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公开课越来越多地以“借班上课”的形式开展。一般而言,除校级公开课可以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外,其余大都是借班上课。借班上课,课前师生间不曾接触,是全然陌生的。教师对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不了解,加之与陌生学生之间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备课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存在巨大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使青年教师对教学常规及教学原理产生深刻的理解,以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区教育局教研室经常组织一些骨干教师在全区展开研讨、观摩、展示等公开课活动。而此类公开课一般情况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不在自己学校自己班级进行,而是以“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借班上课的老师对所授课对象的信息基本不知,  相似文献   

4.
表演性质的公开课在实际教学交流活动中并不鲜见。那么,“借班上课”是不是就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水平呢?面对素不相识的学生,教师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有效教学?李镇西老师只选择作文课做公开课,因为可以预先通过学生作文了解学生,那么别的课、别的学科呢?为什么公开课会落到这样尴尬的境地?请看《话说“借班上课”》。  相似文献   

5.
借班上课是当前一种常见现象,即从其他班级或其他幼儿园的班级抽取部分幼儿来完成自己的教学活动,当前主要用于进行公开课之前的试教活动和上公开课。当年轻的教师要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要展示活动,幼儿园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评比、展示,在高校的访问学者要结束自己的深造前都要在幼儿园借班进行上课,  相似文献   

6.
我把“借班上课”的公开课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性的真实的公开课,一类是表演性的弄虚作假的“公开课”。为了表述简洁,我把后一类“公开课”加上引号——迄今为止我所抨击的都是这样的“公开课”。而对前一类公开课,我并不反对。  相似文献   

7.
一些教研活动、展示课、示范课、优质课等等都需要老师借班上课。借班上课可以抵制公开课的虚假性,是测试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它蕴涵着很多技巧和艺术。值得每一位老师去研究。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借班上课,师生双方"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借班上课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是一门艺术。教师巧用激励(即从外部给学生适度的刺激,设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内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亲身参与和观摩的省市级公开课为例,谈谈借班上课的课堂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9.
【现状点击】 现在,教学观摩课、公开课、赛课等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借班上课成了教学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上课教师都会进行课前谈话。因为不是正式上课,很多教师的谈话都相当随意。据笔者观察,教师的课前谈话常有如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教学思想,当面对教师技能比赛中重要一项——赛课(或者借班上课)时,教师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对陌生的学生进行分组成为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以《关注健康》一课为例,探讨借班上课临时分组的方法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 50年来对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大致可分为前 30年和后 2 0年两个阶段。“文革”前的 17年内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发展平稳 ,10年动乱使西方哲学研究这一园地出现了“10年沉寂”。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 ,我国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步入了新阶段 :科研机构和高校教研室得到了充实和加强 ,人才脱颖而出 ,科研活跃、成果丰硕、进展喜人 ,但面对新世纪的任务 ,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林彪路线”是“文革”后期普遍采用的一个习惯用语,是对林彪为代表的反党集团在“文革”中所推行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总称。“林彪路线”具有公开的一套路线和暗中的一套路线。其公开的一套路线的特点是极力迎合所谓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利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左”倾错误,把这一路线推向极端。其暗中的一套路线则是林彪在实现篡党夺权以后准备实行的一套路线,因而这是一条未及全部实行的路线,是林彪准备施政的腹案。前者是林彪篡党夺权的手段,后者是他篡党夺权后准备实行的路线。“林彪路线”的两面性从反面证明“文化大革命”的破产是必然的,“林彪路线”的破产也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预示着“文革”必然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The resumption of classes to make revolution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e current phase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broad masses of revolutionar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broad revolutionary masses. The 16-point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cerning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 was personally formulated by Chairman Mao, points out that the reform of the old educational system and of the old teaching guidelines and method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ask in the current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史为参照。对百年师范的发展作简要梳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文革前的弘扬新学、奠基师范时期;文革后的开拓创新、续写华章时期;进入21世纪的迎难而上、负重前行时期。反思严谨务实的教风学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严格的管理制度、浓郁的师范文化等优良传统。指出师范学校应该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特色,尽早融入高等教育序列、大师范行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史为参照,对百年师范的发展作简要梳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文革前的弘扬新学、奠基师范时期;文革后的开拓创新、续写华章时期;进入21世纪的迎难而上、负重前行时期。反思严谨务实的教风学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严格的管理制度、浓郁的师范文化等优良传统,指出师范学校应该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特色,尽早融入高等教育序列、大师范行列。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面临诸多领域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最重要最根本的首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只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真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晚年胡乔木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中国20年犯"左"倾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努力,为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革”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九大上得以充分肯定:林彪取代刘少奇,成为毛泽东选定的新接班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整套理论作为概括形成的“文革”的重大理论成果,得到广泛宣传。而“九一三”事件的爆发,则在客观上无情地宣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纽论和实践的彻底破产。此后,无论怎样强硬地坚持和宣传“文革”取得的伟大胜利,都已是难以取信于民了。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研究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文世界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有了较大地发展。本文以中国大陆为主,兼顾港台及海外华文世界的有关著述,对“文革”研究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主题与内容、方法与手段、发展趋势与特点、以及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叙述与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对革命的论述中,有些内容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毛泽东概括了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革命。其中却不包括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其中蕴涵着他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刘理解。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性质的革命基本结束后要及时向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转变的思想,以及将经济革命称作党领导的“第二个革命”的思想。反映了建设时期他对革命的新思考。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地位的评价,则使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从识他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0.
"文革"期间,有大批的旧有词语趋于或已退出现实的使用,文章按人物称谓类、事物称名类和动作行为类分别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