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球鞭打式击球的感知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确定排球鞭打式击球动作感知觉指标,即用力知觉、用力知觉反馈、方位知觉和方位知觉反馈等指标,并通过运动和心理测试的方法,结合指标设计感知教学方法,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对照性教学实验。结果证明,运用所设计的感知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击球臂的动作知觉与反馈等感知能力,同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理论产生于第二代认知革命,它实现了传统认知理论桎梏的突破,成为了教育领域最新的认知策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深入挖掘、探索身体、情境及其交互作用,明确身体感受、体验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媒介,寻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可以通过人体运动感知觉、本体感觉、深度直觉直接获得认知,从而形成相应的动作技能。在这样的环节当中,学生的身体为认知主体,通过不断的交互作用完成学习。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与具身认知理论有着深度的契合。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于具身体育教学新理念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评工具(TGMD-3)、感知运动能力分量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问卷对小学3~6年级437名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感知运动能力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和Mplus8.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男生的操控性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P<0.01);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至中等正相关(r=0.103~0.477,P<0.05);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预测感知运动能力(β=0.222,P<0.001),感知运动能力预测身体活动水平(β=0.569,P<0.001),感知运动能力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4.
感知能力是动作及身体活动的心理机制,扮演动作行为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促进幼儿明确性身体活动有着重要价值。目的:本研究系统分析幼儿基本动作技能(FMS)、感知动作能力(PMC)与身体活动(PA)的关系机制,实证FMS对PA的直接效应,PMC对FMS影响PA的中介效应。对象与方法:在××市两所城市公立幼儿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53名受试幼儿(女童257人,平均年龄5.53±0.96岁;男童296人,平均年龄5.54±1.0岁)。采用三轴加速度计与儿童身体活动问卷评价身体活动水平,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三版测试基本动作技能,形象化感知能力量表(第二版)测试感知动作能力;采用线性回归与Bootstrapping抽样技术检验变量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受试幼儿FMS对PA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移动性动作技能(LC)对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4,t=3.96,P<0.05);LC对PMC有正向影响作用(β=0.27,t=4.86,P<0.01);PMC对LC影响MVPA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1,t=2.13,P<0.05);“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散手运动员协调性的组成结构与分类模式。理论分析表明:散手运动员协调性是机体平衡能力、视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本体感知能力、控制上肢和下肢动作能力的5大能力的综合表现。按照完成具体散手动作时肢体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全身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动作协调;左-右上肢间动作协调,左-右下肢间动作协调;按照完成散手动作时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联系划分为:平衡-身体动作协调,视觉-身体动作协调,本体感觉-身体动作协调,听觉-身体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身体动作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际和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水平和体质水平的直接、间接影响。方法:采用加速度计、TGMD-2、体育课中感知能力量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小学三至四年级256名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实际运动能力、感知运动能力和体质水平进行调查。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Bootstrap对间接效应进行估计。结果:实际运动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和体质水平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感知运动能力在实际运动能力与MVPA%、实际运动能力与体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感知运动能力对学生体质水平中介作用的效应量高于体育课中MVPA%的效应量。结论: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际运动能力的学习,通过创设积极的环境,让学生享受体育课和提高学生的感知运动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和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琴 《精武》2013,(24):96-97
在健美操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要发挥学生实习领操能力仅有良好的自信和规范动作是达不到的,必须需要学生拥有对音乐节奏较好的感知能力。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操动作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动作是在身体处于非正常位置下完成的,致使学生在练习时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影响体操课任务的完成。通过统计调查、分析与实践,采用心理训练手段,重视素质教育,探索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4年全国蹦床锦标赛的51名女子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与竞技水平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健将和健将两级别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这与他们处于相近的技术水平有关;高水平和较高水平运动员在平衡觉、用力准确性、简单反应时和时空判断值等指标上普遍好于较低和低水平运动员,这说明部分感知觉能力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选择反应时的测试结果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反映出低水平运动员心理的不成熟与不稳定,这是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因素之一。建议教练员在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和技术练习,以更好地把握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普体铅球课进行身体训练受学校场地、器材设备限制的困难,选用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作为训练手段,通过实验与对照的方法,发现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可有效地挖掘学生自身爆发力的潜在素质,迅速提高铅球成绩,并对推铅球最后用力出手时易产生的“掉肘”错误动作有明显的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当选择篮球传接球进行单元设计时,也就是确定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为"传接球",内容需要有现实存在的教材(身体练习)让学生感知和学习,也就是有具体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方式承载着"传接球"内容。在制订单元计划时,需要考虑选择和使用哪些身体练习承载"传接球"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的传接球技能需要多种运动能力支撑,这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感知和表象的规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正确的示范,对动作的清楚讲解,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较清晰的表象。再进行反复的练习,在体育教学中,多运用心理学知识,能使学生更快领会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于洋 《拳击与格斗》2023,(10):67-69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已经被证明在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太极拳运动提升了身体的运动能力。它还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了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在灵活性方面,太极拳通过对身体控制和动作范围的练习,显著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太极拳的练习能对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动作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总之,太极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整齐一致的队列动作,灵活自如的队形变换是一个班集体精神面貌、思想作风的重要体现,也是组织纪律性的突出表现。 队列队形练习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朝气蓬勃,永往直前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 队列队形练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式和集体动作的能力,同  相似文献   

15.
<正> 小学的投掷教材,主要是掷垒球、掷沙袋。由于投掷垒球和沙袋的最后用力是鞭打动作,其身体姿势、动作轨迹、用力顺序与推铅球不同,这样学生在小学获得的投掷知识与技能,对中学时学习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起着干扰作用。如何消除这种干扰?我在教学中采取下列几点做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1.根据学生力量大小,采用不同姿势进行臂屈伸练习,如推墙整、斜立撑、俯卧撑、脚高于头部撑。练习时要求学生手指相对,伸臂用力动作快。这种练习相似于推铅球出手时的用力动作,能使学生产生比较正确的本体感受和技能刺激。  相似文献   

16.
感知游戏     
感知游戏是通过有意识的对人体感觉或知觉准确程度的判断而有效形成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并使大脑皮层加速兴奋的方法和手段。感知练习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并逐步进入状态。为准备活动的其它内容,尤其是身体活动内容奠定基础。对深度疲劳的学生来说,循序渐进的准备活动从感知练习开始。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最重要的技术是弹动技术,主要是依靠踝、膝、髋关节的屈伸缓冲而产生,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冲力,从而减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增加,可提高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使踝关节在弹动、跳跃落地时保持身体的协调稳定,控制整个身体姿态,达到美化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能力。本研究以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踝关节力觉影响的实验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健美操运动对踝关节的力觉各指标的影响,为减少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健美操的教学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练习是主要手段,而开展身体练习,教师就要经常进行动作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其中示范、动作表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示范有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示范,动作表演也有教师的动作表演和学生的动作表演。通过学生示范、动作表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相似文献   

19.
游泳教学中的模仿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子 《游泳》2000,(1):23-24
在游泳教学中 ,模仿练习是使学员掌握游泳技术机能的基本教学方法 ,同时也是纠正错误动作和发展学员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 ,模仿练习是学员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器官 ,对所学的动作进行观察和思维并获得初步的直观印象后 ,进一步通过肌肉活动 ,综合利用各种有关的感觉器官 ,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更直接、形象、深入的感知方法。这种综合性的感知 ,对于学员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动作技能的形成以及游泳技术的掌握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游泳动作技能的形成来看 ,学员通过听教练讲解 ,看教练示范 ,从而产生了对动作的初步…  相似文献   

20.
丁敏奎 《体育教学》2008,(11):52-53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致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