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意识:新课程中教师发展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发展同步跟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普遍感到“心中无数”,教师课程意识的缺乏是其根本原因。课程发展与课程效能的新近理论,以及课程变革和教师发展的动态模式表明课程意识对于促进教师参与课程的动态发展、实现课程效能、达成课程改革目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课程质量评价对当前课程的改革及未来发展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现行的课程评价指标和方法与市场真正的需求严重脱节。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课程效能评价的建议:健全课程效能评价标准和体系,完善课程效能的校内评价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师范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是办好师范院校、培养合格教师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路径有缺、评价效能不足等主要问题,云南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涵盖“教”与“学”两方面,贯穿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全过程控制的师范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而在机制赋能情况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范优势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开放教育课程管理机制分为课程准入机制和课程清理机制两部分。课程准入机制包括课程来源和课程准入方式两方面,课程准入方式又分为课程的“实体性”准入标准和“程序性”准入标准;课程清理机制包括课程的“实体性”评价和“程序性”清理机制。目前,我国开放教育课程管理机制的框架已经形成,但某些管理的细节研究有待深入,如课程来源渠道需要拓宽,课程准入把关不严,课程退出机制还远未形成等。  相似文献   

5.
何谓“校本课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校本课程”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三种“课程”属于课程行政的不同抉择,反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有关谋程行政权力分配的不同取向.已是教育活动运行的集中机制与自由机制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概念上树立“大课程”观,课程目标上确立“文化人”的培养目标,课程形态上强调“一主多副”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价值性与可利用性,课程效能上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辉 《高教探索》2007,(2):103-10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低下,一直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认为没有真正地按照课程规律去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造成低效的根本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模式的概念,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模式的根本是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多元非确定性、对话合作性、发展实践性和异质多样性等特征,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能、效率效能、渗透效能和导向效能。  相似文献   

8.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基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解读与维度分解,研究探讨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及作用机制。以中小学校长为调研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PLS-SEM分别进行现状分析与模型检验,探究校长课程意识等对课程领导效能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的课程规划与管理能力较强,课程意识与课程评估能力则较为薄弱;校长课程管理能力与课程评估能力直接影响课程领导效能,而校长的课程意识会经由六条中介作用路径正向影响课程领导效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注重校长课程领导力培训的科学精准、加强对校长课程领导情智要素的实证研究、构建基于叙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福林 《广西教育》2022,(12):29-33
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以“思政课程”推动“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高职院校以“思政课程”推动“课程思政”的原则,从价值理念、师资队伍、制度机制、考核评价等层面提出高职院校以“思政课程”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课程作为“文化代码”、课程作为“文化资本”、课程作为“文化霸权”三方面分析了课程的文化锁定机制及其文化性缺失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基于二者的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精神引领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课程的全方位育人效果,使协同育人效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为切入点,探究了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和实施情况,力求通过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能的提升,保障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具体落实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缺乏上下联动的引导机制、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机制不足、缺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有效评价体系等。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应从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政策的监测与评估有利于实现课程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课程政策影响从表层走向深度变革:为课程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开拓课程政策研究的新领域。但目前我国课程政策的监测与评估存在着诸如经验化监测与评估方式居于主导地位、不同监测与评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课程政策监测与评估缺少必要的程序规定与实施细则以及鲜有对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等问题。改进课程政策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应遵循专业化路径,寻求监测与评估的理性化与逻辑化支撑:以“政策利益相关者”为中心,促进监测与评估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走向完善的制度架构,为监测与评估提供制度的有效供给:落实问责机制,提高课程政策监测与评估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学校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升课程效能。课程效能是指课程在促进个体经验增长和课程目标达成上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和能力。我国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主要体现为忠实地实施国家规定课程、对部分国家课程进行调适、对全部国家课程进行调适三种样态,三种样态的课程效能逐级提高。要促进学校课程效能的提升,需要学校增强课程效能意识,完善课程设计,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和教师培训,设立指向目标的课程评价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格局下,有必要阐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的内涵和同向同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大思政格局下二者协同育人的推进策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教师,中坚力量在教师党支部,应充分发挥教师和教师党支部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高校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育人机制体制,完善内容、学科、教学和评价“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双高”建设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以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存在的问题出发,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主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学协同、健全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套系统工程,因此,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以深圳市龙华区小学科技创新课程为例,对科技创新课程培育机制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课程资源从“点点用”到“改改用”,最后“创创用”的良性产出机制,建立“智能+”全媒体课程的服务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下,推进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各科课程与思政课紧密融合、同向同行,对实现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和主要原因,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难点破解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研究从外在的角度探讨课程文化的发展规律,把它视为一个被动的他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远离平衡态”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涨落”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动力,“序参量”主导着课程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课程的焦点集中在学校层面,则可以把“课程”定义为依据个人、方案或学校等层面而策划,帮助安排调整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活动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课程发展或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过程的内容、活动及安排的调整以达到教与学的最大效能。因此,鼓励课程及教学自主的机制,对激活学校专业自我管理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