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云南是我国也是世界茶化发源地,最古老的产茶胜地,这里保留了古老清新的制茶用茶方式、自然质朴的茶礼、丰富多彩的茶风俗等独特的茶化。旅游界应更观念,为云南茶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同时不断丰富茶化旅游项目,加强茶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云南茶化旅游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宋词中,与茶相关的作品不计其数,从采茶到制茶,从茶的功用到烹茶之法,及茶礼、分茶、斗茶、点茶、试茶、茶百戏等都有描述。  相似文献   

3.
茶,在古代是一物多名。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记载:“诸书说茶处,其字乃作荼,至唐代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茶经》问世以前,除了“荼”以外,茶还有多种称呼,  相似文献   

4.
宋代专卖体制下茶叶经济的发展,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围绕茶法,茶价诸问题有众多争论。欧阳修的茶利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反对政府屡更茶法,主张与商共利;二是主张政府降低茶价,确保茶市正常运营;三是正确处理国家,大商人,小商贩三之间的关系;四是重视茶利,深废认识到茶利在国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品茗随想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撮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满杯里飘飞着翡翠般的绿色。渐渐地,茶叶沉寂了下来。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集聚在杯底的茶叶,绿郁郁的脉络分明,我似乎看到了一派绿莹莹的茶林,一个荆衩布裙的姑娘,正采撷着鲜嫩清芬的茶叶……中国人饮茶,古已有之。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茶的解毒功能。不过,人们很快发现,品性淡然的茶更能明心净性,滋润精神。逐渐地茶又承载起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茶,成了人们生活中亦雅亦俗…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思茅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普洱茶故乡。与普洱茶有关系的佛教,在思茅有:汉传大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滇西北迪庆及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佛教修炼“禅定”时,以茶助兴,以茶敬佛祖,僧人受戒前后均饮用“受戒茶”。这些诸多佛事活动都离不开普洱茶。通过茶最终表达出佛家“明心见性”的道德现。  相似文献   

7.
茶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茶以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和文化内涵滋养着文人,使文人超脱了一般饮用的需求,进入了身心境界的体验。而文人又通过他们的词作,形象地描述了茶事的发展,赋予茶鲜活的艺术色彩。茶滋养、丰富了宋代文人,而宋代文人诗化、升华了茶。  相似文献   

8.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大体上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清代前期,尽管茶叶的栽植差不多遍及湖南全省,但湖茶产量和增长量都不太大。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国际市场对茶叶的巨大需求转化为湖茶生产的直接推动力,湖茶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清代前期湖茶生产概况自唐代国人饮茶之风渐盛以来,湖南一直是茶叶的重要生产区域之一。历代的史书中有不少关于湖茶的记载如五代时:“湖南岁贡茶二十五万斤”。①宋代“荆湖岁课茶二百四十七万余斤,后茶法屡变/岁课目削。荆湖二百六万余斤茶出潭…  相似文献   

9.
茶话会的由来据史书云:三国时吴未代皇帝孙皓,每宴群臣,必尽兴大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代酒”的方法。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饭茶的茶宴,且日以普遍,很像今天的茶话会。茶宴多以名茶待客,宾主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一边赋诗作对,谈笑风生。唐宋时的...  相似文献   

10.
性本爱茶     
我不懂茶,但因父亲爱茶如命,天长日久我也就爱茶了。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那么爱喝茶,他很认真地告诉我:“茶不像烟酒,给人一时的快感,它给人的是无穷的回味。”在冰冷的雨夜里,丢了睡意,沏杯茶,将自己融进柔和的灯光中,透过那腾腾的水汽,我看见一片片绿叶升起沉下,再静静地舒展开来,等那茶水散发出清香,我的心也沉静下来,淡雅的茶让我想起了欢乐的往事。什么是幸福?天冷时,有茶水暖心暖身;孤独时,有茶叶静静陪伴;烦恼时,有清茶听你诉说……尽管茶带来的是微苦的味道,但若没了茶,水便是平淡无味的。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1.
刘芯哲 《小火炬》2011,(6):26-26
我眼中的茶博园,是宽广的。它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崇阳溪畔,面积7.8万平方米。一走进茶博园,映入我眼帘的是“中华茶博园”五个熠熠生辉的汉字和一棵大茶树。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无论在产茶的乡村,还是在销茶的商界,说到方根源这个名字,大概不知道的人很少。他搭起草棚,隐居深山,苦心探索二十年,在江西茶叶历史上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个带头儿种植自留茶:第一个开发苦丁茶;第一个研制茶叶当菜肴:第一个中国历史上把茶花制成茶花茶的人:第一个研究茶文化,融茶文化为龙文化的人。他成为茶都婺源第一个种茶、制茶、  相似文献   

13.
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上等好茶,色润、味纯,其质绵长久远。用茶,且是上等好茶来形容特级教师李伟忠老师的课最是恰如其分的了。每次听李老师的语文课,好似品一盏香茗,唇齿留香,意犹未尽。在李老师的课上,  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古老的茶区——临沧茶化板块着眼,结合临沧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人资源优势,以古茶、今茶及茶道为主题,分析了临沧茶化的源流及韵味,旨望对开发云南的茶化旅游产业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茶中风骨     
亢乐 《中文自修》2007,(2):50-51
《闵老子茶》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小品文,这篇小品文记叙了一次他品茶的经历。喝茶本是生活中的些微小事,但经过作家妙笔一点染立刻变得饶有情致,跌宕有趣。这次寻茶、等茶、论茶和最后因茶而结缘的过程也立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一杯茶,需细细去嗅,才能嗅出茶香四溢;生活是一杯茶,需慢慢去呷,才能品出清新淡雅;生活是一杯茶,需幽幽去感,才能觉出平淡中的非凡。  相似文献   

17.
一、茶叶盒上的对联。驰名海内外的四川名茶——蒙山茶的茶叶盒上有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是直接从白居易的茶诗中“截取”过来的,不仅对仗奇巧,主题突出,而且充满诗情画意,了无雕凿之痕。用来作茶叶盒上的对联,更是古色古香,赏心悦目,顿添茶兴。  相似文献   

18.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11,(16):39-41
史载,饮茶当始于秦汉,我国是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但先是以为药。《神农本草经》就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谓“荼”,就是“茶”。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还传入了宫廷。至唐,  相似文献   

19.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生活情趣与审美理想的诗意凝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品茗吟诗,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留下无数咏茶的名篇佳作。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始终的茶诗,既描绘了时代的风物世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丰富情韵与人生感慨,又颇具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从体裁、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语言四个方面,对苏轼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0.
职高毕业的打工妹李莉,今年23岁,她是中国第一支妇女子茶艺茶技队的掌门。几年前,她开始学习茶艺茶技,经过勤学苦练,克服重重困难,现在成了四川远近闻名的“茶姑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