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形式下的教育(包括素质教育)都离不开考试。具体地讲,考试是学校检查教学效果,取得反馈信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各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考试还具有选拔功能。实践证明,考试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方法、手段无疑  相似文献   

2.
考试与评价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理应把促进和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其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考试和评价除了具有事后的检查、验证、分析和奖惩等功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事前的引导(或导向)功能。好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和方法能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引导日常的教学自觉地向素质教育迈进。反之,就会走进误区,甚至发生扭曲。这样,非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甚至严重损害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挫伤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激情,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程琳钰 《广西教育》2009,(31):21-21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对数学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研究,以寻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科学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正确认识评价与考试的关系 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改进教育决策的重要途径。考试则是被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之一并因其所具有的导向、反馈和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4.
教育考试作为重要的教育实践,发挥着引导学校素质教育、选拔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多重功效,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的重要教育属性功能。建立教育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规》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建设领域法律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必考的内容.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建设法规》课程的考试应跟随现代科技的发展,需具有公平、公正、高效、适岗等特点,分析课程考试模式改革.通过构建新的考试机制,着力建设考试系统,发挥显示、反馈、引导和助学功能,体现以人为本,并促进现代化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显性的障碍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在全球教育改革视域中,它承担着引导学校素质教育、选拔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多重功效。按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教育考试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考试有其功能属性的差异。校内教育考试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等教育属性功能;评鉴教育考试具有鉴定、评价、管理等行政属性功能;大规模教育考试具有调节、控制、文化、经济等社会属性功能。但是,教育考试负向性功能客观存在,发挥考试功能要注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7.
在有些同志看来,似乎素质教育与考试是水火不相容的,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与素质教育对应是“应试教育”,而不是考试本身。 其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评价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同样需要应用“考试”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考试应该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高校实施的考试与此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转交考试观念,更新考试内容、形式、评分标准和操作办法,完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导向、激励功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目前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是基础课程,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  陈华忠 《教育探索》2001,(10):47-48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服务,我们认为必须对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进行改革,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考试的观念 考试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与评价的观念。我们探索新型的考试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考试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和谐统一;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存;坚持考试评价指标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以考试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以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评价的改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