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长庚 《现代教育》2003,(22):25-25
随着普通中专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德州经济学校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工作硕果累累。在德州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中起了龙头作用。近年来,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在校生不足600人增加到目前的2600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次性就业率至今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化哲学的视阈中,文化是指人的生存方式或样法、活法;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场域中生成的师生存在方式、样法与活法。自在的学校文化精神对人的影响和形塑是一种负向的影响,对师生的影响是自在自发的;自觉的学校文化精神则彰显着一种理性自觉、批判反思、师生主体间"共在共游"等特质,是师生存在方式的本真性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过程[1] 。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离不开各种主体间的交往 ,发生在教育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交往构成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其中尤以师生之间的交往为学校教育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对师生交往的认识、有效方法的掌握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对学校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做重点探讨 ,力图对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中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及有效师生交往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有效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4.
学校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的发展,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强调尊重并培育师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师生、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实现主动发展,积极营造和谐愉悦、激人向上的工作氛围,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优质学校秉持“为人”的教育目的,“为人”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教育,人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优质学校是师生共生互学的理想组织。成为优质学校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向,是学校发展的“中心”价值观。优质学校源自学校的成功变革,凭借校长卓越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6.
王建 《江苏教育》2015,(3):57-58
学校的辉煌与生命在于它拥有让人称道的文化,能用自己的文化主题去丰富学校的内涵,让师生在这所学校和谐地、诗意地生活与成长。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提炼学校精神,建构学校的文化内涵;实施人本管理,引领师生的文化行为;优化成长环境,营造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关注生命成长,提升学校教师的生命活力;发掘学生潜能,奠基学生未来的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人性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人性化是指学校领导者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广大师生,激发广大师生的能动性、积极性,最大能力的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校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就要坚持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和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开小学始建于1954年,原为一所镇办小学。2008年,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该区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异地建造了新校,并将学校划归区直管理。德智体美齐发展,开拓进取育英才。短短5年时间,德开小学在孟杰校长的带领下,一手抓人文,为师生增添脚踏实地的底气;一手抓科技,为师生擦亮仰望星空的眼睛,着力培养"立地顶天"的人才,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9.
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 ,师生交往是学校中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方式。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 ,使人成为人 ,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师生交往被窄化为教育或教学的背景、手段、条件 ,从而使师生交往失落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为了实现师生交往的“成人”目的 ,需要在交往中实现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浅谈学校的消防安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文化教育、培养造就人才的基地,加强和保证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工作,对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现状普遍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工作中必须明确责任、健全组织,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在人上下功夫,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1.
学校,担负着培育人、发展人的神圣使命。作为学校管理,更是扮演着培育人、发展人的“领头羊”角色。在加强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师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实现培育人、发展人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学校精神 学校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美好愿景的召唤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充满自信和发展意识。在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学校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展规划提出学校发展的愿景是打造一所"师生有高尚品德、管理有高雅品味、教育有特色品牌的精致型学校"。同时,我们在小企鹅身上提炼出"顽强适应力、刻苦意志力、团结凝聚力、智慧执行力"作为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构建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笔者以为学校文化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一种精神的铸造,一种对师生当下生活的引领,一种润泽生命的智慧。它应当是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共同合作起来共同成长的一种天地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它能引领着师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教与学;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它能熏陶浸染师生的心灵;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引力,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我校将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升知识品位、文化修养及价值观念,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7.
郭利萍 《小学语文》2009,(12):51-51
2009年11月19日至22日,由山东省德州市教研室和德州跃华学校主办的首届跃华教育论坛在德州跃华学校举行。来自山东省内外600多名教师、教研员和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8.
学校型学校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师生实现个体生命价值,体验人生成功情愫。人的自由是否受到充分尊重,人的潜力是否获得有效激励,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是否充分生成,人的生命是否体验到深层幸福,这是学习型学校构建的努力方向和判断标准。从生命视角出发,学校管理者应摒弃纯管理的思维方式,关注师生的生命诉求,尊重师生的生命自由,提升师生的生命幸福,从而把学习型学校构建和师生生命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组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姜继红  黄明光 《考试周刊》2011,(12):189-191
首先,和谐教育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它有利于构建人与人和谐的社会。要达到师生的和谐,师生应该遵循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等原则;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形态的配合,从而促进家庭、学校与社会机构的整体和谐,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个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发展,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和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长期创造、不断积淀的产物。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反映出学校的传统和特点、个性和特色、思想和精神。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校传统,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标识;要有故事和情感,能融入师生血液,滋养其精神和灵魂;要积淀深厚的底蕴,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育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