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即“曲藏”。它是一种曲折含蓄、旨隐意藏的言语暗示艺术。刘勰《文心雕龙》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又说:“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意思是不把语意和盘托出,而是将深刻的思想、浓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传神的形象寄寓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去仔细揣摩。  相似文献   

2.
"藏"即"曲藏"。它是一种曲折含蓄、旨隐意藏的言语暗示艺术。刘勰《文心雕龙》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又说:"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意思是不  相似文献   

3.
隐秀,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散文)的一大特色。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指出“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还指出隐秀是“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这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含蓄。刘勰还概括出隐秀的特点是:“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其效果是:“使玩之者无  相似文献   

4.
(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究竟讨论的是什么性质什么类型的问题?①从大家公认是刘勰原作的残篇来看,刘勰本人给“隐”和“秀”下有首尾一贯的定义。“隐”是什么?“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重旨”就是与此一作品的言辞的意旨有所不同的又一层意旨。这一层意旨来自何方呢?“斯乃旧章之懿绩”,也就是说来自于前人文章中优秀言辞的意旨。既如此,作家要使作品具有“隐”,就必须“复意为工”,学习前人有成就的言辞,并与它们形成互文互体,以便达到“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境界。“秀”是什么?“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刘勰又补充说,“秀”是“言之秀  相似文献   

5.
隐体之为诗     
刘勰在《文心雕龙·稳秀》中说:“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还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赵仲邑认为“稳”是含蓄,他翻译说:“含蓄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微响从侧面传送,幽光隐约地闪烁。”在古代作品中,托物寓意、托事明理的诗词都有这种“隐”的特点。这类诗能达到“文外之重旨”的目的,都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如比喻、双关、象征等等,而具体到某诗某法的鉴别,则必须于细微处见端倪。本文仅就诗意双关、整体借喻和整体象征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6.
“隐”与“显”,是我国古代诗文美学评析的一对范畴,二者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如能结合得体,那就尤为美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里讲过:“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其意是:含蓄指言外有另一层的深意,警策指篇中独特峭拔语句。含蓄以有繁富的深意为工,警策以有卓绝的新意为巧。“隐”和“秀”是两个相对的名词。“秀”在这里与“显”同意。说得通俗一点,“显”就是诗文形象的鲜明之美,“隐”就是诗文形象的朦胧(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7.
“隐”与“显”,是我国古代诗文美学评析的一对范畴,二者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如能结合得体,那就更美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里讲过:“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其意是:含蓄指言外有另一层的深意,警策指篇中独特峭拔语句。含蓄以有繁富的深意为工,警策以有卓绝的新意为巧。“隐”和“秀”是两个相对的名词。“秀”在这里与“显”同意。说得通俗一点,“显”就是诗文形象的鲜明之美,“隐”就是诗文形象的朦胧(模糊)之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取材于西湖由  相似文献   

8.
《隐秀》篇主旨是关于意象建构的审美规范。言外之意是“隐”,即“文外之重旨”,它分语言表层和深层两层意蕴。秀是“篇中之独拔者也”。两者是互相包容,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不可无情,但也不可满纸泪言欣语。曲折含蓄、旨隐意藏方能使文章余味无穷,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藏情艺术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一、藏情于叙。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即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去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隐”揭示了文学语言的复杂性,与英美新批评强调的文学结构原则——“反讽”——有异曲同工之处。“隐”和“反讽”的出现都代表了中西文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提出了近似的要求。然而,“隐”更注重“文外之重旨”,即文字的含蓄带给文学的深层意义,而“反讽”更注重语言学层面上的结构原则。本文即旨在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管窥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在文学发展史现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试论含蓄美     
极值就是美,文学的极值就是含蓄美.含蓄美的核心是“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用有限去包孕无限,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给欣赏者留下空白,未定点,在接受过程中去想象和补充,使作品的主题意义逐渐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诗贵含蓄,刘勰早在其《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指出“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隐”即含蓄之意,他又指出“隐以复意为工”,“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看来要解读诗歌,须从“意”入手,以诗中意象的感知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滋味”说是以体验为基点,从感觉入手,以“味”评诗品诗,要求诗作达到言近而旨远,使人咀嚼不尽的理想境地;“隐”是对在达到审美理想过程中一种创作手法的要求和评论;“韵”是对诗审美理想的一种界定、规范和衡量,重作品效果;“意”是追求诗美理想广度、深度和厚度,重思想内容;“境”是指从自然万物方面创造诗歌美感,重具体物象。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味”兼容并包,提纲挈领,“隐”、“韵”、“意”、“境”则是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对诗歌美本质的追求和感悟。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中有许多关于“隐”的精辟论述,其中以《隐秀篇》专篇来论述具有文外重旨的“隐”与篇中独拔的“秀”及其与“奥”、“美”的区别。“隐”以“无”的哲学为核心内含,“隐”的美学境界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想象超越一切形色名声,无拘无碍,滋味无限,令人回味无穷,是完美的审美境界。“隐”追求的是一种含蓄深遂、意旨远丰的“沉默”效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美学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也就是“无”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情趣的追求有着不容忽视的中华民族深厚的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隐秀”就是讲的含蓄,“隐”就是含蓄,“秀”就是表现含蓄的精语。用“含蓄”一词来概括诗的艺术特征的是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含蓄》它是中国古涛的艺术传统,是古诗的审美崇尚之一。从《诗经》以来,含蓄这种艺术手法一直成为诗人的艺术追求,也一直是诗歌理论中不断被探索的议题之一,它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分别浅述如下:寄兴象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推崇“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指的诗中描写的实象实景,并非诗人的真蕴所在,而不过是借来比喻、暗示诗人心目中所要表达的另一种“象”和“景”。概括地说,这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景、情、理并茂的千古绝唱,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客问答所阐述的这一哲理,是本文最生动、最耐人回味的内容,也是本文教学上的难点所在。因为作者表达这一主旨,不是直接议论,直言其理,而是借助于具有独创性的文学意象,由景生情,由情人理,议论始终伴和着形象。这种意象型的文学作品,理解隐寓于“象”之后的“意”,本来就是其教学的难点,对于缺乏人生经验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更要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7.
【主题内涵】中国人向来都很重视“人情味”,而表现之一就是赠送礼物。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寄托其中的那份情感,这种轻“礼”重“情”的真挚举动,才是最值得称道的。【经典挖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不是无情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文字自然无法打动读者;但也不可为了表达情感而满纸情语,那样会给人以空洞之感。如果能曲折含蓄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能使文章耐人寻味,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那么,该如何“藏情”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文化,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向来崇尚含蓄。《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按照刘勰的标准,好的文章必须具备两个层面:表层(隐秀的"秀"),深层(隐秀的"隐")。表层是文字描摹的东西,应该如同山水画卷,勾勒形貌,山势当巍峨,流水自潺湲,触目皆逼真;深层是藏于形象之下的情思,有如画面氤氲而出的精神气韵。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相似文献   

20.
含蓄美是古代诗歌语言的重要艺术特征. 古人对此有不少论述:"文芝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之为体,义举文外,秘响旁通,优采潜发,壁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