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Z1):88-89
正时间:战国时期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第一幕【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赵王:(着急)这可怎么办啊!大臣:大王,听说有位叫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如我们把他请来试试?赵王:(急忙招手)快,快,快把蔺相如请来!  相似文献   

2.
技法讲解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相传,先秦时期有一个美女名叫罗敷,嫁给王仁为妻.后来,王仁在赵国做了个小官——赵王的家令.有一天,罗敷外出采摘桑叶,正遏上赵王登高台观景,赵王看见罗敷之美貌,便一心想娶她入宫做贵妃娘娘.于是,设法将罗敷请至王宫,大摆酒宴,殷勤劝饮.在酒宴上,罗敷弹奏着古筝,高歌一曲"陌上之歌",抒发了对王仁的忠贞爱情,向赵王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迹,打消了赵王的非分之想.  相似文献   

3.
技法讲解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相传,先秦时期有一个美女名叫罗敷,嫁给王仁为妻。后来,王仁在赵国做了个小官——赵王的家令。有一天,罗敷外出采摘桑叶,正遇上赵王登高台观景,赵王看见罗敷之美貌,便一心想娶她入宫做贵妃娘娘。于是,设法将罗敷请至王宫,大摆酒宴,殷勤劝饮。在酒宴上,罗敷弹奏着古筝,高歌  相似文献   

4.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13):88-89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 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 第一幕 [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  相似文献   

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奏瑟”,教材上注为“奏瑟,弹瑟,下文‘鼓瑟’同。”案:《说文》:“奏,进也”。本篇下云:“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赵王所为,秦御史所书均为“鼓瑟”,“奏”“鼓”区分甚明。又下云:“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北京大学编《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一本‘奉’作‘奏’。”秦方“请奏瑟”,赵王“请奏盆缻”,针锋相对,何其  相似文献   

6.
古今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双宾语句式中的两个宾语都放在动词的后面,一前一后,紧紧相连。例如“遗赵王书”(《史记·廉蔺列传》)、“给他录音机”是双宾语句。如果说成“以书遗赵王”、“遗赵王以书”、“把录音机给他”,就不是双宾语句了。第二,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在结构上不发生直接组合关系,而都同支配它们的谓语动词发生联系,其联系又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其中一个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内容,可以称之为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和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发生间接关系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间接宾语。例如“遗赵王书”中,“书”是“遗”的直接内容,“赵王”是与  相似文献   

7.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研读渑池会见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说说这个小故事。师:现在谁来说说渑池会见?生: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  相似文献   

9.
贯高守信     
有一天,汉高祖刘邦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进献食物给刘邦,态度很谦卑,尽到了女婿的礼节。刘邦却张开两脚座着大骂赵王,非常傲慢和轻视他。赵相贯高、赵午都六十多岁了,他们生性颇有豪气,就愤怒地说:“我王真是懦弱之王!”就劝赵王说:“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称王。如今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咱的地盘咱做主!”欢迎大家来到互动隧道领地——“作文QQ站”!今天,咱这儿来了位老朋友——《中学生》特约记者白俊毅同学,欢迎他的到来!这次,我们邀他一同讨论同学们在作文中的“模仿”问题。说实话,不少同学吃了模仿的亏,作文没得写,咱就模仿大手笔的文章吧,谁知被老师看出,认定是抄袭,一顿批不说,作文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沪教版第六册《完璧归赵》很有特点,最值得品味的是全文中蔺相如的四段话。第一段:"大王(赵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秦王强势骗玉,赵王无计可施,只好让名不见经传的蔺相如出使秦国。临行前他语出惊人,意志坚定,表现了对赵王的忠诚。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悬念:他能否说到做到?第二段:"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话语简短,语意清晰,且有分寸,  相似文献   

12.
《将相和》一文中「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争锋。教参(人教社版)解释为「秦王要赵王为鼓瑟,意思是要同为一国之主的赵王以臣仆身份,奏乐以待秦王,从而贬辱赵玉。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儿童辩证地看问题,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语文教育提高学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儿童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可以在早期萌芽并得到发展的. 案例一: 有位老师讲完<将相和>后,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还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时,突然,又有一名同学举手了,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学生得到肯定,心里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其实质是师生在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交融、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的观点、情感的交流,最后达到“融合”的目的。如何实施对话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学生遇阻要扶请看下面《将相和》的教学片段(江苏特级教师徐善俊执教):师: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二段: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生: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打成了平局。(大多数学生同意这种意见。)师: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意见?生:我认为是赵国胜了。…  相似文献   

15.
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秦国太监:“上朝!”秦国大臣:“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秦王:“平身。”秦国大臣:“谢陛下。”秦王:“现在兵力数我秦国最强,和别的国家交战,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近听赵王得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本王我非把它搞到手不可,先设个拿城换璧的计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赵王陵遗址遗产构成情况、遗产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切实分析赵王陵遗址未来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及方法,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使赵王陵遗址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以适应未来大遗址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廉颇思赵原文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压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通"屎"。  相似文献   

18.
丛台     
封面图片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丛台,她巍然耸立在市中华大街北段西侧丛台公园内。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在位(前325—前299)时期,亦称武灵丛台,是赵王  相似文献   

19.
知缶知缶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主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相似文献   

20.
“高三是一片海,我们已经游上了岸,现在轮到你们了。”——上一届学姐进入高三就意味着要牺牲一些自由。这不,暑假里也要补习。可老师们都心甘情愿地无偿劳动了,咱还抱怨什么?老老实实地顶着太阳,迎接两点一线吧——进教室就是学习,出教室就是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