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们一般认为 ,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属于“反传统”艺术的体现。其实 ,西方现代视觉艺术也有着深刻的西方传统主义艺术特点 :一是遵循了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审美创造模式 ,二是维持了色彩在视觉艺术语言中的核心地位 ,三是西方现代艺术各流派的发展更替本身就体现了强烈的传统继承关系。因此 ,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在本质上表现为以西方传统艺术为基础的现代超越 ,并非纯粹的“否定传统艺术”、“反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光的特质在大大地扩展,光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光不只是作为“照明”来使用,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魁力的造型手段,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21世纪世界综合艺术设计中,直接使用光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相继出现,光结合现代高科技及现代理念的创作表现,已经成为现代造型艺术与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把形而上学仅仅当作一种同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对形而上学原本意义的严重遮蔽。形而上学首先是"第一哲学",它由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地建立,之后构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当中,也不仅仅存在片面、孤立、静止和不承认矛盾的思维方式,这种"知性思维方式"仅仅是黑格尔所批评的西方近代形而上学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而决不是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全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作为西方最大的形而上学家,恰好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所以,把片面、孤立、静止和不承认矛盾的思维方式当作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代名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随着视觉艺术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其对设计者的创新思维也越来越倾向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已经越来越运用到视觉艺术设计领域。采用反常规、超常规思维方式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要重点从多向思维对视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角度,对多向思维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解释学家———海德格尔,以其睿智的思维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思维传统进行了尖锐而彻底的批判,对长期以来困扰无数先哲的“存在”本体论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美学。但由于海德格尔的语言和思维明显具有...  相似文献   

6.
逻各斯理性主义是古典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条清晰的脉动,如果说在叔本华、尼采那儿它开始遭到了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的拒斥,那么在这它则遭受了沉重的一击,由是解构主义美学让人们转向世界的另一层面,感受到关学那充满感性的生命之光的烛照。  相似文献   

7.
本雅明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摄影,电影,电视这些新兴科技艺术手段刚刚萌芽阶段就提出了自己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看法和一些担忧,并且提出了艺术品具有其"本真性",在文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名词"光韵"值得后人思索,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一定也具有其特有的"光韵"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雅明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摄影,电影,电视这些新兴科技艺术手段刚刚萌芽阶段就提出了自己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看法和一些担忧,并且提出了艺术品具有其“本真性”,在丈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名词“光韵”值得后人思索,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一定也具有其特有的“光韵”效应。  相似文献   

9.
构成起源于20世纪西方一些艺术流派的艺术探索,例如抽象艺术、俄罗斯至上主义、极少主义等。后又应用于现代设计,作为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构成是研究形态学的。它研究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开发造型语言,了解造型现象,探讨造型手段和造型可能性。构成艺术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设置构成课程,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思维技巧,开拓视野,使头脑更加灵活多变,有利于智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张静 《考试周刊》2011,(54):42-43
图形设计是现代人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自身的理性与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现代独特的视觉形态因素及现代高新技术,向世人传达独具特色的视觉信息。中国现代图形设计溯其根本总是可以追寻到普遍意义上的民族传统图案艺术上去。这种传统图案艺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特性和深厚民族民间文化根源的,它永远是各种视觉艺术门类潜在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文化与基因协同进化过程的催化剂,始终伴随着"人"在演化大历史中的自我理解及其突破。形成于前科学历史阶段的"人"及其主体形而上学认知框架潜移默化地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观念、内容和机制。破除主体形而上学就要以科学为武器,通过批判性思维,构建与时俱进的"人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类新"故事",塑造引领时代进步的新型主体,进而改善学习观念和方法;要打破主体形而上学的闭路循环,接纳新观念和新事物,切实把"学习强国"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文艺学术本质上是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不同组合,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审美反映形式。文艺学理论主体是价值论。其语言学转向从总体上看是现代文艺理论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理论转型。至于文学与真理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真”与“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哲学抛弃了传统哲学的核心课题——本体,而表现为从日常经验现象出发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背离。现代哲学是一种以日常生活世界的现象为考察对象的哲学,在现代语言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中,这种“日常化”的倾向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14.
体育美的本质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美的本质既是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又是人的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艺术美的本质是人的审美意识的集中化了的物质形态,现代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艺术表现形式,广泛挖掘体育美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使体育运动的审美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的“轻体育”、“休闲体育”和“课余体育”的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理应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高校实施“轻体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轻体育”的概念、范畴、特性以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轻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通过对道家哲学的主要概念如"道德"、"有无"、"生"、"自然"等的梳理,建构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境界形态形上学",以与儒家的"道德无上学"区别开来。所谓"道德形上学",指的是主体通过主观境界的观照与玄览,达到对客观形态的形上学的认识。"道"之生化宇宙的过程,也是主体"玄德"通过"致虚守静"让开场域让万物自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四组概念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异化了的社会,它犹如"铁笼"一般牢牢将现代人囚禁于其中。而在这样"无望"实现解放的"铁笼"社会中,艺术则能以其自身的形式对苦难和罪恶进行赎救。阿多诺站在现代主义巅峰的高位上,以启蒙逻辑的"二律背反"为逻辑起点洞穿了启蒙理性统治权力的狂妄,以否定的辩证法进一步揭露了启蒙理性的抽象的同一性原则所依傍的形而上学统治权力的秘密,最终用现代主义艺术当作拯救手段来对抗高度发达的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而现代主义艺术由于包含了现代艺术的内在基础及其"反艺术"的成分,因而这条悲壮的救赎之路自然终结了现代主义及其自身。  相似文献   

18.
在杜威看来,艺术是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艺术是形式与体验的统一;艺术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艺术是经验与自然的统一.杜威的艺术观改变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观念,使艺术从形而上开始向形而下发展,颠覆了中世纪以来的神秘主义艺术论.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传统形而上学在休谟那里,却走向消解,从而引起了人们思想领域内的混乱。这个时候,康德挺身而出。他对传统形而上学作了认识论上的批判,并且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形而上学,这就为形而上学的发展争得新的领域。总体说来,康德对形而上学的反恩得大于失。  相似文献   

20.
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常量意象之一。在古典诗词中,它受传统艺术精神的局限,多呈现“静”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突破了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限制,其笔下的山意象不仅充满着奔腾飞跃的“动”的属性,而且更多的是借山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突破主要源于他的胸襟,对自然界的本性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