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文化出版社送给我两本《中国禁书大观》。我很感兴趣,一口气读了下来,读毕掩卷深思,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值得回味,是应该读的一本书。主编是安平秋、章培恒先生,作者有陈正宏等二十五位先生。他们很下了一番功夫,很愿意为读者提供一份好的精神食粮,他们达到了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承认,虽然工作已经八年多了,但是仍然很浮躁,至少对于《花开有声》这本书就是如此,现在想想都觉后怕,要不是看到那些"光环"萦绕在这本书,我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这个选题。毕竟,一个13岁的孩子能写出怎样惊世骇俗的文字呢?是贾平凹先生的题字,是曹文轩先生的序言,让我决定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书稿本身。起初就是好奇,又是怎样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起先,是一位晚生代作家向我推荐这本书。接着,我先生逛书店时带回了这本书。他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独特的装帧。后来,他在为我的小说集设计装帧时借鉴了这本书的特点。再后来,我才看完了这本书。时间已是1999年春节前夕了。书和人一样,认识了不一定立即阅读,好书更常会这样。它挤在家中顶天  相似文献   

4.
谈判的节奏     
在2007年的北京国际书展期间,一位土耳其出版商找到我们展台,对我社出版的《江边对话》一书抱有极大兴趣。当时我不在展台,等我第二天按照约定时间跟这位先生见面的时候,我着实为其诚意所感动。这位先生首先告诉我这本书很不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中两位智者的对话,对他们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读《说园》     
从《说园》这本书的书名看,好像并不能引起对它阅读的兴趣。《说园》,顾名思义无非是向人们介绍园林之美,以诱导人们去游览而已;或者是一本学术著作,非此行中人,是难以看得懂的。可是,这本很不起眼薄薄的书的作者,却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说园》,确实说的是园林建筑方而的事。对于园林建筑,我自然是一窍不通。可是,当我慕作者之名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美文享受。因为,陈先生的这本书,既不是一般园林导游之作,也不是园林建筑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文笔很美的散文集。朱自清先生把散文分为广义的和  相似文献   

6.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7.
把近九年的短文选一选,按发表先后次序排列,辑成了这本书。我虽于一九八一年才动笔写杂文,但爱上杂文的时间却要早得多。一九六九年二月,我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了长葛县农村,随身带去的少得可怜的几本书中,便有着两本薄薄的、已经发黄的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是极端贫乏的,每天下地劳动后,我的许多时间便是在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看这几本书;其中尤以鲁迅先生的杂文集翻看得最勤。两年后,我被选招进城,而这几本书却已被我翻看得破旧不堪了。大约也就是从那时  相似文献   

8.
马蛟龙的这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我作为他大学时的同学,确实感到很高兴,很自豪.现在借座谈会这个机会,谈自己的几点读后感.  相似文献   

9.
我在大二的时候,曾向同学借来《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这本书,当时很不耐心地匆匆翻看了一下,只是觉得这本书很学术,而且很枯燥,不过是两位学者唇枪舌剑的舞台罢了。时至今日,我带着新闻与传播的观念,重新阅读了一遍,发现这是一本相当好的著作,对于认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问题,是极佳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第一堂专业课就是童庆炳先生的文论课,讲的是《文心雕龙》。当时童先生已过古稀之龄,带着20多名文艺学专业的博士们,从头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这本书。文艺学专业,开一门古代文论课本无可厚非,但当第一堂课结束时,童先生跟大家说《文心雕龙》这本书他已讲了十五年之后,  相似文献   

11.
这本书的主旨,其实很简单明了,一言以蔽之是想让做编辑出版工作的先生们女士们都学会写一写那些与编辑出版有关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  相似文献   

13.
我初次知道王力这个名字,是在上初中时。那时,我爱写诗,班主任老师便借给我一本书《诗词格律十讲》,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到了上大学时,学习四卷本的《古代汉语》,这又是王力先生的巨著。而且讲课的吴老师也是王力教授的得意弟子。吴老师在...  相似文献   

14.
正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  相似文献   

15.
因考虑我做副刊的缘故,不久前,皖籍台湾《联合报》老记者吴心白先生特意邮寄一本书托人带给我,这本书是台湾副刊界老前辈、时年95岁高龄的孙如陵先生2008年在台湾出版的新书《副刊论》。孙老前辈把自己半生做副刊的经历和编辑体会写成书出版,让我们副刊晚辈看了不免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6.
谢国桢著版本目录学著述读学杂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桢先生,是驰名中外的明清史学专家,又是版本目录学学者.初知谢先生是在1946年,当时我是哈尔滨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天,闲逛道里同发隆东山墙下的旧书摊,见到一部谢先生著<晚明史籍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铅印线装本,翻阅了一下,见是目录书,便又放下.回校后与一位刘教授谈起,方知是谢国桢先生的成名之作,是一部治学涉径的必读书.当时我对目录学知之甚少,未再多问.1955年夏,我进入哈尔滨市图书馆,从事中国古文献的管理工作,又见到了这本书,精装增订本,中华书局排印.  相似文献   

17.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是李光耀先生这位九旬老人最新的一本亲笔回忆录,是我们从新加坡引进的中文简体字版权. 从策划选题开始,作为责任编辑的我就预先考虑此书的营销定位,仔细斟酌成书之后的营销宣传的侧重点.该书中文版在新加坡出版时的书名为《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我们引进后加上“回忆录”三个字基于这样的考虑:新加坡中文版的书名容易让读者觉得这本书是专门讲双语的,如果不是专业性太强,那也是专门性太强,客观上会大大限制受众面;而事实上,通过初读这本书,我发现,“双语政策”在李光耀先生那里实际上是他回顾自己一生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视角.正如李光耀先生在这本自传中反复强调的,“双语政策”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建国基石,它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外交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是李光耀先生一切政策的母题和出发点、呈现点.李光耀先生制定和落实双语政策的过程也就是他治理国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记得陈原先生在80年代曾经以《书林漫步》的书名出版过他的两本书,作者在该书续集中说,这“是一个在浩瀚书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或者是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者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录。”现在我手边的一部《书林漫步》同名书,则是资深编辑严麟书先生的书评创作结集。这位很勤奋有成就  相似文献   

19.
范用先生编了一本《爱看书的广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平常也喜欢看书的广告,所以有不少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知青生活》出版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了,这期间来自各方面对这本书的不同反映,使我深切地感到,要让不同时代的人互相了解与理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倒让身为责任编辑的我,觉得很有必要为这本书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