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查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180名聋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乡村学生,从五年级到高二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M状发展;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为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西藏地区66名聋生进行了问卷测查.结果表明:西藏聋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不同性别、不同听力损伤程度、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对运动喜欢的不同程度的聋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聋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学生道德判断量表>对义务教育阶段中高(4-8)年级聋生道德判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阶段聋生道德判断发展特点包括:(1)在法律维度和道德维度两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自我维度和信仰维度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2)在自我、法律、道德和信仰四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自我维度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使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分别测查了7— 9年级的聋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 ,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7— 9年级聋学生的自我概念 ,除了在行为因子上呈现下降趋势外 ,其余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均不存在年级差异 ;女生对行为、合群的评价高于男生。聋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 6 9% ;存在的最明显的心理问题是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焦虑、行为等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对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以广东九所高校的1 032名高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创造力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大学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学习对其创造力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年级本科生创造力倾向两极分化严重,创造力倾向总体达到优秀的比例仅为1.6%,55%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课堂教学的两个因子中,教学内容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及冒险性和挑战性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教学方式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及各维度影响不显著;课外学习的四个因子中,课外阅读、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对创造力倾向总体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对冒险性和挑战性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参加学术活动对创造力倾向总体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使用自编创造性想象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维度对三组共90名不同媒介接触偏好儿童(电视组、书刊组、对照组)的创造性想象水平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发现:(1)电视组在创造性想象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为最低;图书组除在独创性维度上得分不及对照组外,其余各项得分均为最高.(2)电视组与图书组在变通性、独创性两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图书组儿童在这两方面较电视组具有明显优势.(3)看电视时间与独创性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看书时间则与变通性相关非常显著,与创造性想象总分的相关亦达到显著水平,提示长时间看电视可能有损独创性的发展,而较长时间的阅读则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想象尤其是变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实验以中学项目学习的教学为切入点,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等方法,在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一年级开展教学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的创造性情感倾向和创造力技能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都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技能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64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包括学困生290名,普通生351名。结果表明:(1)学困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生差;(2)学困男生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表现比学困女生好;(3)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针对学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应结合学生本人、教师和家庭这三个不同的群体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活技能教育对聋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生活技能教育对聋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两所聋校4-6年级共86位聋生为研究对象,一所学校为实验组,另一所为对照组,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聋生自我意识水平;能够显著缓解聋生社交焦虑情绪;能够显著减少聋生反社会行为,因此生活技能教育对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是有效的.鉴于此,应提倡聋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与分析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合肥市某小学1096名7~11岁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3.65%,各分量表阳性总检出率为总人数的62.5%,其中学习焦虑因子检出率为43.3%,各项检出率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中动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2)除恐怖倾向外,其他各因子分男生与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3)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与年级的相关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其中恐怖倾向与年级呈现负相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与年级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孤独倾向与年级呈现负相关。研究得出:合肥市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学习焦虑明显,应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聋生、盲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江苏、浙江、山东的184名聋生、盲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聋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国内常模;聋生、盲生相比,焦虑、敌意、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方面无差异,部分因子比较,呈现较显著性差异,盲生除躯体化、精神病性两项均分低于聋生,其余因子均分都高于聋生;城乡聋生在抑郁、敌意两因子比较上无差异,后者的均分显著高于前者;聋男女生相比,抑郁、焦虑、恐怖三因子方面无差异,前者均分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校园社会关系问卷,采取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分析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的联系。结果表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贡献率为13.2%。社会关系满意度越高,个体越不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行为。社会关系利用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行为。  相似文献   

13.
聋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SCL-90)研究了聋生内隐自尊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聋生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聋生内隐自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3)聋生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异极显著.在高职生群体内部也存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针对结果,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聋哑高职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02名临近毕业的聋哑高职生进行了就业心理方面的调查。调查发现,聋哑高职生的依赖、焦虑、抑郁、畏惧和嫉妒心理较健听生更为严重。对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针对性个体辅导、加强"两训一课"等策略提高聋哑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残疾学员在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探索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残疾学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残疾学员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学业情绪、孤独感等方面,学习焦虑问题较突出,不同专业学员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建议关注课程设置、学习环境与残疾学员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SCL-90量表对276名聋人大学生的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大一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大三聋人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聋人大学生;特殊高等院校应重视和加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对中学阶段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聋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中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躯体化、强迫、偏执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不良的成因及矫治对策进行探究,为聋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