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业成长的基础阶段,数学科也一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贯穿于初中教、学始终的熏头戏.中考中也尤其注熏“双基”的考查,因此,抓基础,重双基仍是数学中考复习的第一要务.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关于中考“双基”的复习.  相似文献   

2.
今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三部分。基础部分24分;阅读部分46分,其中附加分5分;写作部分50分,附加分3分。全卷总分120分,附加分8分。对于这样的分值安排可以形象地比之为“基本工资”外加“奖金”。如何才能让学生多得“奖金”呢,这便是笔者中考阅卷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金国勇 《教学月刊》2006,(12):60-61
翻开近几年的社会政治中考试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试题都是以重大时政与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载体,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运用综合乃至创新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开卷考试“以问题为中心”,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轨迹更加凸现。如何加强对重大时政与社会热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的出台,省级统一命题通知的下发,对学校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考作为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使中考试卷作为教学的指挥棒,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的中考化学试卷的批阅,笔者都参加了。现就今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的卷面解答情况发表几点感想以供同仁教学时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双基”与“双基教学”:认知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打好基础,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一直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点.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双基”与“双基教学”又表现出了新的关注.例如,这就构成了2 0 0 2年1 2月在苏州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的主题.一般地说,“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界定与发展”显然更应被看成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1] ,从而,就“双基”与“双基教学”的问题而言,我们也就不应采取简单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而应从理论高度对各个相关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就能在课程改革中很好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并切实…  相似文献   

8.
对于语文教学,决不能以追求浮华虚化的表面现象为目标,而应紧紧扣住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注重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不断夯实“双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双基”:语文教学的本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提起“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人们也许会持不以为然的否定态度,认为它已不合时代潮流,应该在改革中退位。但有识之士却认为,课程改革,是改革,不是革命。教学创新,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中的好的方法和策略,应当在传统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目前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为切入点,认为成功的英语教育应以小学的“双基”为奠基。同时,又从“双基”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双基”的地位以及“双基”教学的模式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小学英语“双基”教育在一定程度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后续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1.
顾琴 《考试周刊》2009,(36):11-12
一份好的试卷是一面旗帜。引领鲜明的理念;是一声警钟,提醒脚下的误区;是一块路标,指引前进的方向,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指导思想及命题原则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西宁市20∞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语文考试要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性质与要求、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我省莆田市即参加了全国首批中考改革实验,并在试卷结构的简约方面取得了可喜突破。1999年,教育部(四号文件)颁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中考语文试卷改革即呈现新面貌:重视积累,坚持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意试卷结构的简约、题型的平易;试题的设置变原来的“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  相似文献   

14.
15.
16.
郑玉钦 《考试周刊》2010,(8):123-124
英语是中职学校的主要课程之一,搞好中职英语教学是每一位中职英语教师的责任。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困惑,本文作者对此进行反思,认为中职英语应加强“双基”教学。  相似文献   

17.
18.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应辩证地认识“双基”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不能割裂,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20.
当一份充满时代气息与人关怀的中考语试题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令人眼睛为之一亮,感到欣喜与振奋,这就是陕西省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