观上对山水诗与山水美学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这不仅因为山水诗是山水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因为从美学的角度来观照山水诗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本质特征、审美意蕴和历史渊源。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本身也是构成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而不管人类是否意识到其思维和行为都要受生态规律的支配和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山水诗既是对自然山东美的艺术提炼,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果,因此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黎蓉 《现代语文》2007,(4):29-30
宋代山水诗以其独特的美学面貌在宋诗中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宋代山水诗的美学精神,通过对客体意象、主体心境与态度、审美方法的考察来探寻其以“自然”为美、以“淡远”为美、以“闲适”为美、以“趣”为美及“同构”为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作为时代美学思想变迁的敏锐感受者,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完美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山水诗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成功的美学实践之一。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洋溢着深厚的生态美学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其山水诗,可以引发我们对"诗意栖居"的深层思考,这对改变人类当前的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历的不同造成了王维和柳宗元心态的不同 ,因而二人诗歌艺术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最终使二人的山水诗呈现出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玄言诗在东晋盛行有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山水诗也在发展着,它们之间互相交融,彼此消长。东晋后期湛方生的山水诗已是较成熟的山水诗了,此时玄言诗与山水诗的消长已发生倾斜,山水诗呈蓄势尽发的态势。刘宋时的谢灵运、鲍照对山水诗的成熟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谢灵运以写景细腻精致擅长,鲍照以取景奇异感情炫魄著称,二者又程度不同地都融情于景。谢诗承继玄言,而又降其为附庸;鲍诗无承老庄,激抒胸襟块垒。二人对玄言诗的消退和山水诗的勃兴的贡献至为重大。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意义上说,可把山水诗分为壮美和柔美两大类。山水诗创作必然会掺入诗人的主观感情意识,这是在欣赏时应该把握和辩证对待的。作为生命个体,诗人对人生和宇宙之间的有限与无限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有着极敏感的觉察和体验。山水诗重视人与宇宙精神的深刻契合,重视作者个性和心灵的物化。  相似文献   

14.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张说和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是二谢到盛唐王孟山水诗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他们创作了大量内容充实、风格清健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二谢山水诗的表现艺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凄婉抒愤”和“委婉深秀”,为盛唐山水诗形成风骨与词采相结合的理想风貌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二张身兼政坛领袖与文坛领袖双重身份,以“一代文宗”的地位引导着山水诗的发展方向。他们以通达、全面、合乎当时文学发展潮流的文学思想纠正了初唐以来的理论偏颇,昭示了未来文学的新气象。他们还以卓杰的眼光提拔了大批优秀诗人,其中就有后来成为盛唐山水诗创作大家的王维和孟浩然。因此,二张对盛唐山水诗的繁荣具有直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南朝诗人鲍照的山水诗较少有人重视。本从语言、结构、写景和意旨等方面谈他的山水诗。鲍照与谢灵运的山水诗部“尚巧似”,逼真地描写景物,这是时代的审美风尚所致。但二家山水诗在语言,结构、写景和寄托方面部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和孟浩然同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二人的山水诗创作中,孟浩然继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将浓厚的故乡情结寄寓山水诗中,表达了相同的政治理想。但是二者的山水诗在创作风格方面和表达归隐时的思想情感方面有差异。从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的角度而言,二者山水诗的异同受时代、种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美的角度来论证王维诗中的清淡意境与禅趣、禅旨的水乳交融关系,主客交融,情景一体。王维山水诗中的“诗情画意”、“动静融合”都是意境美的具体表现,而这种意境美却恰恰得益于禅旨,形成了“禅境”。并且分析了王维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从自然山水诗的自身角度,更加有力证明了其山水诗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9.
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 ,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 ,反映了国土沦亡的哀伤 ;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以人文意象构诗 ,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 ;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似 ,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 ,将祖国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些都将为研究元代山水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歌的创作,无论是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思想情感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既是二谢不同个性特征在诗歌中的外现,也是二谢所处时代、生活经历不同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同时谢朓一方面学习谢灵运山水诗歌的创作,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如在诗歌中多抒发个人情感,而非谈玄悟理;以清新笔调抒情写景取代谢灵运的用典,显得自然而又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