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诞生"与"诞辰"真不愧是两个忠于职守的好兄弟,为人们的一个又一个"纪念日"而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日,"诞辰"忙着张贴横幅标语--"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当时庆祝的场面非常热烈,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庄严的聚会.  相似文献   

2.
释"哭"、"泣"     
"哭"、"泣"及其语义相关的一系列词汇意义相近,其差别主要表现为哭的主体、方式不同.汉语词汇的丰富,是为了适用于人们感情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但实际上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40%~50%的优秀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其中女生比例更高,这是一群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4.
陈然 《现代语文》2006,(2):124-124
"暴光"与"曝光"这两个词常常出现在媒体的各类报道中,各种各样的大事件、小问题经过"暴光"或"曝光",不断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暴光"与"曝光"使用的选择上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人们认为"暴光"等同于"曝光".那么"暴光"与"曝光"在读音、词义上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5.
空间"前"、"后"认知首先源于人们对自我身体特征和运动的感知,构成空间"前、后"认知的主体参照策略.自身"前、后"的认知特点会投射到其他空间事物而成为人们认知这些客体"前、后"的标准,从而形成空间"前"、"后"认知中的客体参照策略.这两种认知策略在通过空间来认知时间的过程中得到完全贯彻,也形成了时间"前"、"后"认知中的主体参照策略和客体参照策略,这就造成了时间表达中的"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6.
我国"择校"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择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择校"人们评价不一,也形成了许多认识误区.实际上,"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应当成为"就近入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张敏  陈双新 《现代语文》2005,(12):15-15
"发人深省"和"发人深醒"都是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的意思,是一组意思完全相同的异形词.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把"发人深省"作为推荐词形使用.一些字典辞书也分别对这两个词形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其处理情况主要可分为两种:第一,用"发人深省"列出条目,解释其含义,并注明亦作、又作、也作"发人深醒",或注明"省"也作、也写作"醒";第二,只列出"发人深省"这一条目,并解释为"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不作其它解释.  相似文献   

8.
走近"数感"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如有一个空盒、一堆糖,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对两者进行比较:这堆糖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不再单一而稳定,注重自我、注重实惠的意识在许多人的价值天平上砝码加重.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要想保持护理队伍思想的稳定,调动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加强护理人员"慎独"与"慎众"两方面的道德修养,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实现为人们身心、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0.
"四海皆兄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认识与实践.传统的人格理想指导人们内主仁、外行义、积极入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秉"义"而行,"义"结四方.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学外语要"从幼"、"从洋"、"从速"的错误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外语教师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人们对这些现象能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的"和合"思想主要有"太和"、"中和"以及"和平共处"三方面的内容.王夫之认为,"和"是自然界的常态,"太和"则是"和"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太和"之境."中和"是人们修身的最高准则,人们通过"存养省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去体验、去实践,就能达到"中和"之境.王夫之主张各民族和平共处,既反对少数民族对...  相似文献   

13.
一、"重富"的紧迫性 不知你注意到这一现象没有?当前,我们对贫困学生倾注了更多爱心."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在党委、政府及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下,这一呼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于是人们的同情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希望学校"、"一助一"、"宏志班"、"贫困助学金"等多种"爱贫"形式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神州大地.不知你发现这一问题没有?我们与此同时却有些冷落了"富家子弟"们.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裕家庭出身的学生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也许以后,我们所教的学生将多属富裕家庭出身.我们若不及早研究出对这些学生的系统的教育方法,岂不要误了他们的前程?我等从教者岂不成了罪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囧"、"雷"两个网络"红词"入手,追根溯源,挖掘其深层含义,阐明旧词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以引起人们对旧词新意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柳燕妮 《现代语文》2006,(1):124-125
在现代汉语里"执著"一词常常被写作"执着",它们是同一个常用词,仅文字形式有别.对这个词的理解,以及书写,人们常常有疑惑.本文对此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快餐"这个词,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外来语,许多辞书上还未收录.英语叫做"fast food",港台一带译作速食、即食等.它的快捷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令人对其营养成分忧心忡忡.一种社会现象更令人担忧,那就是"快餐文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平等"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教育平等"思想古已有之.自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到近现代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实施,二千多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但实际情况是,尽管人们在实践与理论中取得了许多成绩,"教育平等"却依旧似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教育平等"何以可能?这个命题从来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强劲势头正日益挤占人们的空间.网络语言、网络文字也不断的进入人们的生活,汉字的特性在这期间显露无疑,在这些文字的使用背后也体现着现代入的精神面貌.本文试对网络文字"犇"的使用现象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开展"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化学"是伴随"绿色食品"、"绿色消费"而出现的新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精神生活日趋文明,与此同时,需要一个更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可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目前的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的环境质量更是相当恶劣.  相似文献   

20.
穆旦是九叶诗派里最有成就、最具风格特色的诗人之一.穆旦的诗作里常常出现"上帝"、"神"、"主人"、"主"等意象,其实这些都是"上帝"不同身份的代名词."上帝"曾是救世主,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一份前行的勇气,一股克服不辛的力量.穆旦诗歌里的"上帝"意象是诗人"人身以外"的一个支点与一份安慰.当诗人看到现实里的人们生活在困苦、绝望中,芸芸众生在困苦中挣扎,诗人试图用这些意象来消解现实的困惑与艰难.但是,诗人穆旦发现,曾经至善万能的上帝,再也不堪承受当下的生命之重了,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惋惜与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